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每年暑假都是我省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的高峰期。從往年暑期教師培訓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到近年來,一線教師列需求,教育部門提供菜單式培訓之後,今年我省教育系統暑期培訓再度迎來新的改革升級,不僅培訓主題更加細分,兼顧到學科教研、班主任管理之外的一些培訓。培訓主講人也悄悄發生轉變,一些兄弟學校、優秀同輩先後走上培訓講臺,與大家坐而論道;培訓地點也從高大上的酒店會場、高校殿堂,轉向學校智慧化實訓室,左手理論,右手實操。這些改革升級,不僅讓培訓更加精準、接地氣,而且擠掉更多的「形式」,讓培訓回歸本真。
暑期教師培訓正逐漸走入3.0時代。
改革升級之授課內容
細分主題 黨建督導也有了培訓班
50餘篇的美篇分享、1200多篇聽課筆記、99篇學習總結……日前,合肥市教育督學專題研修班落幕,來自該市各縣(市、區)100名督導和專兼職督學用一份份乾貨滿滿的學習筆記為此行畫上圓滿的句號。
「機會難得,所以很珍惜,希望多學點。」包河區的一位兼職督學說,從教多年,自己參加過很多培訓,但多數是學科教學、班主任管理等業務培訓,像督導這樣「相對小眾」的培訓很少見,所以大家都比較珍惜。
同樣「不多見」的還有今年的各種黨建和意識形態類的培訓。8月12日上午,銅陵市教育和體育局2020年基層黨建暨管理幹部培訓班開班。市教育和體育局機關科級及以上幹部,局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中層正職以上幹部(處室負責人),局屬優秀後備年輕幹部、女幹部等近280人參加培訓。培訓會上,銅陵市委黨校科研處處長、副教授汪濤為大家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報告,並邀請來華東師範大學、市委黨校等專家、教授進行授課,開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教育管理:變革與創新》《教師的精神修養》《跨境電商發展新趨勢》等課程。
「課程名字乍一看就會讓人覺得比較枯燥,但是真學起來,卻是和與會學員日常工作密不可分的」。一位學員直言,這樣的培訓因為專業性和小眾性,較教育系統其他類的培訓「不常見」,大家學起來都很認真。
據該市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谷越介紹,基層黨建暨管理幹部培訓既是市委組織部硬性要求,也是提升全市教育和體育系統幹部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的現實需要,所以這樣的培訓不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現實意義。
8月11日,亳州市中小學黨組織書記暨意識形態培訓活動迎來了句號,豐富的培訓內容讓一眾學員忍不住發朋友圈點讚。據介紹,培訓涉及面廣,兼顧教育教學、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既有基層學校黨員教師的微型黨課,也有教育行政負責人闡釋教育新政策;既有市委黨校專家解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也有主管部門分析網絡輿情形勢;既有黨風廉政教育,又有學校安全管理;既有黨內法規,又有如何辦人民滿意教育等。「這在以往是不多見的」。
同樣的,蕪湖市教育局日前面向局屬學校、民辦學校和二級機構的97名基層黨組織書記舉辦了黨支部書記輪訓班,培訓班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拉開了帷幕。「希望你們珍惜學習機會,認真『充電』,築牢信仰之基,鑄就黨性之魂,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共同把培訓班辦成教育系統黨支部書記培訓的示範班。」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唐平寄語。
面對撲面而來的黨建培訓,蕪湖市一名中學校長直言,這類培訓比較新穎,從培訓課程主題,到授課人,再到培訓目標,都是與以往的業務培訓有很大的不同。「這恰恰反映出我們的教育培訓越來越注重實效、越來越回歸本真,教師們哪方面有不足,教育部門就適時地安排對應的培訓,是對教育培訓的一次供給側改革。」該校長說。
改革升級之授課對象
同輩交流 「傳經送寶」更增實用性
7月8日上午,一位青年女性款款步入阜陽市鐵路學校暑期校本培訓的會場,只見她身著鵝黃色旗袍,簡單的馬尾梳,略施粉黛,整個人顯得端莊大氣,流露出中國女性特有的古典美。她叫路政,來自阜陽幼兒師範學校,是校本培訓的特邀講師之一,專程為近百名教師「傳經送寶」。
路政從「禮」字起源說起,列舉了生活中方方面面該具備的禮儀,闡述了禮儀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她說,要想讓禮儀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教師一定要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注重個人的言行舉止。在接下來的活動環節中,阜陽市鐵路學校教師苗思雨滿臉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邁著輕盈的腳步從教師們面前走過, 展示出年輕的美;擁有三十多年教齡的教師張奎武面露微笑,踏著矯健的步伐,走出穩重之美。路政解釋道:「走出該有的步態,也是禮儀之美。禮儀無處不在,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要讓禮儀這一傳統文化根植於每個人的心中,教師肩上的擔子真不輕。」
