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晚年生活:在植物園打工,住集體宿舍,後來靠寫作出書養家

2020-12-14 國家歷史

溥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登基時才3歲,退位時也不過6歲左右。隨後,在皇宮裡住到12歲,被軍閥張勳複製起來又稱帝了幾天,隨後又退位。日軍全面侵華以後,住在上海、天津一代的溥儀乘船前往長春,在那裡又成了皇帝,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後又退了位。總之,溥儀是三次稱帝、三次退位。

經歷過這麼多次的稱帝與退位,溥儀的心態發生了很大改變。有一次,朋友開玩笑,向別人介紹他:這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趕忙撇清關係,聲明到:對!現在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由此可見,溥儀的敏感性挺高的,並且對待自己的身份已經很平淡了。

日軍投降以後,溥儀、溥儀的親隨、滿洲大臣、日本大臣等被關押在撫順的高級戰犯管理所,在那裡接受勞動和思想的改造。據後來的「獄友」回憶,溥儀甚至連鞋帶也不會自己系,刷牙的牙膏也要別人給他擠,但溥儀還是在慢慢改正,褪去自己皇帝的光環。後來,第一批特赦令下來了,溥儀由於改造的比較好,於是便被釋放了。這一年,他54歲,算是步入了晚年。

剛開始出獄,溥儀除了一身衣裳、幾本書籍之外,幾乎沒有別的什麼值錢的東西。那時候,國家是包分配工作的,溥儀被分配到了北京市的植物園。由於溥儀的生活能力實在是過低,所以他只能做一做最基本的工作,比如打掃衛生、修剪花草等等,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所謂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溥儀的工資一個月也就60塊,在北京的有職業的人當中,的確不算多。並且,溥儀並沒有個人宿舍或者公寓,他住在集體宿舍裡面,和工友們一起勞動和生活。

他的工友們聽到「溥儀」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是皇帝的名字;後來知道以後,人們往往會叫他「小宣統」,因為宣統是溥儀的年號,大家就這樣互相開玩笑。發完工資後,溥儀拿著手上的60塊錢,第一次領會到了勞動人民的快樂和幸福,他開開心心地回到住處,和工友們一起去買了新的被面、新的棉花,做了一床嶄新的被子。

溥儀本來有神經衰弱的毛病,再加上想的事情又比較多,所以老是失眠,不過當他蓋上自己的新被子時,居然不治而愈了。在植物園裡做了一年的工作,溥儀又被安排到文史館裡,負責編纂、修訂、對照某些歷史事件,而也就是在這一期間,溥儀完成了《我的前半生》的基礎部分,偶爾還有稿費可以賺,生活的還是比較愜意。

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溥儀還被相親了一次,他與一位醫院護士李淑賢結了婚,過上了普通的家庭生活。

由此可見,即便貴入皇帝,也會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人生的幸福。相反,從不知道勞動的人,即便每天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他也只能獲得短暫的欲望的滿足,而不能獲得由衷的快樂。總之,勞動者最幸福、最智慧、最高尚。

