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於開始前:提醒各位考生家長,部分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及專業對高考英語成績有限制(英語成績100分以上或者120分以上),為了減少退檔風險,報考前一定了解清楚。
研究過往年專業錄取數據的家長都知道,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和專業都比同檔次相對應的中方院校和專業錄取分數低一些。但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學費也會比國內普通本科院校高出很多,如果中途申請到合作項目的外方院校去留學,其費用則更高。
因此,需要考慮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並充分了解報考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利弊,結合自己的未來規劃和追求,進行慎重選擇。
分享:小牛是2018年參加高考的一名學生,當時高考成績差自主招生控制線8分,想著上一個本省的二本學校就可以了。填志願前一天,班主任告訴小牛,有個學校的學院因為與國外合作辦學,所以降分錄取,可以選擇2+2或者3+1的模式,可以出國也可以不出,但是學費較貴,一年18000元。小牛感覺以自己的分數能上一本學校就太好了,所以填了這個志願並錄取了。再後來,小牛了解到別人大學一年學費也就5000元左右,再加上後面家庭有些變故,經濟收入下降,面對每年的高額學費,小牛心情也是較為複雜的。
經濟因素是一個方面,報考中外合作辦學另一個必要的考慮因素是大學升學規劃——考研。入學後,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同宿舍或者同班的同學好多「fu二代」對學習和升學並沒有更多的追求,相比同專業的非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學習氛圍會差,因此,想要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這個跳板先進學校再考研的考生,要先考慮一下自己的學習定力如何?是否能「濯清漣而不妖」?(此處用詞可能不當,為了更好的表達意思,見諒)
中外合作辦學頒發的文憑如何,在填報前也要了解清楚。
1、國內學校畢業證+學位證,無國外學校證書
2、國外學校畢業證+學位證,無國內學校證書
3、國內、外學校畢業證+學位證
4、國內學校畢業證+學位證,國外學校學位證書
需要提醒的是,在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時,需要知已知彼進行綜合考慮。應結合自身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家庭財務狀況和職業理想等實際情況,準確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國家、大學和專業,不要盲目地跟風追熱門。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質量各有高低,需要了解中方及外方院校實力、專業強弱、畢業證書和學位頒發等一系列情況。這類信息可上「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查詢。另外,很多選擇中外合作辦學的同學將來大多會選擇出國深造,那麼未來是準備回國工作還是在外工作,在報考中外合作辦學時也需一併統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