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龍地產「開門黑」資本冷遇啥邏輯 上坤地產覆轍冷思:如何突圍

2020-12-22 銠財

作者:福臨

來源:-銠財研究院

資本表現是張「晴雨表」。

市場冷暖、成長優劣,映射其間。

2020年7月15日,港龍中國地產(以下簡稱「港龍地產」)在港交所主板掛牌。

這是2020年第二家內地上市企業,也是疫情後首家上市房企。

眾所周知,疫情降溫、調控加壓、經濟波動、市場頭部效應等系列影響下,中小房企的日子越發難過。

除剛剛上市的港龍地產,金輝控股、鵬潤控股、上坤地產、領地控股、中國文旅、三巽控股、實地地產、大唐集團、祥生控股等十家房企,也在IPO奮戰。文一地產、合能集團等,傳出籌劃消息。

藉助資本,做大做強,跳出血拼苦海的意圖明顯。不過,資本這碗光鮮飯,也並不好吃。尤其是專業機構為主的港股市場,想如願過關、持續贏得市場芳心,還需拿出真本事。

在此背景下,率先上市的港龍地產,擔負提振重任。

遺憾的是,其「頭一炮」沒能迎來開門紅。

上市「開門黑」 尷尬的資本冷度

上市首日,港龍地產股價遭遇破發。截至收盤,其每股報價3.92港元,跌幅0.25%,跌破3.93港元發行價,導致「開門黑」。截止7月20日收盤,股價3.9港元,跌幅0.51%,仍然破發。

這沒出乎多少市場意料。

就在前一天。7月14日,公告顯示,港龍中國地產計劃全球發售4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4000萬股。只成功認購1111.3萬股股份,相當於香港發售量的28%。

認購不足、連續破發,資本冷度可見一斑。

是何原因?

先看行業環境。

7月17日上午,自然資源部發布第二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中央和地方出臺政策的延續不變。

換言之,「房住不炒」的基調堅定,引導房企由速度向質量發展的方向沒變。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對於房企的規模化影響非常直接。

從港龍地產的募資看,60%用於潛在開發項目的土地成本提供資金,30%支付項目開發的建築成本,10%一般營運資金。

擴規模意圖明顯,是否有逆行之勢?

其次,中小企業上市潮活躍了資本熱度,但也使投資賽道更加狹窄。

易居企業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監洪聖奇表示,港龍地產股價破發很正常,主要是該公司目前規模較小,投資者可選擇的上市房企較多。

第三,融資收緊,有限的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向頭部房企集中,行業集中度提升,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正在被蠶食。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港龍地產預售所得款項分別約為17.62億元、27.98億元及46.36億元。

預售款規模不足50億元,屬於典型的中小型房企。

面對諸多不利因素,市場的謹慎態度自然不難理解。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

自身看,掣肘因素也不少。

先看業績。

港龍地產新版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物業開發及銷售收益分別約4.34億元、16.60億元及19.78億元;淨利潤分別約0.33億元、3.32億元及4.7億元。

2018年,是港龍地產發展最迅速一年。113.5%的複合年增長率,可用亮眼形容。

遺憾的是,2019年營利增速均大不如前,凸顯業績的不穩定性。

同時,業績嚴重依賴的長三角地區,前景也不明朗。

截至2020年3月底,港龍地產在國內22個城市擁有的64個項目中,62個位於長三角區域,佔總土地儲備逾93%。

需要強調的是,梳理其13年發展歷程,從進軍河南、貴州等地可看出,其有全國化雄心。但實效看,沒能脫掉區域房企形象。

而長三角區域本身,也有一定特殊性。經濟發達、消費力旺盛,一直是頭部房企必爭之地。

疫情影響褪去後,長三角房地產市場復甦最快,成交量、房價、土地市場熱度均列第一。

中指院統計,2020上半年代表房企80.1%的銷售業績來自一二線城市。其中,南京、杭州分別貢獻代表房企8.7%、7.8%的銷售業績。

拿地方面,2020年上半年,長三角拿地熱度最高,佔比29.0%。

問題來了。長三角樓市暴熱,對港龍地產難道不是好事?