專程為阜陽市鐵路學校上暑期校本培訓課的還有兩位來自阜陽市實驗中學的教師王娟和王亞楠。
王娟是地理教師,初中地理課時少,到了九年級,壓根沒有地理課。可她竟能成為赫赫有名的優秀班主任,她分享了自己的獨特管理方法:充分利用不同的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意識,慢慢的,學生學會了自律,無論哪門功課的測試,不需要監考教師在場,學生們總是默默答題,「班主任並非要對學生嚴防死守,換種做法也許更好。」王娟說。
王亞楠是心理輔導教師。她說,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學習力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學習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不斷提高的。她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毫無保留地告訴大家,為在座的每位教師送上寶貴的錦囊妙計,贏得了一次次的掌聲。
校本培訓的第三天,阜陽市鐵路學校部分優秀班主任和先進教師登場,他們的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是大家熟悉的、是最接地氣的,也是最好模仿的。初中部一位教師講述了一個小故事:「班裡一個男生太活躍,某一節課上,他又惹事了。我當時氣不打一處來,命令他站一會,誰知他倔犟地說,不站。理智告訴我,僵持下去,課沒法上了。於是,我立即冷靜地對他說,不站起來,你就坐那兒。教室裡沉靜了兩秒鐘後,學生們用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表示對我的支持。沒想到,下課後那男生主動到辦公室來認錯。在當時的情境下,如果我不冷靜,很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校本培訓很快就結束了,參加培訓的阜陽市鐵路學校教師們紛紛表示有「意猶未盡」之感,覺得這樣的培訓很務實、很接地氣,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和業務水平。
改革升級之培訓地點
情境培訓 讓理論與實操結合更緊密
連日的高溫天氣,滁州市應用技術學校新校區更是熱浪襲人。繼8月8日、9日火熱的招生報名之後,為使全體教職工儘快熟悉、掌握新校區智慧校園和實訓設備的功能、應用及管理方法,從8月12日開始,該校全面開展智慧校園應用培訓,實施全員崗位大練兵。
投資2.6億元的新校區擁有滁州市一流的智慧校園管理平臺,以及價值三千餘萬元的實訓設備。該校目前建有智能家居安裝與維護、汽車模擬駕駛、3D導遊、智慧書法、沙盤模擬經營、陶藝雕塑等64個實訓室。實訓室的培訓對象為各實訓室相關專業課教師及有意向轉崗的文化課教師。培訓本著「立足課堂,聚焦實踐」的宗旨,採用先進理念和全新設備,根據各專業教師培訓目標,結合參訓教師的實際情況,重點學習專業建設、實訓室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智慧校園設備的使用等內容。以集中學習與分散研修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並在相關企業人員指導下通過與教研組的研討和實訓等形式,提升教師的職業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手段、專業技術與技能、教育科研與實踐等綜合素質和能力。
培訓將傳統與科技相融合,讓教師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魅力,如智慧書法教室,作為數字書法雲系統,融合雲計算、無線傳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並有效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採用創新的「2+1」教學模式,實現差異化分組教學,將大大調動教師的教學熱情,大幅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與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是中小學書法教學很好的輔助設備智能課程平臺,真正輔助教師實現書法教學的智能化,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所有參訓人員經過考核合格方可聘用。學員培訓結束後,由教導處、實訓處和企業三方考核,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新學期原則上實行一崗雙人、一人多崗制度,所有教師都必須經過考核合格才能聘用,所有崗位實行雙向選擇、競聘上崗。
該校近期還將開展智能教學設備基本原理、安裝、調試、操作使用、保養維護及辦公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化專業素養,提高學校課堂督導、安全保衛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水平。
培訓旨在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實行按需施教培訓上崗,推動教研、培訓、實際操作相結合,將切實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全椒縣的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和更好的技術支撐。
本報記者傅軍、徐徐、程榕娟,通訊員徐小波、張秀禮、孫月異、於瓊、王文祥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