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發布了最新的2017-2018年美國大學教授的薪資調查。這個調查一共包括了1018所美國高等教育機構, 370,865名教職工上交的數據。全職教員的工資在去年平均上升了3.0%。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上漲約1.1%。
其中,全職教授(Full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104,820美元,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81,274美元,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70,791美元。講師薪資56,712美元。
全職教授(Full Professor)收入最高的學校依舊是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平均工資是251,300(去年244,400美元)。其次是位於加州的史丹福大學。
下圖是全職教授收入排名前十的美國大學,全部都是頂尖一流的私立大學。
Top Salaries for Full Professors at Private Universities, 2017-18 (Average)
1
Columbia University
$251,300
2
Stanford University
$246,200
3
Harvard University
$245,800
4
Princeton University
$238,000
5
University of Chicago
$234,300
6
MIT
$222,800
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17,300
8
New York University
$214,500
9
Yale University
$214,300
1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11,200
公立大學教授的工資要低一些,教授收入最高的大學是加州洛杉磯分校,為204,000美元(去年195,000美元)。
Top Salaries for Full Professors at Public Universities, 2017-18 (Average)
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4,000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1,200
3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87,700
4
Rutgers University at Newark
$183,100
5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77,300
6
UC Santa Barbara
$176,100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171,300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71,200
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t Ann Arbor
$170,200
10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68,400
但是對於剛起步的助理教授來說,去年是Babson College獲得平均薪資的冠軍,今年屈居第二,第一由哈佛擔當了,平均工資是140,700美元。
Top10 Colleges With Six-Figure Salaries for AssistantProfessors, 2017-18 (Average)
1
Harvard University
$140,700
2
Babson College
$134,500
3
Stanford University
$131,600
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30,300
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28,300
6
Columbia University
$126,200
7
MIT
$124,500
8
University of Chicago
$121,400
9
Bentley University
$118,600
10
Bryant University
$117,300
雖然沒有什麼對比性,但我們依舊對比一下看國內,國內因為職稱的不同,收入也分很多檔,按稅前年收入分段:
>100w
兩院院士。在任何城市,任何大學,基本都能達到這些,想要更高也可以,畢竟加上分房、掛名等隱性收入,合法所得幾百萬應該不難,只不過院士一般不在意錢。所以有些院士工資可能也不高,但不代表沒這個能力。
千人計劃教授。基本是理工科,在任何地方起薪原則上不低於100w,在任何城市都分房。這些基本都是從發達國家的正教授位子上回來的,在國外的收入本也差不多有這些。
工程或經濟學類在校外有兼職或有自己公司的大學老師。這個跟職稱沒關係,收入當然也上不封頂,不過得很有這方面本事才行。
60-100w
由名校跳槽到低一級學校的長江學者、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或其它同類型教授(= Chair Professor)。
部分城市的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比如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西湖大學、南開等,這些地方給青年千人的年薪都在60-70w,另有幾百萬安家費。這些人一般是海外名校的博士後,而且是其中三挑一或五挑一的翹楚,學術實力必須很強,原則上都有能力在發達國家的名校拿到教職(Assistant Professor)。
以上四種title(院士、千人、長江、傑青)的人俗稱「四大鐵帽子王」。
40-60w
大多數學校的青年千人、青年長江學者、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青年拔尖人才(俗稱四青、「四小鐵帽子王」)。
30-40w
一直呆在原學校未跳槽的長江學者、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指10年以前的)。
一二線城市的高校引進的非「八大鐵帽子王」的人才。比如珠江學者、泰山學者,以及很多學校的校聘百人計劃等。這些一般也會伴隨幾十萬到二百萬的安家費,但因為不是國家級人才項目,所以安家費需要交稅。
20-30w
一二線城市正常的沒有人才帽子的教授,一線城市的普通副教授(一般是碩導,而非名校的四青博導PI)。
10-20w
一二線城市的年輕講師、副教授,二三線城市的教授。
7<10w
二三線以下城市的高校的講師、副教授,部分地方的教授。
REF:
https://www.aaup.org/report/annual-report-economic-status-profession-2017-18
www.insidehighered.com/
翻譯教學與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pUzWcltkrdaR9L6UeR8tYw
來源:學術志(ID:xueshuzhi001)作者:梆博士
本文來源:美國研究生留學快訊
江湖君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