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竿腿到最強打樁機,快速打造全靠把深蹲練好!

2020-12-19 愛健身的魔獸

比起工作日,你會更願意安排在周末的時候練腿嗎?

在文章最後的評論區告訴我

要和高手較量,腿肯定少不了,蹲得那麼多,蹲得那麼重,始終沒有滿意效果?腿錯了還是蹲錯了?「改造」自己的竹竿腿,再也不用把它藏著了。

訓練就是這麼現實,只是深蹲一個動作,有的小夥伴練得就是比別人優秀,有的人總是拖後腿,把優秀的人的技巧總結出來,讓你真正懂得如何深蹲。

訓練提示#1——了解自己的運動範圍

深蹲中常見的運動範圍是(動作中可以移動的行程)是蹲到膕繩肌碰到小腿肌肉。然而,這是一種概括描述,並不是針對每個人的。

這是一個通用的技巧模型,它在操作過程中,因每個人的髖部的構造和四肢長度比例的不同而略有區別。當你蹲到最低點範圍的區間,假如不做到「屁股眨眼」就無法蹲得更深;如果下蹲產生屁股眨眼,那這一點到蹲的最低點都會發生脊椎彎曲。

如果訓練目標是打造下半身的主要肌肉群(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膕繩肌),同時保持下背部健康,超出這個運動範圍是沒有好處的。

在開始訓練之前,建議做一些特定的熱身運動,幫助確定運動範圍,從而更安全有效地進行訓練:從空杆開始,做熱身組,再逐漸增加負重;也可以給自己的動作拍下視頻或者請搭檔來幫助確定運動範圍。

訓練提示#2——使用簡單但有效的訓練提示

訓練提示可以幫助指導和加強適當的動作技巧。一個有效的訓練提示,需要一系列複雜的動作,並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這裡是3個槓鈴深蹲的提示:

1. 集中注意在握緊和掰彎槓鈴

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緊握槓鈴中,就好像要把它掰彎一樣。這樣做會收緊上背部的肌肉,增加整個身體的張力,從而在開始做動作時就已經足夠注意。

當遇到粘滯點時,提醒自己掰彎槓鈴,可以幫助自己保持適當的技巧並完成整個動作。

2. 集中精力挺胸

槓鈴深蹲另一個常見的技巧錯誤就是,在蹲起的過程中,優先提臀。

當從最低點蹲起時,集中注意在先挺胸,試著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臀部和肩膀之間的距離相等。

3. 集中精力將力量從腳傳遞上去

不要只是做動作,集中注意在對抗啞鈴的負重,將力量從地板傳遞到腳再傳遞上去。

訓練提示#3——屏住呼吸

槓鈴深蹲對上半身穩定性要求很高,槓鈴深蹲的負重在上背部。為了給上半身創造儘可能多的張力,在開始社論之前,深吸一口氣,然後收緊腹部,就像在準備被人打一拳一樣。

深呼吸並且保持著整個動作。從蹲下到站起,都不要放鬆。

在每次動作的最高點停頓一下,重新調整呼吸,再進行下一個深蹲。你可能覺得每個動作都重新調整沒有必要,特別是在剛開始用較輕的重量,做較高的次數的時候,但是,當做更大重量的深蹲時,每次呼吸的調整都是一個好習慣。

確保只是做短暫的停頓,而不是停頓好幾秒。

訓練提示#4——眼睛朝哪兒看?

在整個動作的過程中,確保眼睛朝下、稍微向前看前面的地板。稍微向下看,而不是一直盯著前面的牆壁或鏡子,讓頸椎和脊柱保持中立,避免頸部扭傷。

動作的選擇

槓鈴深蹲是一個複雜的動作,需要高水平的力量和協調才能正確進行。建議對深蹲使用的肌肉群進行較為簡單的力學曲線學習,讓動作技巧得以提高並運用到槓鈴深蹲中。

在訓練計劃中加分腿蹲,以最終的表現開始,從登階運動開始,逐步過渡到分腿蹲的變式動作。如果剛接觸槓鈴深蹲,或者是剛開始訓練,那麼在做槓鈴深蹲之前,集中做幾次腿部的基礎訓練,比如登階運動,分腿蹲和腿舉。