未必。

眾所周知,樓市一旦過熱,調控必然如期而至。看看,剛剛出臺的深圳限購新政,可見端倪。

以長三角的重要城市,也是港龍地產重點發展的城市---杭州為例。

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6月,杭州樓市住宅成交面積到了195萬平方米,創近3年新高。

緊接著,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有關要求的通知》,限售、限購、限搖,一系列調控措施,大大遏制了市場投機熱度。

另一方面,港龍地產項目也有不少位於常州、鹽城、紹興等三四線城市。但棚改退潮,這些城市的房市並不明朗。

更重要的是,招股書顯示,港龍地產收益主要來自4個城市,9個開發物業。換言之,其64個項目中,有55個處在未開發或正開發階段。

業務集中度畸高,單一市場起伏較大,投資態度冷淡,自然不乏註腳。

不怪別人只怪自己 資產負債率超280%

當然,長三角樓市形勢,並非港龍一力可控。但業務高度集中的尷尬,則怪不得旁人。

規模擴張看,激進的拿地策略,有直接關係。

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港龍地產收購16幅地塊,拿地速度明顯加快。業務布局,也更鍾愛長三角地區。

例如2019年7-8月,港龍地產在江浙拿下4幅土地,新增土地儲備24.74萬平方米,總對價36.1億元。

持續、激進加碼單一區域,導致港龍地產錯過全國化時機,也使其債務惡化。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3月31日,港龍地產的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98.8%、122.1%、172.6%及287.0%;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借款總額(包括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分別為3.18億元、8.56億元、28.53億元,負債增速很快。

更利空的是,其償債能力並不強。

由於激進打法,使得港龍地產現金消耗加快。2017年其現金淨流入7588萬元,2018年到2019年分別淨流出6.26億元、67.56億元。

為緩壓力,自然加槓桿。截止2019年末,港龍地產一年內到期有11.44億元債務,手握約10.5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現金短債比約0.92,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相比大型房企,港龍地產由於體量較小、信用力較弱,融資渠道較窄,導致其借款利率不斷攀升。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港龍地產的銀行及其他借款的加權平均實際利率分別為6.3%、8.0%、8.8%,其中他借款的實際利率分別為11.0%、11.2%、10.8%。

這樣的借款利率,遠高行業水平。融資成本高企,也就不可避免。2019年,其融資成本為7862.3萬元,較前一年增長111.67%。

財務壓力不僅於此。

成本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結合近年業務規模上升,各項開支也有不小增幅。

數據顯示,港龍地產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17年的1825萬元,上升至2018年的6097萬元,增幅高達234%。一般及行政開支由2017年的2987萬元增至2018年的9007萬元,增幅高達201.5%。

種種跡象說明,港龍地產的資金鍊,已呈「緊繃」之態。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對銠財表示:從股票吸引力看,若是吸引力不大,那麼投資者在投資方面的熱度就不會太高。一般來說,出現此類情況,有兩個原因。第一、企業基本面不好,或說上市過程中包裝的成分較多,而經營的盈利狀況不好。第二、正好是處於股票明顯波動周期,尤其是近期股票市場上漲較快,在出現一定高位後,整個大盤會下調,這會使得相關上市的股票面臨壓力。

上述分析看,港龍地產更多屬於第一種情況。

手握募資重金,可說其有充分的騰挪空間,改變機會。如何做優做強,考驗當家人的大智慧。

投資就是投人。

某種程度說,股價破發的同時,也表明市場對實控人「呂氏家族」的觀望態度。

2007年,呂永茂、呂永南、呂永懷三兄弟成立港龍地產。由於這一歷史原因,企業家族化痕跡一直明顯。

需要說明的是,家族化企業有著自己獨到優勢,例如穩定性強、決策效率高等。

但缺點也十分鮮明,例如與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相衝突,易出現決策受限、僵化,不利優秀人才進入企業核心層、員工積極性不足等。甚至一些家庭矛盾也可能影響企業發展。

