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經常勸誡我們:「一個人的一生,不能混日子,要找到自己的價值。」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跡。
有的人能在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名垂千古;
然而,有些人卻一生平淡無奇,默默無名;
更有的人一生都很失敗,整日迷茫,好像來人間旅遊似的。這種無所作為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
人到四十九,老祖宗告誡別再留戀這四個地方,不然難以實現自身的價值了。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及時做出悔改。
第一個地方:飯局
當我們已經49歲了,倘若還經常和朋友混在一起,那我們是需要懺悔的。在這個年紀,我們不再是年輕人了。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家庭。作為家庭的支柱,我們首先要考慮家庭。只有當你為你的家庭做了你該做的事,你才會認為你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第二個地方:酒局
人過49,我們不能再沉迷於喝酒了。喝酒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日常生活的壓力,亦或是幫助我們搭建跟日常生活中的同事朋友等的交際。但人過49之後,不能再單單只靠喝酒來保持交際關係了;而且49之後,人的身體素質和免疫能力等要素都是會出現一定的降低,倘若依然留戀於喝酒之中,或許會對自己的身體等有一定的影響。
第三個地方:賭局
人到四十九,如果我們還沉醉於錢財之中,每時每刻惦記著不切實際的掙錢,那我們一定要作出反思了。事實上,無論是四十九這個年紀年齡,亦或是別的的年齡,我們最不能做的就是沉溺於賭局。
贏錢的人乘興而往,不分晝夜,輸錢的人拼命再來,不顧饑寒,疲憊精神。長此以往,控制不住而呈病態賭博,必定會損害健康。有的老人賭博時受到刺激,當場死在賭桌上。
第四個地方:娛樂局
人到四十九,我們不能再久待休閒娛樂會所,或者每天只想著遊戲娛樂而忽視了生活。
一位老人曾說:"人活於世,不能永遠無憂無慮。我們要真正入世,是讓自己感受到人間的真實。"
今生整天沉迷於諸如打遊戲、賭博、逛夜店、酗酒、各種玩樂虛度生命的人,是在浪費靈魂的生命。
來生會早夭,或年紀輕輕就生重病,或飛來橫禍死亡。靈魂會以震撼的方式讓你遺憾:生命誠可貴,讓你學會渴望一個健康的身體,學會珍惜僅有的生命時光卻得不到,這也是死亡的意義。
這些老祖宗留下的話,是不是都很有道理?這些可都是千百年總結下來的經驗和教訓,極具有實用性。
很多人也是通過學習老祖宗的智慧,解決現世的難題。但是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文化流派眾多,想要學習老祖宗智慧,又該從何下手呢?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曾國藩身上一窺端倪,曾國藩之所以能從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一路官升10級做到武英殿大學士,靠的就是"智慧"二字。而他獲得智慧的方式也很奇怪,居然是日夜捧讀《智囊全集》。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智囊全集》由明代大才子馮夢龍編著,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這本"奇書"到底有多厲害?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可見,如果有一本書能讓你英明睿智,那麼智庫全集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難怪有人評論這本書:十有八九向你學習,你就能安居樂業,趨利避害。
這本書記載了什麼?
《智囊全集》一書的目的在於"增智",圍繞"智慧"這一主題,以講故事的方法,從為官、理政、戰謀、女智、雜智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事例鮮活,觀點清晰,值得一讀。
比如其中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郭純。他頗有心機,趁著母親去世,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烏鴉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在當時"烏鴉反哺"是孝心的象徵,郭純就專門準備了烏鴉愛吃的食物,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撒在地上,把一群烏鴉吸引過來,幾次下來,這群烏鴉就被訓練成了郭純的烏鴉。
等有人在場的時候,郭純就不撒糧食。但是烏鴉一聽他開始哭就像聽了口哨一樣,紛紛飛來,鄉親們都不知情就被他的"孝順"深深感動了,耳口相傳,很快官府人就過了給他立了孝子牌坊。
這個故事就講了市井小人的惡聰明。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75元,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