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劇汪海林:中國電影要有本土表達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沒有好編劇,就沒有好作品,演員無從誕生,更無從就位。」著名編劇汪海林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出這一言論,算是其近年犀利批評中相對平和的。作為《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一起去看流星雨》等熱播劇的編劇,汪海林現在更像是批評家。「我覺得我對影視行業的批評和觀察,就像現役中國球員講解世界盃。就算他沒踢進世界盃,但他至少是專業的。」汪海林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流浪地球」方案是一種中國方案

環球時報: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中國電影產業陷入低潮期後迅速「回血」,首超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票倉。疫情給中國電影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汪海林:中國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但用「凡爾賽文學」來說:「怎麼就拿第一了,人家還沒準備好」。我們現在有兩個優勢:投資優勢和市場優勢,而最大短板反倒是中間的創作環節。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成功的例子不多,我們要輸出更有國際視野,更符合國際口味的影片。鞏固本土市場同樣重要,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吸引中國觀眾。以前我們常說要創作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作品,現在還應該強調要有中國表達、中國立場。

近幾年取得不錯成績的中國年輕導演基本都去好萊塢學習過類型片、商業片的敘事技巧。在此基礎上,我們還亟待創造中國電影自己的敘事類型和類型片創作公式。比如,近幾年,我們有些主旋律題材電影可能更多立足於兄弟情、個人犧牲、個人英雄的視角,這是典型的好萊塢敘事。

其實對英雄的理解,對犧牲的價值判斷,我們跟西方有很大差異,有必要調整我們的類型片敘事方法。有人總結,《我和我的祖國》的成功源於小人物與國家民族命運迎頭相撞的敘事。小切口大視角,應該說是中國電影挺有價值的突破。

環球時報:怎樣的敘事風格算是中國表達?印度電影有什麼借鑑?

汪海林:我們確實要向印度電影學習。好萊塢只是幫助它實現技術的提升,但它核心的思想內涵還是印度的本土敘事、本土表達、本土意識,始終沒有丟過。而我們在向好萊塢學習時,有點照搬全抄了。

其實《流浪地球》的成功就跟中國表達很有關係。世界末日是一個西方概念、宗教概念。面對末日,西方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回到它的文化源頭,採用方舟方案。這個方案其實是有選擇性的,優秀的物種被保留,低劣的被淘汰。而中國人的方案是帶著地球、家園去流浪,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核心就是要跟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流浪地球」方案是一種中國方案和中國表達。

流量明星的演技會提高嗎

環球時報:近幾年,有不少投資很大的影視劇被冠以「爛劇」之名,有人認為是編劇寫得爛,有人認為是導演和演員爛。在你看來,「爛劇」的根源是什麼?

汪海林:我覺得各種因素都有,整個市場生態都有一些不健康、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說長劇的購銷機制是依靠演員和題材定價,沒有真正根據內容劇本來定價,這就會演變成搶演員,搶題材。另外,播放平臺的話語權過大,對內容幹預過多,這樣會拉低作品和平臺的品質。

而影視行業有些人也做得不地道,一味迎合平臺。影視行業整體上沒有抵抗,只是在飲鴆止渴。大家都知道再往下會發生什麼,但只是為了今天、明天,不管後天以後的事。對於平臺,好萊塢是有行業態度的,比如整個行業反對流媒體倍速播劇。我們行業的整體表現令人失望。

環球時報:你曾批評一些演員「片酬向好萊塢看齊,演技向真人秀看齊」,這種現象未來會改變嗎?流量明星的演技有沒有提高的可能?

汪海林:這個現象跟我們的造星機制、購銷機制有關係。如果購銷機制還是按流量進行結算,可能就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當然,也不是說流量明星的演技沒有提高的可能。一個好演員無非是靠三個條件:天賦、訓練、機遇。流量明星無一例外都解決了機遇問題,但缺少專業的表演訓練。

一些經紀公司對他們如何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只是把他們當成搖錢樹,涸澤而漁。但也有做得不錯的流量明星,比如易烊千璽。他年少成名,之後去上了中戲,主動接受訓練,加上又有天賦,幾個因素合到一起,他可能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不能靠文化產品降級去賺錢