回顧港龍地產13年曆程,作為董事局主席的呂永懷,並沒太多改善家族化傾向。如今呂氏家族第二代大範圍進入公司,企業家族色彩更為濃鬱。

從股權看,呂永懷及其兒子呂文偉、呂永茂及其兒子呂進亮、呂永南及其兒子呂志聰分別透過三家公司持有港龍地產42%、25%、32%的股份。

同時,港龍地產董事會和各個職能部門,也多由家族成員擔任要職。

港龍地產董事會中,呂氏家族佔據3位執行董事、2位非執行董事席位。呂永懷為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呂進亮、呂志聰擔任執行董事,呂永茂、呂永南為非執行董事。

高管方面,呂永懷的表哥謝劍清為行政總裁,負責行政和人力資源管理。

規模小、負債高、區域化與家族化問題突出,種種可見,港龍地產的「內功」並未夯實,做大做強之路漫漫。

上坤地產的IPO答卷

喧囂的資本市場,是最現實的名利場。換言之,對於中小房企而言,這裡並非「避風港」,而是更加兇險的戰場。

投資者真金白銀進來,顯然不會為「內功」不足的企業買單。聚光燈中,可釋放激發企業成長性,也可放大其漏洞風險。盲目上市未必是好選擇。

聚焦港龍地產破發,也給後來者加以警示。

比如上坤地產。

與港龍地產一樣,上坤地產也有單一市場依賴症。

2017-2019年,上坤地產物業銷售收入來自於上海的佔比分別達100%、100%、60%。

招股書也承認:我們高度依賴長三角經濟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上海。

另一相同點,是負債。

2017-2019年,上坤地產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84.9%、325.9%、118.8%。

雖然負債率逐年下滑,但克而瑞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174家典型房企的加權平均淨負債率為91.37%。

換言之,上坤地產的淨負債率還是遠高行業水平。

償債方面,截至2020年2月,上坤地產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增至62.74億元。其中,30.75億元將在1年內到期,短債佔比達49%,公司帳面資金僅34.33億元,受限制現金達23.6億元。

更利空的是,業績增速已出現頹勢。

2017年-2019年,營收分別約12億元、68億元及75億元,毛利率30.9%、51.5%及40.8%。銷售額增速已從345.6%下降至18.43%,收益增速從466.7%降至10.29%,2019年的毛利率也低於2018年,說明其盈利空間正在被壓縮。

問題如此之多,上坤地產IPO勝算幾何?即使過關,是否會重蹈港龍地產的資本冷度呢?

中小房企突圍戰 什麼更重要?

嚴躍進對銠財指出:實際上在瑞幸事件後,企業需格外注意風險。第一、總體看,房企面臨很多壓力,包括銷售市場帶來的衝擊等,這會使各類上市房企面臨壓力。第二、各類上市房企在準備工作中須做到精細化,財務數據須過硬,否則上市後股票表現不好,反而容引起投資者質疑。第三、要積極關注市場調控風險,注重對市場周期的把握。

上述觀點,可謂一語中的。

投資者對房企如何「畫餅」並不感冒。財務指標穩定優質,才是成長性根本。

客觀而言,無論港龍還是上坤,奮戰資本市場都有做大做強,百尺竿頭的雄心信心,值得肯定。

但相比信心,方向策略更重要。

激烈的競爭環境,預示著中小房企沒有多少試錯空間。每一步發展,都應如履薄冰、慎之又慎。需要量體裁衣,找準、卡準自身定位,走出差異化、特色化之路。

盲目做大,一味追求速度,並非萬能神藥。整個行業看,大型房企中不乏泰禾、富力這樣大而不強的「紙老虎」。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旗下,規模化也可能是溫柔陷阱,小而美、小而強,有其核心價值所在。