相關焦點

  • 溥儀在北京植物園當「花工」 八旗後裔前來叩拜被訓斥
    1960年2月16日,溥儀拿著北京市民政局的介紹信來到位於香山腳下的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報到。溥儀被安排住在植物園集體宿舍二排東頭的房間,有兩位工友與他同住。溥儀半天勞動,半天休息,周日可以回城。溥儀「特赦」回京後,暫住在位於西城區前井胡同6號其胞妹(俗稱「五格格」)金韞馨的家中。1960年2月18日,溥儀正式上班。
  • 中國最後一個格格,因愛上溥儀至死都是單身,晚年靠補助金生活
    甚至就連平凡夫妻的平淡生活,對於她們來說,都變成是一種奢望。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樣典型的例子。她就是被稱為清代最美格格的完顏童立記,又叫王敏彤。王敏彤出身清代皇族。民國初年,一直深愛著溥儀的王敏彤,一直心存幻想,單身未嫁。溥儀出任偽滿洲國皇帝以後,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張羅著將王敏彤嫁給自己的弟弟溥傑。可是又因為日本軍方的反對而作罷。王敏彤也因此心灰意冷。
  •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住集體宿舍,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你知道嗎?
    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避免不了要住到集體宿舍,畢竟是由單位提供的不需要花自己的錢,相對來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講,這也是一個可以快速學會與人相處的地方。畢竟都住在一起,相互了解更多一些。但同時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麻煩,所以要保證集體宿舍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來好好講講一講究竟在這個集體宿舍中更好的生活,平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到外地城裡去務工,有不少人是居住在單位提供的集體宿舍裡。住集體宿舍的外來人員應注意些什麼呢?1要嚴格遵守集體宿舍的規章制度。住集體宿舍,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章和制度,大家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到保障。
  • 溥儀無法生育,晚年想領養一個孩子,孤兒院為何要拒絕他?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他的位置在歷史中地位特殊,他是一個不幸的皇帝,但他幸運的成為了新中國的公民,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好在中央領導人對他多有關注,他的晚年生活過的不錯。
  • ...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溥儀晚年再遊故宮,專家介紹一花瓶稱是文物,溥儀笑道:這是皇帝的夜壺! 溥儀的一生無疑是了經歷非常多的風風雨雨。他生於光緒三十二年,父親是光緒帝的親弟弟醇親王。
  • 晚年的溥儀為什麼拒絕晚清最美格格的追求,而選擇一個相貌平平的...
    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數千年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作為末代皇帝,他的命運雖遠比譬如宋朝、明朝等亡國之君要好,但是其一生命運也因時局變幻而歷經坎坷:61年的生命歷程中,他先後做過皇帝,傀儡,戰犯,最後又成為平民,一生經歷之曲折堪稱傳奇。晚年的溥儀為何要拒絕清朝最美格格的追求,選擇了一個二婚護士?
  • 皇帝解放後做「花工」:溥儀常系錯衣服扣子
    溥儀自己後來說,植物園的日子是他有生以來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光。因為在那裡,他第一次「享受」到了普通公民的權利。半個世紀之後,溥儀居住的宿舍還基本保持原貌,然而這些房屋長期用作庫房,觀眾還無緣走進舊居。市政協委員萬建中建議,管理單位應儘快騰退舊居,可以把溥儀當年在植物園工作時的照片和資料等歷史信息進行集中展示,幫助觀眾了解那段塵封多年的歷史。
  • 溥儀工作一個月拿到60元,他花在哪了?網友:不愧是當過皇帝的人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代皇帝,也是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據他晚年自述,他一生中曾做過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歲時繼承皇位;第二次是張勳在北京復闢,擁戴他做了10天皇帝;第三次是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坐上了偽滿洲國的皇位;第四次則是在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那一刻。
  • 溥儀晚年重遊太和殿,從龍椅下翻出一件寶貝,眾人看後都被逗笑了
    1906年,溥儀呱呱墜地,剛睜開眼的他傳來了第一聲啼哭,這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一生的命運會如此多舛。四年後,當時的皇帝光緒病重,他被迫與親生父母分開,成為了偌大皇宮的主人。他並不知道如何上朝,總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把弄著自己的玩具,而這個東西他晚年還記掛著。
  • 溥儀下班買菜,忽然一群人跪地喊皇上,溥儀說了十個字驚呆路人