環球時報:你經常指名道姓炮轟當紅明星、導演,不擔心得罪人嗎?有網友認為你這樣做是為了蹭熱度。

汪海林:這種說法很可笑。他對別人的評判,其實是在給自己的價值觀下定義。他認為評論者是為了蹭熱度。這說明,對他來說,蹭熱度是一個重要的事。對於批評者來說,被批評根本就不在他在意的範疇內,更何況這種批評根本就離題萬裡,可以忽略不計。

我最開始是因為看到某些流量明星的業務水平令人髮指,忍無可忍,就點名批評他。後來發現,行業內沒有人敢指名道姓說他,只是因為他有流量,他的粉絲能攻擊你。

我覺得這個現象挺可怕的,等於消滅了不同聲音。流量明星雖然是工具人,只是代表某個模式,但如果你不提他,就不能戳到這個模式的痛處。

環球時報:還有人質疑,既然你批評流量明星,為什麼自己也做過《一起去看流星雨》這樣的流量劇?這部偶像劇和《鐵齒銅牙紀曉嵐》風格差別很大,你選擇劇本題材的標準是什麼?中國市場還缺哪些題材?

汪海林:任何戲都要放在它的歷史背景裡去看。《一起去看流星雨》是2009年出品的,那時還沒有流量一說。2014年,用流量數據作為影視劇評價體系後才出現了所謂的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的特點是先有流量後有作品。我不是市場要什麼就拍什麼,是市場缺什麼就去拍什麼。

2009年,中國的電視劇很少有拍給年輕人看的,當時收視率最高的是家庭倫理劇,大都是給大爺大媽看的。當時我就想,為什麼不能給90後拍一部電視劇?但今天好像就只給年輕人拍劇,大爺大媽沒人管了,成熟男觀眾也沒人管了,他們就轉去看美劇或玩遊戲了。我覺得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模式需要反思一下,我們不能只靠文化產品降級去賺最容易賺的錢,結果就變成渠道越來越重要,影視專業的門檻被越降越低。

環球時報:你在攻擊流量明星後遭遇粉絲「回擊」,你如何看當下的網絡生態和輿論生態?

汪海林: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社交網絡上的散點結構、價值體系、自我表達都是社會意識很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時代是精英階層、草根階層對世界認識的總和,是個體的總和。我們以前可能更傾向於精英階層的表達,網際網路帶來的表達革命改變了話語體系。如果影視作品今天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進行傳統表達,它就跟時代脫節了。