當然,對港龍地產,上坤地產等房企來說,這亦是另一重挑戰。

無論快慢,還是大小,都需核心內力打底,這是提振資本信心、不被冷遇的不二法門。

各中取捨,銠財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相關焦點

  • 港龍中國地產IPO背後:百強房企進階之路上的「中而美樣本」
    如今,港龍中國地產更是躋身中國房企百強——按2019年已售的合約建築面積計,港龍中國地產於中國住宅物業市場的物業開發商中排行第83名,同時公司還被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評為2020值得資本市場關注的房地產公司。「今天是集團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 深耕十三載,「後來者」港龍中國地產(6968.HK)將如何打破「行業...
    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湧現出一股「上市潮」,港龍中國地產、祥生地產、大唐地產、實地地產、三巽控股、上坤地產等多家房企都已遞交招股書,紛紛劍指資本市場。不過,「房住不炒」的宏觀調控主基調以及行業融資端依舊收緊的大背景下,能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才是各房企未來發展的分水嶺。
  • 認購不足、股價破發 港龍地產「流血」上市
    今天(7月15日),港龍中國地產(以下簡稱「港龍地產」)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相較於3.93港元/股的發售價,港龍地產上市首日股價遭遇破發,上午9時30分,港龍地產股價微漲0.25%至3.94港元/股後出現下跌,上午盤面最低跌至3.74港元/股,跌幅為4.83%,此後跌幅收窄,截至上午收盤價為3.88港元,跌幅為1.27%。
  • 港龍地產、港龍控股、港龍航空,傻傻分不清楚?
    近期新股市場上,港龍中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6968.HK)率先通過聆訊,並於本周一開始招股,預計7月15日上市,華高和升財務顧問有限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恒基地產 (00012)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全資擁有的Successful Lotus及中逸資本為公司基石投資者,分別認購4,000萬港元。
  • 上坤:地產的「長期主義者」
    二、 三五戰略:上坤未來發展走向  有了行業的「未來觀」,上坤要到哪裡去?  尤其是上坤第一個五年「打磨產品、立足並深耕上海」,第2個五年「布局全國七大區域、挺進百強」,可謂步步為營,那麼接下來「第三個」五年(2020年到2024年)  屆時,上坤該如何利用後來優勢、在較少包袱下輕裝樓市突圍?
  • 中小房企的無奈 港龍中國地產死磕IPO、抱團擴張背後
    近日,港龍中國地產連續與力高集團及黑牡丹置業籤署合作協議,將在項目開發、融資等方面合作,港龍正延續其2015年以來抱團的傳統。  數據顯示,港龍中國地產已在22座城市建立業務,擁有64個開發項目,其中有49個項目為與知名品牌旗下第三方合作夥伴共同開發。
  • 融資通道收窄,上坤地產憑什麼彎道登船?
    10月29日,上坤地產在經過了二次遞表後,正式通過聆訊,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預期將於11月17日在港股正式掛牌上市。  為了對接資本市場,上坤地產作出諸多努力,包括優化財務結構,降低負債率,增加盈利等,保證自身財務更加穩健合規,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前進,也讓外界看到上坤對企業強大的把控能力。
  • 港龍中國地產與黑牡丹置業、力高集團達成合作
    日前,港龍中國地產與黑牡丹置業、力高集團雙雙達成戰略合作。7月15日,港龍中國地產剛剛正式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近半年來首家內地赴港上市房企。港龍中國地產以「美好生活築城者」為企業願景,順應「美好生活」時代背景,以「誠信陽光,擔當務實,簡單高效」的工作作風,深耕長三角、布局全中國。
  • 資訊:地產界「年輕房企」新樣本 上坤地產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上坤地產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一跨越的,業內對此充滿了好奇。雖然被稱為年輕房企,但上坤地產的成功經驗,也為國內地產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樣本。地產界快速成長的「年輕人」先看一下上坤地產在過去幾年中,所取得的業績。
  • 「化妝」上市卻慘遭破發:港龍地產,慘到想哭!
