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入一段親密關係時,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明明對方的學歷、職業、性格等個人條件無可挑剔,可自己卻總感覺少些什麼。會因為對方挑不出明顯的問題,而一再拷問自己的內心。甚至會被周圍人的評論所誤導,指責自己太過挑剔。
其實,是否真正愛一個人,從「身體語言」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來。
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指出:人們也許認為愛還在,但性吸引停止了。這絕對是假的。嘴巴會說謊,理性有時也會糊塗,但身體反應不會說謊。
如果身體功能出現問題,就說明兩人之間沒有真正的和諧,他們不再關心彼此,至少其中一個不再想履行婚愛義務,在尋找逃避的途徑。
《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總認為陳嶼太「悶」,沒有情調又不懂浪漫。兩人離婚後,她被小几歲的鐘曉陽追求。兩人去坐熱氣球,玩冒險遊戲,去酒吧跳舞,這讓壓抑已久的鐘曉芹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漫。
鍾曉陽為了追求她,還當著公司同事的面,精心策劃了一場有儀式感的公開表白。這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激發了她內心對浪漫的所有想像。兩人一起瘋、一起玩,都是快樂的。可是,待兩人進了酒店,鍾曉陽的靠近,卻讓她無比抗拒。
所以,兩人無法繼續下去的根源,不是「姐弟戀」帶來的年齡差距。而是她雖然被鍾曉陽的勇敢無畏和「花式」追求感動,卻並不愛他。鍾曉芹以為自己喜歡這樣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感情,可直到真正遇見了,才發現並不是這樣。
人們喜歡浪漫場景,只是因為有心愛的人同在,才顯得格外美好。若是由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構建出來,那麼再炫目的場景也如曇花一現,體會不到來自心底長久的喜悅。在婚戀中,關注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求,才是走向幸福的關鍵。
然而,當一個人沉浸在高度理想化的愛情中時,也會被那些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伴侶,深深吸引。那忽然而至的新奇感和衝擊力,讓人迅速的陶醉在自我編制的愛情幻想中。可一旦這種熱情冷卻下來,才發現被自己傾注了過多想像的理想化伴侶,更容易帶來幻滅感。
人都有惰性,理想化的愛情會讓人忽略深度合作。若一味沉浸其中,會忽略現實中的伴侶。兩人終會因為缺乏交流和關注,引發更多的問題。
阿德勒說:要完美解決兩兩合作,兩方都必須關心對方甚於自己。婚愛的成功只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愛一個人,會心甘情願的傾注心力,去經營和維繫這段關係。當你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他時,「身體語言」會告訴你答案。
這不禁讓我想起《歡樂頌》中安迪和魏渭的相處。雖然安迪一直認為,與她相聊甚歡的「奇點」,是位有共同語言的人。可是魏渭想要「吻」她時,她卻不自覺的後退,本能的抗拒。最後,安迪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她認為是自己的家族遺傳病,導致她抗拒所有人的親密接觸。
魏渭慢慢接受了這個解釋,連她自己也堅定的如此認為。可後來,她遇見了包奕凡。這個笑容燦爛、看似玩世不恭的男人,卻能輕易地挑動她的神經,讓她不自覺嘴角上揚、放鬆下來。他們如所有幸福的情侶一般,自然而然親暱的擁抱。
有時候,不是那個人不夠優秀,而是即便他成熟穩重、關心體貼,但那種個人條件的匹配,並沒有帶來令人心動的契合。當你一次次的用他的優點說服自己,卻無法獲得來自心底的喜悅和想要靠近的衝動時,內心的想法才會漸露端倪。
人都喜歡輕鬆的氛圍,逃避有壓迫感的相處模式。那些能讓自己放下所有的「矜持」,輕鬆自在去做自己的人,才會讓人不自覺的想要靠近。
魏渭總是分析研究他人的心理,他的喜歡總是帶著理智和「控制」的感覺。這種一板一眼的穩重,讓同樣理性的安迪不自覺的有「緊繃感」。而包奕凡會讓安迪,在不知不覺中放下戒備,即使對他嘲笑和諷刺,也不必有心理負擔。
就如曲筱綃說的:一個在結婚之前都不能讓安迪大笑的人,你還能指望他結婚以後讓安迪大笑麼。
或許,正是這種自然而然的情緒,將安迪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冰山美人」,逐漸融化。
有人會說,安迪雖然30+,但本身就是一個商業奇才,一個能力超群的「白富美」。她可以不在乎年齡,即使只專注事業,也有「小包總」、魏渭這樣的人追求。然而,未來的不確定性,不正是人們心懷期待的原因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緣分,我們做好自己,不必總是仰望他人。
「歲月不敗美人」,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人。那些活的通透的女子,總如一道陽光,照亮人們心底的黑暗。
馬伊琍對婚姻,總是有著清醒地認知,是個「可柔可剛」的女人。馬伊琍與文章的婚姻出現危機時,她一句「且行且珍惜」,挽救了文章瀕臨斷崖的事業,也給了這個家庭第二次機會。而在兩人婚姻結束時,又做到平和、體面。
婚姻需要雙方的共同合作,所以即使結束了,也沒有對錯。因為失敗的婚姻中,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有時愛情就在歲月的流逝中,被悄悄帶走了。大家追尋的方向不同,你所有的「身體語言」和情緒反應,都指向另一個出口時,分開也許是對所有人最好的選擇。
人生路漫漫,誰不是在跌跌撞撞中度過。只是人可以犯錯,但一定要成長。無論單身與否,自我的心智成熟和自身成長都不可荒廢。
馬伊琍說:我們在任何年齡,都有權利追求愛情,談自己的欲望,談性。
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擁有美好愛情的人生,也會有更多彩的體驗。任何年齡,都不放棄變美、變好、變強大的機會,也不放棄追求愛情的權利。既有生活追求,也不乏事業支持,這才是一個擁有強大自我的女性,該有的樣子。
在親密關係中忐忑不定的時候,可以多關注自己的「身體語言」,因為這是一個不會「說謊」的「顯示器」。
然而,在一段婚戀中,除了關注自己的內心,也需學會共同合作。有時是我們沉浸在高度理想化的愛情中,忽略了現實的合作;有時不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只是自己不愛他。而我們不應忘記的是,追求愛情的權利,任何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