    辛亥革命爆發後,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後來在日本人控制下的滿洲國的做了傀儡皇帝,年號康德,所以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後。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最後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
  • 末代皇帝溥儀晚年的感情生活:妻子提出離婚,生不同衾,死不同穴
    提起近代以來飽經坎坷的人物,末代皇帝溥儀絕對算是一個。他的人生經歷可謂極不平凡,先是在孩童時期硬生生地被拽上了皇位,可小皇帝還沒做幾年,就被迫退位了。後來在偽滿洲國又被扶上了皇位,只不過這個皇位和之前一樣,仍舊是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 他是溥儀的老師,晚年因為一本書大賺了一筆,後來還買了一個島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經典人文之旅」,小編今天要講的是溥儀的老師,他是一個英國人,是負責交溥儀英文的,他叫莊士敦。小編在查閱他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他在中國時並不是很富有,但在回國後卻突然就變得有錢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沒見過世面的溥儀,第一次理髮就被難住:嗡嗡震動的是什麼東西?
    近代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給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在明成祖時期,就開始有了鎖國的痕跡,修建明長城,實施海禁等一系列舉措都可以說明,直到乾隆年間,更是只開放一個地方通過外進行貿易交流,應為種種歷史因素,讓清政府認為中國已經擁有很多,不需要再靠其他國家交流來維護,這樣一來也減少了很多麻煩,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就親眼見證了朝代滅亡。
  • 溥儀晚年去理髮,一本正經問了理髮師一個問題,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不過,相比起其他末代君王,溥儀還是比較幸運的,他非但沒有被「斬草除根」,反而依舊過著優渥的生活。在溥儀正式退位之前,清室與國民政府定有《清室優待條件》在先,約定溥儀保留帝號,居住紫禁城,新政府每年撥款400萬供日常開支,清政府由此才交出了權力。 之後,溥儀仍在深宮大院內主宰著「小朝廷」,這裡的一切舊制都得以保留,溥儀一直在此住到其成年,並完成大婚。
  • 溥儀一生沒有孩子,晚年本想領養一個,孤兒院用這個理由拒絕了他
    溥儀的一生跌宕起伏,最終成為新中國的公民,也還算是個不錯的結局,然而晚年的溥儀雖熱有李淑賢陪伴,但總感覺美中不足,因為溥儀一生沒有兒子,晚年他住在北京的大院子裡面,看到小孩子來玩的時候,他心情總是十分高興。
  • 溥儀六姐妹,年輕與晚年的珍貴留影,其中三妹最漂亮
    溥儀的大妹妹愛新覺羅·韞瑛。韞瑛後來嫁給了婉容的弟弟潤良。但出嫁不久,1925年韞瑛就因急性闌尾炎去世,年僅17歲。她也是七姐妹中去世最早的。溥儀的二妹韞和(左)與三妹韞穎(右)兩人合影。二妹愛新覺羅·韞和1912年出生,20歲時,由哥哥溥儀指婚嫁給了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
  • 溥儀去故宮參觀,突然看到一個花瓶,笑著說:我的尿壺也算古董?
    大家都知道,溥儀從小時在皇宮裡面長大的,所以他可以說是對於故宮最熟悉的人,雖然在他長大之後就被趕出了皇宮裡面,但是從小養成的貴氣依舊存在他的骨子裡面。就算是長大之後,再回到故宮參觀,依舊對於故宮當中的一草一木念念不忘,但是讓人感到非常可笑的是,他再次回到自己小時候的家裡面卻要買票。當時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決定開放故宮,讓百姓在買票之後都能夠進來參觀,溥儀也曾經買票進來過。
  • 晚年生活靠「孩子養」還是「自力更生」?兩種選擇,兩種人生
    忙碌了一輩子,孩子都成家立業以後,自己也進入了晚年生活,準備養老的時間,不少老人會思考,自己將來是要「靠孩子」還是「自力更生」。準備「靠孩子養老」的王阿姨,晚年生活不如意王阿姨就是很傳統的到了年紀就嫁人、之後就一直相夫教子的女性,老伴去世得早,王阿姨就老了就準備和兒子一起住。
  • 1200元就能在大學住上單人宿舍了,我們還需要集體生活嗎?
    國科大的學霸們在飄窗上養的花花草草 對於單人宿舍,國科大的學生們都不吝好評,一個住單人宿舍的男生小梁在接受採訪時說,住在單人宿舍可以自己在宿舍學習,不用跑教室、圖書館,還能保證安靜,不被別人打擾。另一個男生小唐也認為,住單人宿舍很棒,自己可以在宿舍彈著吉他唱著歌,不用擔心影響到室友。 還有一個女生小劉說,「特別喜歡單人間的飄窗,沒有什麼比午後陽光正好的時候坐在上面看書看電視劇更愜意的事情了!」旁邊的女生小陶認為,住單人宿舍可以極大保證個人空間和隱私,也不必擔心跟室友因生活習慣不同而起衝突,影響同學情誼。
  • 溥儀晚年理髮時,問了理髮師一個什麼問題,惹得眾人捧腹大笑?
    l溥儀的生活溥儀3歲時被接入皇宮繼承皇位,不被允許出宮嗎,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在宮中進行。所有人都以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為任務,什麼事都為他做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自己什麼也不會做。後來,他被關入戰犯管理所,他的部下原本也一直照顧著他,但管理者看不慣,並且隨著在戰犯所裡接受的教育時間越來越長,許多人的想法也慢慢改變了,不再當他是皇帝,那時,他甚至連扣扣子、繫鞋帶都是生疏的。後來,他拿到了書本,開始學習。其實溥儀從小就非常聰慧,只是苦於無人教導。通過自學,他掌握了一些中醫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