    上市當天,港龍地產股價遭遇破發。截至收盤,其每股報價3.92港元,跌幅0.25%,跌破3.93港元發行價,截至7月20日收盤,股價3.9港元,跌幅0.51%,仍然破發。用行話來說,這叫:「開門黑」。就在前一天,7月14日,公告顯示,港龍中國地產計劃全球發售4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4000萬股。只成功認購1111.3萬股股份,相當於香港發售量的28%。認購不足還連續破發,港龍第一次感受到了資本的冰冷與絕情。
  • 港龍中國地產與力高集團及黑牡丹置業達成戰略合作
    7月15日,港龍中國地產剛剛正式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近半年來首家內地赴港上市房企。港龍中國地產以「美好生活築城者」為企業願景,順應「美好生活」時代背景,以「誠信陽光,擔當務實,簡單高效」的工作作風,深耕長三角、布局全中國。現已重點布局上海、杭州、蘇州、南京和常州等長三角城市,公司累計開發面積近千萬平方米,在建在售項目近70個。
  • 借款增長16倍,港龍地產再衝IPO,背後真實原因是什麼?
    目前,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房企中,港龍地產、上坤地產、大唐地產、鵬潤控股、金輝控股、領地控股、中國文旅7家涉房地產企業,在港交所等待上市。招股書已失效的海倫堡、奧山控股、三巽控股,以及第二次申請上市的奧山控股、第四次申請上市的萬創國際,至今均無新的進展,萬創國際的招股書狀態已顯示為「被拒絕」。
  • 港龍中國地產|百家爭鳴,不負眾望
    來源:時刻頭條7月31日,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大會(線上+線下)於北京盛大舉行,港龍中國地產積極參與其中。近兩年來,在公司領導層的帶領下,基於卓越戰略的有效落地,港龍中國地產相繼完成了投資戰略、組織架構、運營管理、產品服務、融資渠道等多維度的革新,港龍中國地產於今年成功赴港IPO上市,港龍中國地產迎來企業發展新賽道。與此同時,在一系列舉措的深入開展下,港龍中國地產改革初具成效。
  • 港龍地產再度赴港衝刺IPO 中小房企上市如何邁過「三大門檻」?
    來源:東方財富網5月12日晚間,港龍(中國)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龍地產)向港交所遞交新版招股書,華高和升財務顧問有限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這也是繼4月22日首份招股書失效之後,港龍地產再次向港股IPO發起衝刺。
  • 產品主義者的勝利,上坤地產開闢價值上上籤
    11月17日,上坤地產(6900.HK)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年內最年輕的內房股。樓市資本論認為,上坤地產能夠在最艱難的資本環境下突出重圍,離不開其對「為宜居而來」企業定位的堅定遵循,離不開其對產品價值的不斷探索,離不開其11年持續的精研產品。也因此,上坤地產被稱為地產界的「品質專家」。
  • 港龍中國地產:築夢遠航謀跨越,蓄勢待發再起跳
    近日,港龍中國地產在安徽蕪湖、南京、常州溧陽等地,不斷補充土地貨值,折射出港龍中國地產更大的規模訴求,以及對於上市的積極準備。站在新起點上,港龍中國地產將加速推進從長三角走向全國的發展戰略,後續上市將會有不錯的市值空間。港龍中國地產最早項目落地於美麗的江南城市——常州,自2010年以來陸續在江蘇蘇州、南通及鹽城等城市布局,公司隨即進入高速發展期,布局擴展至浙江,綜合實力獲得全面提升。
  • 從上海灘到中國經濟帶 上坤地產的「十進位」成長
    上坤地產(HK.6900)公開信息的主營業務欄,言簡意賅的附著這樣一句介紹。這家剛剛掛牌港交所的房地產公司是今年下半年房企融資新政後第二家完成IPO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於這家成立不過十一年的新銳房企而言,如今進入資本市場恰逢其時。
  • 為宜居而來,上坤地產榮獲2020年度金瓴獎「產品力地產品牌」獎項
    峰會期間,由華夏地產專家顧問團經過多輪研究,評選出64個「金瓴獎」獎項。其中,秉持「為宜居而來」的初心,憑藉高品質宜居住宅的產品實力、長期堅持對產品力的淬鍊,上坤地產集團有限公司(6900.HK,以下簡稱「上坤地產」)榮獲2020年度「產品力地產品牌」獎項。
  • 港龍地產:名聲響亮長三角 港股會否買帳?
    原標題:港龍地產:名聲響亮長三角,港股會否買帳? 來源:財華網港龍房產項目在常州、常熟、鹽城、南通、湖州等地「名聲響亮、品牌強大」,港龍地產在招股書中表示。但就是這麼一家名氣響亮的長三角房企,卻在2019年10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後沒能成功上市。
  • 港龍地產:名聲響亮長三角,港股會否買帳?
    這一次港龍地產不打無準備的仗。有了2019年全年業績做支撐,公司財報好看許多。常州港龍地產二次遞表港龍地產歷史可追溯至2007年8月,當時呂永懷、呂永南、呂永茂、呂文偉、呂志聰及呂進亮組成的「呂氏家族」在常州創辦港龍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