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微小肺癌研究專著英文版在滬發布 華東醫院肺癌診療獲國際...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全球首發!中國首部微小肺癌研究專著英文版在滬發布華東醫院肺癌診療獲國際認可

圖說:《微小肺癌——影像診斷與應對策略》)全球首發來源/華東醫院供圖(下同)

  由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張國楨教授團隊主編、全球最大科技出版社之一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微小肺癌——影像診斷與應對策略》新書,今天在華東醫院舉行全球首發儀式。

  作為微小肺癌領域首部研究專著,該書集中討論肺癌篩查中的熱點問題,結合病理學、解剖學、影像學和治療學各個方面作詳盡論述,華東醫院「抓早、抓小、抓準、抓好」診療原則得到世界認可。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2014年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數據,2010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超過60萬,同期的肺癌死亡人數近50萬。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發現時間晚有密切關係,目前的數據顯示,在我國超過半數的肺癌在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事實上,如果發現及時,0期肺癌的10年生存率為100%。

圖說:華東醫院「抓早、抓小、抓準、抓好」診療原則獲世界認可

  華東醫院領上海眾家醫院之先開展肺癌的低劑量CT篩查工作,並成立張國楨肺部微小結節診療中心,以MDT(多學科診療)方式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診療方案。中心成立十多年來,團隊潛心研究,在微小肺癌鑑別診斷、治療方面形成了系統性的可靠方案,提出了「腫瘤微血管CT成像徵」、抓早、抓小、抓準、抓好「四抓原則」和離體肺標本CT引導穿刺等理論和技術,及早及時地發現了很多亞釐米級別的微小肺癌,將病變根治在極早期,將微小肺癌的診斷推進至4毫米水平,遠遠領先於國際共識,改寫了小於10毫米的肺癌一律可以觀察的固有認知,總體診斷準確性達到95%,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張國楨教授將四十年的肺癌診療經驗和研究精華傾注在《微小肺癌——影像診斷與應對策略》一書中,帶領團隊以豐富的臨床資料為基礎,結合大量翔實的影像學和病理學圖片,系統闡述診療策略,填補了國內學界在微小肺癌特別是原位癌的臨床-影像-病理綜合診斷的邏輯思維、診斷要點、處理原則方面的認識空白。