以前一些藝術創作是超前、引領時代的,現在你可能發現文藝界落在B站青年後面了。創作者要融入時代的表達中,不能停留在原來的自我認知裡。我認為,文藝工作者應該先融入一個新的、浩瀚如大海的表達信息中,然後在海潮般的聲浪中保留你理性的、專業的、有觀察有深度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專訪編劇汪海林:中國電影要有本土表達|中國電影|汪海林|一起去看...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沒有好編劇,就沒有好作品,演員無從誕生,更無從就位。」著名編劇汪海林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出這一言論,算是其近年犀利批評中相對平和的。作為《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一起去看流星雨》等熱播劇的編劇,汪海林現在更像是批評家。「我覺得我對影視行業的批評和觀察,就像現役中國球員講解世界盃。就算他沒踢進世界盃,但他至少是專業的。」
  • 於正、汪海林開撕,中國電影文學學會下場,《人民的正義...
    汪海林晚上9點又更新:「不起訴,你就是個弟弟。」事件梗概就是這樣。眾網友也看熱鬧不嫌事大。於正的前經紀人穆小勇也下場加入:「曾做過於正經紀人,算是我職業汙點。」可謂誅心。編劇宋方金、導演高群書等紛紛加入汪海林戰隊。14日晚22點,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在微博發聲:《媒體不該追捧劣跡作者,應弘揚編劇行業正氣》。
  • 汪海林回應「互撕」事件,爆料於正郭敬明早已被國內編劇行業開除
    在於正放話要告汪海林,卻始終未能拿出律師函時,汪海林再次回應,稱自己跟於正沒有任何關係,而於正、郭敬明已經被編劇行業開除,並表示任何正規編劇活動都不會有兩位的身影,這是編劇行業的驕傲。【汪海林稱於正、郭敬明已經被中國編劇行業開除】在汪海林回應文章的後半段,他牽扯進了郭敬明,表示於正和郭敬明已經被中國編劇行業開除,在編劇這個行業裡社會性死亡了,且任何正規的編劇活動裡都不會有他們出現。
  • 汪海林領銜編劇圈同仇敵愾,於正孤立無援略顯心酸
    隨後很快有網友指出於正疑似在內涵誰?並在留言區裡帶上「汪海林」。 於正抄襲事件在圈內已經傳開了,在瓊瑤起訴於正抄襲案中,編劇圈內有139名編劇聯名支持瓊瑤,抵制抄襲,汪海林作為瓊瑤方的代表專家人出庭,而於正卻找不到專家願意為他出庭辯護,汪海林曾在訪談節目中談及此案
  • 編劇汪海林內涵郭敬明,被評沒作品靠碰瓷,曾人身攻擊小鮮肉惹爭議
    12月6日,編劇汪海林在個人某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郭敬明作為編劇的電影片尾截圖,引來眾多網友的圍觀。 在這張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編劇的位置上寫著郭敬明的名字,而下方還出現了副編劇這一欄,吳亮和吳驪珠這兩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而編劇汪海林卻發文內涵郭敬明自創了"副編劇
  • 郭敬明冷血狂宴惹怒國內編劇,汪海林90個字反擊為李誠儒出氣
    伴隨著《演員請就位》的超高熱度,郭敬明的電影《冷血狂宴》一上映就熱度不斷,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了,為了給晴雅集讓路,郭敬明特意把《冷血狂宴》改成線上電影,不過雖然是網播,價格依舊不便宜,即使是會員也要付12元才能看,很多觀眾在看完之後紛紛表示對這部電影十分滿意,尤其是一些場景的還原和特效使用
  • 著名編劇汪海林譴責《陳情令》,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近日,著名編劇汪海林連發微博譴責《陳情令》為爛劇,並稱該劇的腦殘粉在作踐自己,還表示腦殘粉們何其悲哀可憐,他們的人生已完。汪海林的言辭激烈,一時間這些言論在網上迅速傳播,引起了眾多劇粉不滿和網友們的激烈討論,有的還聲討王海林是寫不出來劇本了,所以蹭熱度。
  • 汪海林懟於正反對抄襲剽竊,這么正義為什麼看起來卻像「炒作」?
    作為常年關注影視圈的網友,前因後果、新仇舊恨幾乎都瞭然於胸,不必多言多解釋,但有種很奇怪的現象,如此正義的汪海林為什麼看起來像在「炒作」呢?汪海林作為編劇的作品汪海林的身份首先是編劇、監製、製片人,有一層官方一些的身份是: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
  • 對話汪海林:郭敬明於正藐視法律,是對行業的侮辱
    而後又有45位影視從業者,參與署名,其中包括《北京遇上西雅圖》的編劇、導演薛曉路,《北京愛情故事》編劇李亞玲以及電影《八佰》的編劇胡坤。倡議書發出後,不少網友認為參與署名的編劇中有人也曾陷入抄襲爭議,編劇汪海林對此解釋道:如果僅僅是網上的一些討論,那叫有爭議。但如果是有訴訟,已經到了法律層面,那就是維權事件,自己以及編劇協會都會出來幫助他們。
  • 電影編劇成弱勢群體:署名被侵犯 原作隨意改
    孰料知名編劇蘆葦炮轟該片導演王全安,還抖出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劇本,被後者「掉包」的一段軼事。一時間,編劇跟導演、製片公司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  近年來,有關編劇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新聞,時有所聞,在影視產業鏈中,編劇似乎每每淪為弱勢一方。與電視編劇相比,目前,電影編劇的處境可能更加糟糕。本報記者專訪了多位知名編劇,幾乎每個人都滿腹怨氣,自言都有上當受騙的經歷。
