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女孩」成團寵:感謝父母做我的「配角」

2020-08-23 家長慕課平臺

「高考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北大考古」......近日,這一系列關鍵詞令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在網上火了。


鍾芳蓉是湖南耒陽一名留守高中生,於今年高考取得676的高分之後,出於對考古學的喜愛,報考了北大考古系。這本應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夢想成真,前途坦蕩,但消息一出,反而成為了網友群嘲的對象。


網友們化身「雲監護人」,在自身沒有經驗的情況下,紛紛「獻言獻策」,批判考古專業就業前景差,或是窮人家的孩子應該選「錢景」好的行業。



在如此聲勢浩大的「討伐」之下,各考古人共同出面,拋出「歡迎來此工作」的橄欖枝,送出眾多考古大禮包,用光明的就業前景和珍惜態度,打了一眾網友的臉,同時還把「考古女孩」寵成了團寵!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賀禮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賀禮


有網友羨慕道,「郭襄過生日也不過如此了吧」。如今,鍾同學已經做好踏入北大考古系好好學習的準備,從堅定報考考古專業,到被群嘲,再到成為團寵對象,不得不說,鼎力支持的官方們做出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但是這一路上,鍾同學父母的態度和做法,更是鍾同學的強心劑。


1.尊重孩子想法,甘做「配角」


最初鍾芳蓉選擇報考考古專業時父親也不是沒有擔心,專門去問過村裡的大學生,別人都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前景不好,收入也不高。


對於這個相對來說收入不高的家庭來說,金錢並沒有成為父母讓孩子改變志願的原因,鍾同學的父親說,「她對錢的問題看得比較輕,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更開心。」


在鍾同學一路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直很尊重她的意願。中考時鐘芳蓉的成績考得很好,當時有一些學校讓她免費就讀,她沒有接受,因為那些學校的讀書氛圍都沒有自己之前就讀的學校好。



分別為初中小學學歷的鐘同學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定然深知金錢的重要性,在物慾橫流的世界,金錢往往是能夠站得住腳的,但在孩子的人生這條路上,他們並沒有用所謂的「過來人經驗」告訴孩子怎麼做,沒有試圖主宰孩子,而是甘願做孩子的「配角」,因為一切都抵不過孩子一顆真誠熾熱的心。


所以高考填寫志願時,父母也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願。儘其所有的尊重和支持為孩子照亮前進的道路,而這些也成了孩子在面對流言蜚語時,依舊選擇向前衝的武器。


另一位狀元經歷也與此相似。今年刷屏的「最慘高考狀元」白湘菱因為歷史選修等級為B+,無緣清北復交等名校。


多所大學拋出橄欖枝,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她最終選擇了香港大學金融類專業。


面對各位「雲監護人」的挑三揀四,白湘菱的父母卻表現得很平和,「她選哪個都是好學校」。



家長慕課認為,如果把高考分數比作入場券,學校是需要攻克的對手,志願則可以比作武器,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多數孩子或許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在志願這件事情上,更多的是大人給予意見,甚至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難以充分尊重孩子。


但試想,人生漫漫,難道孩子的每一步,父母都能夠為孩子操刀嗎?小到穿衣吃飯,大到結婚生子找工作,孩子不是獨立的個體,更像是父母的傀儡,他們過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而是父母想要的人生。


2.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


陳坤曾經為17歲的兒子陳尊佑寫過一封生日寄語。在寄語中,他將孩子稱為「陳尊佑先生」,在提出兩個祝福願望之後,他說道「請好好地愛自己,尊重你自己」,結尾的落款也是「愛你並尊重你的老爸」。


在「尊重」這件事情上,陳坤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兒子之前最大的夢想就是去NBA,陳坤並沒有認為這是天方夜譚,而是用這個夢想去引導他,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之下,兒子的籃球技術日益增強,多次在比賽中獲得MVP稱號。



陳坤工作繁忙常常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日子長了和孩子的共同語言便減少了。比如兒子喜歡漫畫,他為了理解孩子喜歡漫畫的原因,便看了許多之前自己不喜歡看的漫畫,而不是讓孩子不看漫畫。