組數和次數

動作次數對身體適應訓練有很大的影響。訓練的目的對確定合適的次數範圍有很大作用。

如果訓練目標是提升深蹲的力量,那麼訓練應該主要集中在蹲起負重上,次數範圍1-5次。如果訓練目標是增肌,那麼需要找到最有效的方式來增加訓練量,6-12次的次數範圍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深蹲建議堅持每組6-12次的次數範圍。低次數、大重量是力量舉的一種訓練方式,在沒有足夠的訓練經驗的情況下嘗試,會導致訓練失誤,甚至受傷。每組多次數訓練會比低次數訓練更好。

槓鈴深蹲這樣的複雜動作,很少要求一組動作做超過12次。超過12次,肌肉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動作犯錯的機率會增加。

訓練的順序和搭配

槓鈴深蹲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訓練動作,需要撐起一個很重的槓鈴,協調多個關節的運動,挑戰全身的肌肉。因此,建議在訓練的開始就做這個動作,這樣可以有足夠的精力和更好的表現。

關於訓練的搭配,你還可以這樣選擇:

水平組:同樣的動作完成幾組,中間有適當的休息時間。搭配組:一個動作組合,交替進行兩個動作,中間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將槓鈴深蹲和其他動作組合在一起並交替進行訓練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式,但要意識到目標肌肉群的發力。

如果兩個動作在目標肌肉群上有太多的重疊,那麼第一個動作所產生的疲勞就會持續下去,影響第二個動作的表現。

儘量減少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將槓鈴深蹲與腿彎舉或上半身推的動作結合起來,比如啞鈴臥推。如果目標是蹲更大的重量,並且有足夠的訓練時間,嘗試使用水平組。

休息時間

槓鈴深蹲這種複雜的訓練動作,休息時間如果不夠,會有很高的風險。沒有完全恢復會破壞身體協調和控制,增加受傷的風險。除了增加組間休息時間,還要減少後續動作可以做的動作次數。

水平組:建議組間休息120到180秒。搭配組:建議組間休息90到120秒。

要保證最低限度的組間休息時間,待身體得到充分的準備,在往更高限度開始。

速度/節奏

每一個動作的重複速度,也被稱為節奏,是衡量一次動作中移動的速度。在訓練動作中,非常強調節奏,這樣可以知道如何在控制中蹲起負重。

確保在動作的最低點短暫停頓,而不是彈起。在最低點加入長一點時間的停頓(1-2秒)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要求在可控的狀態下下蹲,保持一致的運動行程,並通過調動正確的肌肉來開始下一個動作。只在最高點位置暫停足夠長的時間,重新調整核心。但不要太長,不然時間再長一些就變成休息了!下蹲過程(離心階段)建議2-3秒,蹲起過程(向心階段)需要1-2秒,取決於使用的負重和肌肉疲勞程度。

走到哪帥到哪,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你一定也想要打樁機一般的大腿!

