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03日訊「我一直以為購買的床墊是國外品牌,可結果發現它居然是『假洋鬼子』。」上周五,紹興市民張女士新買了兩張號稱德國品牌的「伍德瑞爾」床墊,原本高高興興搬新家、睡新床,可一上網搜索卻發現了問題,原來這「伍德瑞爾」床墊是國內深圳一家企業生產的。
商家解釋:只用了德國公司的工藝,但是國內生產
「一張好床墊比一張好床更重要。」和許多消費者一樣,在購買床墊時,張女士一家一致決定購買高檔的國外床墊產品。
家居賣場裡,這家「伍德瑞爾」品牌床墊正在搞促銷,原價18888元的一張德國天然乳膠席夢思床墊,現在只要8888元。「對床墊我們確實不太了解,所以只看商家的宣傳。」張女士被商家「專注床墊30年,為德國中上層人士熱捧,在世界20多個國家暢銷」的宣傳所吸引。
然而床墊買回家後,張女士在Google德國站搜索該品牌名稱wudeber時,卻找不到相關網站。德文網站裡甚至沒有wudeber這樣一個完整詞彙作為關鍵詞被搜索出。Yahoo搜索也得出類似的結果。
這個床墊真是德國品牌嗎?記者根據產品說明書撥打了客服熱線,工作人員告知:「『伍德瑞爾』這個品牌在德國一直是線下品牌,因此沒有建立官方網站。」同時,她也承認伍德瑞爾床墊都是在國內生產的,但是用了德國公司的工藝。
對於這個說法張女士十分氣憤,她認為這對消費者是一種誤導。最後經過協商,經銷商同意其退貨。
記者調查:家居賣場洋名字床墊佔一半
國產床墊卻用外國名字,這並非個例。昨天,記者走訪了紹興市多家家居賣場,發現有近一半的床墊品牌都是洋名字,施酷比(Schbarm)、法貝瑞爾(faberil)、美得麗名(Musterring)、席樂頓名(Stylution)、荷蘭皇家歐品(Royal Auping)等等,只有喜臨門、穗寶、京蘭、大自然等部分品牌寫著大大的中文名字。
在這些洋名字床墊的宣傳單上,不僅產品描述上使用了義大利風格、德國設計、英國進口等詞,而且畫面上的模特兒也都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在一家自稱為「美國進口」床墊的專賣店內,記者被邀請體驗了一番,「睡上去很軟很舒適,但絕不會有下陷的感覺。我們的生產原材料和機器設備都是美國進口的,您絕對放心。」店員介紹道。但當記者向其索要海關報關單複印件和證明產品進口渠道的相關文件時,店員表示不方便提供。
業內人士:床墊被「洋化」,價格翻兩番
對於床墊品牌的「洋化」,經營了10多年床墊生意的李先生談到,這是商家為滿足部分消費者消費心態設的圈套,「有許多消費者更青睞一些設計具有『異域風格』,或者宣稱是『國外大師設計』的產品,甘心為其買單。」床墊產品尤其是彈簧床墊,本來發明自國外,消費者認為使用國外專利、採用國外原料、聘用國外設計師似乎更能體現產品的「本真」,「洋氣」成為「高端」的必經之路。
同時李先生還透露,國產中低檔產品,每張售價目前多在1500~2000元左右,雖然價格便宜,可銷售很難打開。但若冠上一個「洋名字」,部分原料、組件換成進口的,價格至少可以翻兩番,不用做太多宣傳就能招攬顧客,因為消費者對於冠「洋名字」的床墊產品會更加感興趣。
由此可見,所謂進口原料、進口組件等並非特例,也並不意味著品質就高人一等,其中一些「假洋鬼子」床墊的質量還遠遠不如國產品牌。消費者在購買床墊時更應看重產品質量,而非產地,大可不必「崇洋」。若一定希望選購進口床墊,在購買時可向商家索要海關報關單複印件和證明產品進口渠道的相關文件,以驗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