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分類:恐龍——鳥臀目——鸚鵡嘴龍科命名時間:1923年圖註:鸚鵡嘴龍化石,圖片來自論文鸚鵡嘴龍是一種小型的植食性恐龍,曾經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和東北部不同種類的鸚鵡嘴龍體型也不相同,最大的蒙古鸚鵡嘴龍可以長到2米,體重約20公斤。2016年,英國古生物學家在研究一具鸚鵡嘴龍化石的時候注意到其保存的皮膚軟組織上也有黑素體。利用三維建模,古生物學家重現了鸚鵡嘴龍的顏色,它的面部顏色較深,背部為深褐色,腹部膚色逐漸變淺,前肢有黑色斑點,後腿皮膚上有條紋。
-
「活恐龍」紐西蘭大蜥蜴,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後代,壽命長達百年
大多數爬蟲動物都是安安靜靜的自己待著,不像貓狗這些需要陪著玩耍。蜥蜴這種新奇的生物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體長最長近1米,壽命長達100年,外形與龍有幾分相似,是恐龍時代爬行動物最後的後代。它們就是紐西蘭大蜥蜴,因為僅生存在紐西蘭的某些小島上,所以以此命名。它們有「活化石」和「活恐龍」之稱。一方面就是因為它們外形相似,另一方面,就是它們是從恐龍時代進化來的。
-
廣東東莞將展出18具完整恐龍化石架標本(圖)
廣東東莞將展出18具完整恐龍化石架標本(圖) 記者葛宇飛、盧政攝 東莞科學館展出18具完整恐龍化石骨架標本 免費向市民開放 3月18日~5月12日,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即將襲莞,其中有亞洲最大的合川馬門溪龍恐龍化石,也有最小的楊氏鸚鵡嘴龍化石,還有恐龍王者霸王龍化石。屆時,你可以帶著孩子前往東莞科學館,一起「穿越」到兩億年前,觀看古老的化石,了解生物進化過程,探秘侏羅紀時代神秘的恐龍世界。
-
科學咖啡館|恐龍大肚子裡的最後一餐
一位藝術家畫了一張小盜龍吃魚的復原圖,圖中的銀杏葉與現在的不太一樣,現在的銀杏葉有點像小扇子,沒有這麼多縱向的裂痕,越古老的銀杏的葉子列越多、越深,逐漸變得越光滑、越圓。小盜龍吞食吉南魚 供圖 | 邢立達小盜龍的飛行能力、胸部肌肉、腳爪力量都很難像現在的魚鷹一樣,在水塘裡用爪子把魚抓起來吃掉。
-
養只恐龍當寵物?先得讓它活過來
搬運恐龍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原因就在於恐龍那龐大的身形。恐龍究竟長到多大呢?目前宣稱是世界最大恐龍的,是近年在阿根廷發現的一隻恐龍化石。它體長推測在50米左右,非常驚人。
-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爬獸可是狡猾的食肉動物,其嘴中長有鋒利的犬齒,可以用於死死咬住獵物。古生物學家曾經在爬獸的胃中發現了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幼年鸚鵡嘴龍化石,證明了爬獸曾經捕捉過幼年的鸚鵡嘴龍,它也成為唯一一種曾經以恐龍為食的哺乳動物。
-
「恐龍」名字的由來(圖)
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至於我們中國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採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生物化石入藥,並把這些化石叫做「龍骨」。
-
《恐龍再現II》推薦:快上車,下一站是史前世界!
圖註:劍龍從骨骼到外形的創作創作過程羅伯特·尼克爾斯「復活」的這隻恐龍(準確地說是化石)來自中國,它就是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鸚鵡嘴龍生活在早白堊世的東亞,其生存範圍向北到達俄羅斯,向南可能延伸至東南亞,但是發現化石最多的地方在遼寧省,而羅伯特·尼克爾斯「復活」的這具鸚鵡嘴龍化石正是遼寧省發現的。來自中國的鸚鵡嘴龍化石神奇般的保留了完好的骨骼,部分軟組織,還有第一次見到的尾刺(角質表皮衍生物)。
-
我們終於知道了恐龍的屁眼是什麼樣子
本文的作者萊利·布萊克在撰寫他的《我摯愛的雷龍》一書時,寫到關於繁殖的章節時,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想像恐龍屁股下的洞天,因為尚未發現保存完整的化石,以至於很多恐龍模型和雕塑也無法做到高清無碼,只能無奈讓它們感到便秘。現在,我們終於在恐龍屁眼這一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要歸功於一種憨憨恐龍鸚鵡嘴龍化石。
-
為什麼有的恐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嘴巴?
