志願填報前沒有仔細看學校的收費標準,被一所211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者機構錄取了,當自己知道學習要出國,成本開銷很大時,能不能選擇復讀?這是一個典型的在志願填報時粗心大意的案例,我在各種途徑中經常呼籲考生與家長在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一定要仔細看學校的代碼、學費的收取標準等相關信息,確定好了再填報,可是年年都會出現類似的案例。
中外合作辦學高昂的學費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以重慶為例吧:我們先來看一個985高校的例子,重慶大學,招生代碼5053,在重慶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是1.55萬元一年,初看這個學費也不是很高,但是在後面的備註欄內,非常清楚地標明,所有專業本科5年,平均5.3萬元一年,第五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學習時,按美國大學標準繳費。
在比如說重慶的西南大學,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代碼,一個5028、一個5052,其中5028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西南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美國密蘇裡州立大學以及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合作舉辦;而5052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代碼,由西南大學與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塔斯馬尼亞大學聯合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塔學院辦學。兩者的學費分別為3萬一年和4.5萬一年。
從重慶2020年高考錄取的學校來看,一共有超過115所學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及民營學校的學費超過了2萬元一年以上,所以考生早報考前一定要仔細查看自己購買的那本志願填報的招生計劃大厚本。
降低家庭經濟壓力,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升學途徑的方法
已經被錄取了或者有很大的機率會被名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那怎麼辦呢?選擇復讀?首先自己要清楚,考上一所211還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己選擇復讀,來年一定會有211的機會嗎?如果能有自信或者自己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中外合作辦學的錄取,選擇復讀也未嘗不可。
不復讀,選擇到校學習,想辦法來承擔這個目前自認為自己無法承受的高額學費,可以嗎?其實這也未嘗不可,而且有多種途徑來減輕自己或者家庭的經濟壓力。
1、 獎學金:既然自己清楚學費高昂,那麼通過努力學習,爭取學校的獎學金和各種助學金,這是可以大幅減低學費壓力的。每年最高的8000元獎學金,數額還是不少的;而且不同省市還有針對困難學生的助學金,最高的有5000元一年,如果能同時獲得這些獎、助學金,那麼家庭的壓力就大幅度減輕了。
2、 學費貸款:不給家庭帶來太大的壓力,那麼就可以選擇國家及省級政府部門設置的學費貸款,這個是低息甚至無息的,選擇自己畢業工作後來償還,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承受起這筆債務,同樣可以減輕壓力。
3、 勤工儉學:通過在學校的勤工儉學以及周末的兼職來減輕家庭負擔,目前這已經是很多大學生的必備課程了。
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
雖然,中外合作辦學的劣勢非常明顯,那就是高昂的學費,特別是名校,其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並不低,比如西南財經大學7.6萬、西南交通大學6.2-6.5萬、暨南大學7萬、中國地質大學4.5萬、北京郵電大學7萬、北京交通大學8萬、……等等。
中外合作辦學除了學費昂貴外,其優勢就是帶來了國外的教育教學理念,相當於我們目前流行的說法,在國內留學,很多中外合作辦學,特別是名校,不是隨意開設的,學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合作方也是精挑細選的,能給學生帶來真正的國外教育教學理念與學習氛圍,全英文教學、原版國外教材等等,都是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手段,而更加吸引人的就是雙學位證書,學生不僅獲得了國內名校的畢業證、學位證書,還可以同時獲得合作外方的學位證書,對於一個能認真學習的學生來說,這個經歷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歷程。
當然,如果家庭或者自身通過深度思考後,覺得實在無法承受其重,那麼就依照自己的直覺去做決策吧。希望這個能給其它家長以及後來者,提供一個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