相關焦點

  • 深蹲要怎樣蹲才算好呢?為了練出像高手一樣的打樁機
    只要答案呼之欲出,並且因而自豪,那這個小夥伴絕對不會是麻稈腿!跑得越快,跳得越高,深蹲越強,無論你的目標是哪一個,都離不開對練腿的認識和習慣,如果想像高手一樣,打造想要的打樁機,那這5個訓練技巧必須學會。練腿是艱難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這種痛苦是可以從愛好者中區分出偷懶的人。
  • 不練槓鈴深蹲,能不能把腿練好?
    練腿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練呢?說到練腿,第一印象,一定是自由重量的槓鈴深蹲。有人十分害怕這個動作,甚至覺得練腿沒必要練深蹲,有人卻十分熱愛,把自己練吐了都要練。對於大多數的情況,打造粗壯的大腿肌肉,多數人都認為需要深蹲,而且需要多做深蹲。
  • 深蹲要怎蹲才好呢?為了練出更像高手的打樁機
    你的極限深蹲負重有多大?你一次蹲腿可以完成10組嗎?你的深蹲節奏足夠快嗎?能把答案呼之欲出,並且因而自豪,那這個小夥伴絕對不會是麻稈腿!跑得越快,跳得越高,深蹲得越強,無論目標是哪一個,都離不開對深蹲的認識和習慣,如果你也想像高手一樣,相當自豪地告訴別人自己深蹲的成績,那這7個習慣不容忽視。
  • 曾經被嘲笑的麻杆腿到超級打樁機,究竟經歷了哪些訓練?
    什麼訓練已經練到趴了,練到吐了,下次還是會堅持去練,嘴上說很反感,身體還是很誠實的帶起護腰做每一次蹲下去站起來?是的,就是練腿!這是作為曾經的麻杆腿最好的反擊!大多數小夥伴對腿彎舉動作比較熟悉,通常可以以仰臥、坐姿、站姿或者單腿抵住平板來練。不要忘了從髖關節開始練膕繩肌。也就是說,你需要練羅馬尼亞硬拉。羅馬尼亞硬拉經常會被小夥伴混淆。這個動作其實可以非常高效地刺激與臀部相連接的膕繩肌。標準的姿勢是保持背部挺直。
  • 體現健身水平的打樁機,哪些方法讓你的腿更像高手?
    比較誰的力量更強一點,比較誰的維度更大一點……久而久之,你的心態會出現一點變化,可能不是因為你不會練,而是你會找參照物來進行比較。「你能蹲多重?」,是練腿最容易被討論的話題。可是盲目追求重量,會得不償失。深蹲千萬別比較,蹲自己就好。可是,要在不衝重量的情況下練出超強的打樁機,你也許忽視的就是這些。
  • 牙籤腿變打樁機,你的深蹲需要換一種玩法
    你可能已經玩遍了頸前深蹲、頸後深蹲、高腳杯深蹲、分腿蹲、哈克深蹲,甚至手槍深蹲和過頂深蹲,還有一種深蹲值得你加倍關注,特別是如果你是力量訓練愛好者,你絕對可以從中受益。
  • 練腿先練深蹲還是腿舉 你知道嗎
    練腿先練深蹲還是腿舉 你知道嗎 對於深蹲和腿舉,有人還是認識的,同時深蹲和腿舉也是很好的動作,而且深蹲和腿舉都有著不錯的鍛鍊效果
  • 別做「深蹲重量怪」,絕世好腿的訓練攻略在這裡!
    看完文章在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練過半蹲,低槓深蹲,高槓深蹲,或者全蹲,蹲到懷疑人生,但哪一種深蹲是最好的然而還有一種「深蹲重量怪」,狂加片,身體晃著蹲,還像土撥鼠那樣「啊」!你是時候要知道,練腿不是一個單純蹲下去站起來的過程,要練出超強打樁機,你知道這些訓練攻略嗎?
  • 想要深蹲練臀,但是卻怕練了腿怎麼辦?
    臀腿訓練可以說是一個組的,練臀必然會練到腿,只是側重點有同而已。怎麼做會對臀部刺激多些?動作細節以練腿為主的深蹲:上半身直立起來,與地面接近垂直,這種類型的深蹲對股四頭肌刺激更多,練習這樣深蹲就會感覺大腿酸脹。
  • 深蹲是「腿王轟炸機」,試過腰帶深蹲才知道,這才是練腿王牌動作
    深蹲是比較常見的動作,同時也算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練腿動作,在健身界被譽為腿王轟炸機,經典的練腿王牌動作。在健身房練習深蹲的人隨處可見,不過對於一些大佬來說普通的深蹲已經不能滿足自己了。故此,負重深蹲就誕生了。