正如2014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25周年慶時,陳坤寫下,「希望每一位孩子的父母都能用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意見。」


如今的陳尊佑,成長為一位充滿良善,堅強溫和的優秀的孩子。


大眾熟知的黃磊也是一位將孩子當做獨立個體的好家長。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因參加《爸爸去哪兒》而走入大家視線中,可愛乖巧的外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直到打耳洞,染紫發這些在大部分家長眼中看來是離經叛道的事情,出現在多多身上時,網友們開始質疑「多多學壞了」。



此時黃磊現身說法,他說:「我從未把黃多多當成我的孩子,我允許我女兒打耳洞、染髮、化妝、穿破洞褲,她是一個個體,她有她的人生。」此外,他還給女兒多多寫過一封信:我希望你和自己喜歡的人相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


多多各項樂器比賽、配音活動、話劇活動等成績卓越,不僅沒有像網友所說「學壞了」,而且在家長的尊重之下,得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被束縛,自我而肆意。


3.嘗試放手,風採別樣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指出,一些父母常見的說辭有「這都是為了你好」、「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正因為我這麼愛你」……其實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太害怕失去你,所以我寧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



尤其是孩子步入青春期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家長逐漸感受到自己不被需要,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不如夢想和朋友重要時,管教的想法更甚從前。


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所說,「人之所以努力,就是想讓別人認為需要自己」。但管教孩子這件事,常常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對於家長來說,這是證明自己存在和成就的方式,可對孩子來說,卻丟失了成為自我的權力。


家長慕課認為,人生海海,長路漫漫,家長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所以為何不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主呢?用自己過往的成就和經驗,為孩子的選擇加持,而未來的人生,應該由孩子自己主宰。


或許尊重他們的意願,放手讓他們自己一試,人生又會綻放出別樣煙花呢?