白堊紀晚期,有一些恐龍的嘴開始發生變化,嘴上長出了鳥類一樣的「喙」,這類恐龍一般都是吃植物的獸腳類恐龍。就像很多讀者熟知的鴨嘴龍,鴨嘴龍的嘴酷似鴨嘴,因此得名鴨嘴龍,當然鴨嘴龍的嘴不知道比鴨嘴要大多數倍。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古生物研究人員7日宣布,發現一種大約2000萬年前生活在紐西蘭的超巨型鸚鵡,直立時身高可達1米,可能以其他鸚鵡為食。德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把這種已滅絕的鸚鵡命名為「意外赫拉克勒斯」,既反映它如神話中大力神一般的體格和力量,也說明發現它實屬意外。
-
恐龍的菊花長啥樣?這個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
而恐龍模型和雕塑常常在這個重要器官的形狀塑造上存在分歧,把它們統統做成了慘遭便秘困擾的樣子。現在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這要感謝前段時間在線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作者對一種有角恐龍——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的化石進行了詳細描述。這些恐龍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中國東北部,是一種奇怪的小型生物。
-
竊蛋龍類代表恐龍,竊蛋龍,葬火龍,巨盜龍,天青石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竊蛋龍類,也叫盜蛋龍類,他們和現在的不能飛的鳥類比較接近,比如鴕鳥,鴯鶓,鶴鴕。大多數物種已經進化成沒有牙齒的獸腳類恐龍,嘴部接近現代的鳥喙,少數有牙齒的物種牙齒數也比較少,大多數可能都是雜食性的,身上都覆蓋有毛髮,羽毛。安祖龍 Anzu,外型近似縴手龍,甚至一度被認為是縴手龍,體長約在 3 至 3.5 米間,臀部可達 1.5 米高,體重 200 至 300 公斤。
-
你對恐龍在中國了解多少?盤點一下中生代中國中的恐龍
恐龍是一些史前爬行動物的通稱。他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生活在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1.5億年。恐龍的體形變化很大。已知的最小的恐龍只有一隻雞的大小-一隻老鼠龍,但大多數都是巨大的。最大的是蜥腳類恐龍-戈壁Calamari龍,他身長30多米,高10米,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生生物,僅次於鯨魚。幾乎所有的恐龍物種都在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滅絕,但有觀點認為現代鳥類與某些恐龍有關。1、永川龍永川龍是一種大型食肉動物恐龍。
-
「如何復活一隻恐龍」原創展在滬舉行
」5月25日開展,為觀眾開啟一場「恐龍大復活」的探秘之旅。 上海科技館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5月25日電 (張凱樂 鄭瑩瑩)上海科技館原創展「如何復活一隻恐龍」25日在上海環球港亮相,這是上海科技節大型科普展覽首次走進商業廣場,觀眾可邊逛商場邊免費開啟一場「恐龍大復活」的探秘之旅。
-
學習恐龍冷知識,小學生用石膏粉「復原」恐龍
長江網12月20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吳利霞)恐龍有沒有可能擁有彩色的皮膚呢?20日,15個親子家庭走進武漢中華奇石館恐龍化石展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講解隊隊長王嘉坤、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李建威一起,學習恐龍的冷知識、用石膏粉和顏料「復活」恐龍。
-
角鼻龍科代表恐龍,和幾個特色原始堅尾龍類恐龍
角鼻龍科代表恐龍如下角鼻龍Ceratosaurus)又名刺龍或角冠龍,它的特徵是大型的嘴部、像短刃的牙齒、鼻端的一個尖角、及眼睛上的一對小角。角鼻龍的背部中線,有一排皮內成骨形成的小型鱗甲,和鱷魚類似。
-
恐龍滅絕之謎引關注:鳥類是否由恐龍演化而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記者上官雲)人們對於遠古生物總是懷有無限遐想,其中恐龍是經久不衰的代表。近來,有關恐龍的話題成為網絡熱點,引發許多人關注:恐龍是如何誕生、滅絕的?是否都像霸王龍一樣體型巨大?鳥類真是由恐龍演化來的嗎?
-
長假到了 大批恐龍在重慶自然博物館「活過來」
鳳凰網重慶綜合 與恐龍賽跑、與恐龍比咬合力、親手拼接恐龍骨架, 戴上高科技的VR眼鏡,騎上一架動感單車,與暴龍一起賽跑……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擁有全國最大恐龍展廳的重慶自然博物館成了孩子們感受自然與高科技的樂園。
-
4米長史前巨獸驚現美國高爾夫球場 網友:行走的活恐龍?!
在經歷了颶風艾塔襲擊後,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高爾夫球場上驚現一隻目測4將近米長的巨型鱷魚,還被拍下了踮起腳行走的視頻,看上去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