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中國內地有接近3000所大學,各所大學每年的經費預算都是媒體的焦點,根據各所大學公布的信息,博雅資料庫進行匯總,並製作了一張2020年大學經費排行榜,這張榜單上總共有235所大學。引人注意的主要有七個方面。
這七個方面分別是:浙大第二超北大,有漲有跌看趨勢,辦學規模正相關,東西差距特別大,隸屬關係很重要,廣東進步數第一,雙非期待雙一流。
最後咱們再聊聊榜單之外有哪幾所大學值得注意,以及大學經費的來源和去向。
一、浙大第二超北大在所有大學中,經費預算超過300億元的,只有清華大學一家,預算總額為310.72億元。北京大學以191.08億元的預算,排在全國第三。
很多人認為既然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中國所有大學中實力最強的兩所,那麼經費預算也應該排在前兩名。其實不然,這與院校所開設學科和辦學規模是相關的。
放眼全國,經費超過百億的院校,也只有上圖中的10所(已經公布經費的、教育部體系之下的大學)。
二、有漲有跌看趨勢
如果你關心教育新聞,會記得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教育部曾經明確表示過「高校要學會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此後,全國多所高層次大學紛紛表示,要縮減經費預算。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減少預算的依然是少數,多數大學的預算都是穩中有升。
增長比較多的高層次院校中,東南大學和湖南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值得注意的是,前者的經費增長,與計算方式變化有關。後者則沒有公開經費增長的理由。
雙非期待雙一流
在榜單中眾多沒有入圍第一次雙一流評選的大學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它們的經費排名比較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在了準備衝擊下一次雙一流評選上。這其中包括上一段繆老師講過的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之外。除了它們兩家,我再說說幾所其他的大學。
排在57名的浙江工業大學(32.5億)、排在58名的北方工業大學(32.17億)、排在64名的揚州大學(26.81億)、排在78名的廣東工業大學(21.38億)、排在79名的浙江師範大學(20.99億)、排在82名的青島大學(19.11億)、排在84名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18.37億)、排在85的首都醫科大學(18.32億)經費都不少。
浙江工業大學上次落選就讓校方感覺很意外,下一次評選一定不甘落後。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和首都醫科大學由於坐落在北京,經費多一些也非常正常,但在下一次雙一流評選中入選的概率反而不大(要考慮平衡問題)。
揚州大學、青島大學都有可能入選,從所在地域的高等教育布局來看,入選的機率可能略大於廣東工業大學和浙江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