  • 老手練腿只做深蹲,作為新手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大家在健身房裡健身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很多健身老手練腿的時候只做深蹲,而不做其他的動作,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只做深蹲呢?練腿的動作有很多種,比如開合腿動作,坐姿腿屈伸動作以及深蹲硬拉動作等,做不同的動作可以緩解健身過程中的枯燥乏味感,還可以挑戰更多的健身動作和健身器材,作為健身老手的他們又豈會不知道?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只做深蹲的原因。原因一:練腿的時候只做深蹲,可以幫助人們突破增肌的瓶頸期。
  • 練腿除了深蹲之外,還有哪些動作比較好?
    常常去健身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練習腿部深蹲是最基本的訓練方式,這也是健身達人們去健身房必練的一項,那麼問題來了,練腿難道只能做深蹲嗎?有沒有其他方法訓練腿部呢,肯定有的,那麼下面小編就說說一直埋沒在腿上的三種非常有效的練法,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
  • 不深蹲也能高效練腿!學會這幾個動作助你打造發達的腿部肌肉
    今天來教大家如何正確的練腿,就算你和小編一樣屬於沒有很好的肌肉基因,也能通過這種訓練讓自己變得更強。今天的訓練不會有傳統的背負式深蹲,所以大家不用擔心自己的體能或者安全。深蹲這個動作危險性比一般動作大,但是回報同樣也大,刺激到的肌肉群也多,還能增強自信心。
  • 學會7個深蹲動作,隨時隨地都能練腿!
    這種「糊弄」並不是說這部分人成心不想練腿,而是心裡自有一份「小心機」。  因為總有人覺得,每當練完腿後,第二天肌肉都會酸痛,前一天練的強度越大,這種酸痛感也就越強,如果等肌肉完全恢復,又得隔個兩三天才能跑步;如果第二天拖著酸痛的腿去跑,又肯定會影響跑步質量,這讓他們有些為難。
  • 想用槓鈴深蹲練腿,結果卻腰疼?你是不是做錯了這3個細節!
    董叔昨天剛去練完腿,現在上下樓梯都費老勁。偶然間看到健身群裡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練完槓鈴深蹲腿不怎麼疼,腰卻疼了,這正常嗎?這還用問?當然不正常了,多少人叫苦不迭的練腿動作,到這裡卻練到了腰,不禁讓人大吃一驚。
  • 練深蹲還是倒蹲?要想練好腿你應該知道!
    練深蹲還是倒蹲?要想練好腿你應該知道!
  • 哪些動作只練翹臀不粗腿?一個動作從易到難,練出的身材比深蹲好
    我們一直在說深蹲練不出翹臀,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是個多關節複合動作,講求」雨露均沾「。雖然可以使用很大的負重,但是你的下肢肌群都在參與動作。這個過程中你很可能靠的是膝關節的屈伸完成動作,而不是髖關節主導。
  • 人到中年多練腿,練腿補腎又強身,但可惜很多人並不會練腿
    但練腿有間接影響,因為腿部肌肉是全身肌肉量的一半以上,所以練腿增肌的收益最高。你練半年腿,能長4斤肌肉,但是你練半年胸肌背部,合起來都長不了4斤肌肉,是這個道理。練腿怎麼練?董哥聽我這麼一說,馬上去了健身房練腿。
  • 健身新人要練腿,這個動作比深蹲好:除了安全,還能用大重量訓練
    「新手練腿一定要做深蹲嗎?」「想孤立訓練股四頭肌,有啥比較好的動作,除了深蹲?」如果告訴你有這麼一個器械,能讓你使用比深蹲大得多的重量,同時可以更加孤立刺激股四頭肌,做起來還非常安全,你會不會動心?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健身房器械之首」:倒蹬機,看看它有哪些獨特魅力,能夠讓諸多健身愛好者前赴後繼、堅持練腿的……什麼是倒蹬/腿舉?倒蹬機幾乎是每個健身房必有的器械之一,因為它是很多朋友(尤其是新手)練腿時重要的動作之一,熱門程度可能僅次於自由深蹲。
  • 女生深蹲怕腿粗?何不練「羅馬尼亞硬拉」!
    「無深蹲不翹臀」,已為大眾所熟知!然而很多女生深蹲練多後,雖然臀部變翹了,但腿也變粗了。像「翹臀」和「細腿」真的不能兼得嗎?肌肉位置圖 因為運動模式的不同,所以它們鍛鍊到的部位也不相同。「深蹲」的話,主要練股四頭肌和臀部肌肉;而「羅馬尼亞硬拉」主要鍛鍊臀部部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