  • 王小平×汪海林:什麼類型的作品更容易被改編?
    對於電影,我們充滿著疑惑:· 小說和電影/劇本有什麼關係呢?· 小說和劇本有什麼關係呢?· 什麼樣的小說才是最好的改編選擇對象?王小平說:「無論是寫劇本還是寫小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始終堅持對作品質量的追求。寫劇本是在為一個宏偉的工程打基礎,寫小說是一個人的戰爭。」王小平是誰?
  • 於正汪海林互相diss,被罵得更狠的郭敬明為何一言不發?
    12月15日,影視行業的一些有名的編劇開始站隊,大部分人都表示支持汪海林,電影文學學會更是發表了《媒體不該追捧劣跡作者,應弘揚編劇行業正氣》這樣的「檄文」標榜立場,於正的處境更加尷尬。此時,事件的另外一位主人公郭敬明卻置身事外,既沒有賣慘也沒有表達自己的立場,仿佛是一個隱形人。實際上,汪海林吐槽郭敬明更狠、更無情,為什麼郭敬明在這場爭論中能無動於衷一言不發呢?
  • 對話編劇汪海林:《愛國者》燃情開場,用現實主義風格力圖史詩化創作
    實地考察、查閱史料 「做一部毛茸茸的戲」編劇汪海林與《愛國者》的結緣,始於一張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故居照片。製片人和編劇兩人一拍即合,隨後,他就開始了漫長的考察研究和劇本創作過程。熟悉編劇汪海林的人一定了解,堅持原創、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是他一直以來的堅守。因此,在《愛國者》的劇本創作過程中,汪海林和編劇團隊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並對劇中涉及到的多個地點進行實地探訪,力圖還原東北抗戰時期的真實面貌。
  • 為何要聯合抵制於正、郭敬明? 宋方金、汪海林這樣說……
    近日,知名編劇宋方金、汪海林等人在微博上發布了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等影視從業者聯名的公開信。公開信呼籲,抄襲者不應成為榜樣,並公開抵制於正、郭敬明出任演技類綜藝節目導師,批評最近播出的《我就是演員3》等節目為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取觀眾眼球使用有抄襲劣跡的編劇、導演。
  • 同樣是形容圈內的藝人,大張偉和汪海林的表達卻不同
    一年一度的金掃帚獎馬上就要跟觀眾見面了,近日著名編劇汪海林就在微博發文稱自己會是金掃帚男女演員的頒獎嘉賓。 汪海林之所以能夠被觀眾熟知,並非全是因為他的編劇業務能力強,在跟肖戰粉絲的"強強對話"中,汪海林也是沒佔下風。
  • 《亮劍3之雷霆戰將》下架後,汪海林發聲表態:編劇是無辜的
    《亮劍3之雷霆戰將》下架後,作為知名編劇的汪海林表示編劇是很無辜的,他解釋道:出現這種情況與編劇的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平臺方的問題,編劇按照平臺方的要求來寫劇本,不然就沒錢。
  • 編劇能否短期速成
    談到從小說作家轉行編劇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郭靖宇認為二者的區別不大,「好的小說作家想改行當編劇應該很容易吧,但是編劇想成為小說作家就難了,我有倆劇本被改成了小說,我連自己修的時間都沒有,書出了我自己都不敢看……」 但編劇汪海林(微博)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有小說創作功底的人轉行做編劇是比一般人容易一些,但「小說」和「劇本」本質上是兩碼事
  • 於正大戰汪海林,網友吃瓜站隊忙,圈內大佬也下場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請來了著名演員章子怡以及「毒舌」編劇於正作為導師,另外還請到了之前《演員請就位》節目中以敢說話出圈的李誠儒來鎮場子,不得不說,這個陣容比起前幾季確實大有進步
  • 劉震雲、述平等五位導師亮相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
    國際在線消息: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包括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他們將在吳天明導演的祖籍濟南市萊蕪區和200位中國青年創作者匯聚一堂,共同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編劇公益課程學習。
  • 汪海林是誰為什麼質疑趙麗穎...
    《楚喬傳》抄襲的事情無疑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此前趙麗穎主演的同名電視劇以400多億的播放量拿下了歷史收視率第一的好成績,如今正是劇荒的時候,人們最期待的兩部待播劇便是楊冪主演的《斛珠夫人》和趙麗穎的復出新劇《有翡》,然而趙麗穎的部分粉絲卻引起了又一次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