相關焦點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2018年8月8日,《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Ⅲ期肺癌診療中心啟動
    崔新耀攝人民網天津12月4日電 12月3日,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舉行Ⅲ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儀式,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陳兵、天津市胸科醫院副院長孫大強、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腫瘤科主任王海濤以及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燕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張衛東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小江教授等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該院Ⅲ期肺癌規範化診療中心建設情況及多學科會診在
  • 世界肺癌大會發布中國最新免疫聯合化療研究
    張力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世界肺癌大會上首日發布 圖/第21屆世界肺癌大會線上論壇截圖  這是本次大會上,由組委會篩選出的3項以口頭報告形式發布的臨床研究之一這一成果也被國際肺癌領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選中,以快速通道方式,於同一天在線發表,說明研究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讓業界期待。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
    ,使晚期肺癌生存時間顯著延長,研究成果寫入多部肺癌診療指南。王潔2008年入選國家「十、百、千」人才計劃,201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2011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多次應邀到世界肺癌大會(WCLC)、歐洲肺癌年會(ELCC)等國際學術大會作專題報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抗癌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多年來,作為一名臨床科學家,王潔帶領團隊跟隨國家與時代發展,不斷探索肺癌精準治療之路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推出
    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近日在國際期刊正式發表。專家表示,新版指南匯集了我國最新的診療經驗和學術成果,對改善醫生臨床操作、對接國際診療水平、提高公眾疾病認知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同仁醫院常務副院長張羅介紹,近年來中國的過敏性鼻炎發病率快速上升,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 速讀長三角: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
    (上觀新聞)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7月24日,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將在長徵醫院腫瘤科正式掛牌成立,這也是在全國範圍內首批成立的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
  • 首個適合中國人群的肺癌診斷模型近期將得以應用 全面開啟中國肺癌...
    全球醫療健康公司雅培近期宣布加入國際智能健康聯盟,並與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籤署重要戰略合作。通過合作,雅培的LCBP肺癌風險模型將在智健聯盟的「微醫網際網路肺結節診療中心」和AI智能化管理流程被推薦使用。協議於12月19日正式籤署。
  • 雅培攜手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開啟中國肺癌早期診斷新篇章-中新社上海
    ,並與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籤署重要戰略合作。雅培的LCBP肺癌風險模型將在智健聯盟的「微醫網際網路肺結節診療中心」和AI智能化管理流程被推薦使用。      據悉,此次合作將使雅培前沿的肺癌診斷產品加速惠及廣大肺癌高危人群和患者,全面開啟中國肺癌早期診斷的新篇章。  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中國面臨的肺癌負擔尤其嚴重。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立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
    8月6日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召開「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啟動會,這是華南地區首家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為核心牽頭成立的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
  • 錦州醫大三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正式成立
    錦州醫科大學副校長劉華,錦州市衛健委黨組書記胡佔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雲鵬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鄭銳教授,遼寧省腫瘤醫院王遠鶴教授,我院領導班子成員以及臨床、醫技人員等近百人參加。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艾浩主持儀式。
  • 我市首個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 在市第一醫院啟動
    本報訊(記者 陸麒雯 通訊員 陳靜娜 俞水白)作為發病率和死亡率「雙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嚴重危害著市民的生命健康。昨天下午,全市首個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在市第一醫院正式啟動。該中心成立後,市醫院將發揮在肺癌精準診療上的特色優勢,加強肺癌的早診早治、多學科協同以及規範化治療,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的全程診療服務。寧波市第一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自8月籌備至今,將門診重新規劃裝修,把胸外科、呼吸科、放療科整合到一個診療區域,這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癌症新型管理模式,貫穿就診全程。
  • 赫捷院士團隊全面綜述:中國肺癌的當前科學認知和診療範式
    近日,在知名醫學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JTO)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院士團隊發表重要文章,從流行病學、篩查、診斷、手術、放療和全身治療多個環節,概述了中國肺癌防治領域當前的科學認知和診療範式。
  • 70載崢嶸歲月,鑄就肺癌診療發展光輝歷程
    作為祖國醫療事業發展的「縮影和見證」,我國肺癌治療已從相對落後的醫療水平,躋身於國際先進水平。 70年來,肺癌臨床診療模式「從經驗醫學、循證醫學到精準醫學」,在不斷進步;影像學診斷技術「從X線檢查診斷、CT到PET-CT」,在不斷提升;臨床治療手段「從單純手術、化療、放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為患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治療選擇和機會。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9月20日,國際臨床醫學頂尖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領銜的ADAURA研究成果,這一成果為NSCLC術後治療揭開了新方向,彰顯了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創新力與領先力。
  • 市中心醫院試點一站式服務Ⅲ肺癌患者
    11月25日,溫州市首家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在溫州市中心醫院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由溫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呼吸與危重症學科、胸外科、腫瘤放療科等多學科共同組成MDT(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讓Ⅲ期肺癌患者以最快速度得到多學科專家一站式規範診療,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推動肺癌多學科診療進程,助力提升Ⅲ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及生存質量。肺癌是我國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民健康。
  • 這位中國醫生潛心研究肺癌,刊發數篇研究顛覆國際醫療圈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全球腫瘤專家想了各種辦法對付肺癌:手術、化療、放療,但肺癌的死亡率都沒有下降,做CT篩查就讓肺癌死亡率下降了20%,所以這個研究結果在當時令全世界腫瘤科醫生都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後來有關肺癌的研究還有很多,從未停止。但在國際肺癌研究史上,很多都是西方人的聲音,今天我們就想聊一位中國醫生在肺癌領域做的一些研究。
  • 中醫走向國際,急性心梗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英文版發布
    《中西醫結合重症醫學臨床研究》成高校教材記者從會上獲悉,受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委託,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張敏州教授牽頭編寫「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重症醫學臨床研究》目前已在全國20多所中醫藥院校作為研究生教材使用。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前段時間,小細胞肺癌二線用藥也時隔24年迎來了新藥Lurbinectin。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更是發布了首個專門針對小細胞肺癌的診療指南,要知道,舊版指南中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是混在一塊的,小細胞肺癌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 診斷結果接近專家水準 人工智慧肺癌診療應用前景廣闊
    「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重要戰略,其在肺癌診療方面的應用有很大的市場,尤其是在基層醫院方面空間廣闊。」在11月24日於成都舉行的第二屆齊魯腫瘤論壇肺癌專家訪談分會場上,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支修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是指出。
  • 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開業 打造國際化診療平臺
    2014年12月21日,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北京新裡程腫瘤醫院)開業典禮暨腫瘤外科學術論壇隆重舉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院長、新裡程醫院集團周玉成董事長共同為"北京腫瘤醫院國際診療中心(北京新裡程腫瘤醫院)"開業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