相關焦點

  • 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收到50斤禮物,網友:考古圈的團寵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鍾芳蓉最後選擇的是北大的考古專業,因為她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且深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因此堅定地報考考古專業。二、得到北大與考古界的力挺,成為團寵考古界少有女生,有鍾芳蓉這樣一個成績優秀,面對有選擇的情況,還依然堅定選擇考古專業的女生,一時之間轟動了半個考古界,不少考古研究所、博物館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他們的小師妹,這是對質疑最有力的回擊。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成圈內團寵 校方也回應了
    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省文科第四好成績。她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系,卻被網友質疑「沒錢途」。網友認為,小鐘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農村家庭的孩子應該選擇一個熱門的高薪行業,選擇考古到就業時就會哭泣,註定無法大富大貴。考古就等於窮?
  • 湖南高分女孩報北大考古系被團寵,山東博物館也來送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刷屏了!成為「全村的驕傲」的她,在查得自己676分好成績的同時,做了一個大膽而又慎重的決定——就讀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面對網友對於「考古專業冷門,不容易找到好工作」的質疑,鍾芳蓉認為「跟文物打交道挺有意思」。
  • 「考古界團寵」女孩鍾芳蓉今日入讀北大,本人發聲: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從高分報北大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獲考古圈力挺、收到重達50斤的禮包和樊錦詩來信,再到登上央視,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9月1日,北京大學本科新生開學,被贊為「考古界團寵」的她已入燕園報到。她告訴北京日報記者,自己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專業遭網友質疑,考古=沒「錢」途?
    沒多久就有消息爆出鍾芳蓉同學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留守女孩鍾芳蓉不負父母期待,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本該是個完美的故事,但是就這樣居然有很多網友開始說閒話,說鍾芳蓉不該選考古專業,這個沒「錢」途,要選就選金融和計算機這種賺錢的專業。
  • 值得團寵的不只是「考古女孩」
    東原9月1日,北大迎來3300多名前來報到的2020級本科新生。在新生人群中,有一個戴著黑帽子、留著齊耳短髮,身穿淡藍色襯衣、牛仔褲的女孩,就是此前備受關注的「考古界團寵」鍾芳蓉。接受媒體採訪時,鍾芳蓉表示,希望大學期間能夠潛心學習專業知識,不被外界過多打擾。她還說,接下來最大的心願是去故宮逛逛。
  • 北大回應了,央視發出邀請!考古圈團寵名副其實
    日前,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有聲音質疑考古專業沒「錢途」。不過,對於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她表示希望當一名老師或是在博物館工作。隨後多個省市的考古研究機構向鍾芳蓉送出專業大禮包,鼓勵她篤定信念。有網友評論稱她是「被全國考古寵起來的小女孩」。👇👇👇湖南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 北大女孩就讀考古系沒「錢」途?業界團寵,無需網友「瞎操心」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整個暑假,圍繞在她身上的話題多之又多——「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關注和一系列討論。
  • 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考古圈實力團寵"小師妹"
    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34;途?考古圈實力團寵&34;在今年的高考當中,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榮以676分的成績獲得了湖南省的文科第四名,當地的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報喜,就連整個村的村民們也不禁一起放著鞭炮慶祝,而鍾芳榮也成為了整個村子裡面的驕傲。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北大報到,跟同學結伴而來,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從高分報北大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獲考古圈力挺、收到重達50斤的禮包和樊錦詩來信,再到登上央視,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今天,北京大學本科新生開學,被贊為「考古界團寵」的她已入燕園報到。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 留守女孩堅定報北大考古,被考古圈團寵,是傳承,是希望
    她留守兒童的身份,父母不在身邊,六年級開始寄宿生活,但她獨立自覺自主自律,憑藉努力成就了夢想。努力創造奇蹟,此為其二。她選報了北大考古冷門專業。按照常理,很多人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考慮興趣愛好,專業的前景和往後就業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成圈內團寵,山東博物館也送了一份「厚禮」,看看是什麼
    這位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比較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連日來,考古界大佬和北京大學紛紛為鍾芳蓉送上祝福和禮物,網友稱「簡直是郭襄過生日」,鍾同學已然成為考古圈團寵。新時報記者獲悉,山東博物館也為鍾芳蓉同學送出一份「厚禮」——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一套《文物山東》。
  • 這個被全國考古界團寵的小女孩,樊錦詩給她寫信了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今年高考的優秀高分小姐姐、選擇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鍾芳蓉火了。因為要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網友擔心沒「錢」途,結果引來全國考古界團寵。不僅如此,小姐姐的偶像樊錦詩也給她寫了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8月2日,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選了考古專業當事人在微博發文回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大家好,我是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鐘同學,謝謝大家的關心!
  •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留守女孩本人回應: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感謝考古界老師的鼓勵
    【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留守女孩本人回應: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感謝考古界老師的鼓勵】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網友擔憂專業冷門難就業。對此,考古界大V紛紛對鍾芳蓉表示支持。8月2日,鍾芳蓉本人@契珩 回應說:「沒想到這麼多人對我報考的考古專業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如果有人想學考古,至少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沒有比北大更好的選擇了。鍾同學在採訪中也回應道:「我個人特別喜歡(考古專業),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北大報到:希望找到心靈歸處,不想受到過多關注
    被譽為「考古界團寵」的湖南耒陽女孩鍾芳蓉也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低調完成報到,希望在北大考古找到「心靈歸處」。過去一個多月,「高分報北大考古」的鐘芳蓉度過了不平靜的一夏。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拿到676分的高考成績單,成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 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惹爭議,北大終於回應:整個考古圈寵起來
    近日,湖南耒陽的一名留守女生考入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個專業沒有「錢」途。留守女生選擇考古專業,北大回應了!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高考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成績出來當天,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可謂是「全村的驕傲」了。
  • 「考古界團寵」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已經漫步在北大校園
    祝你學業有成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前幾天她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起前往北京大學報名了第二天前往北京大學報到 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系的決定,被媒體報導之後,迅速引發了熱議,有人對她的選擇不理解,認為考古專業太冷門,沒有前途,有人覺得寒門出身的孩子選擇考古,會因此失去了獲得高收入的機會,考古界的人則爭相表達著對她的支持,多家博物館更是直接給鍾芳蓉寄出了禮物,鍾芳蓉因此被稱為「考古界團寵」。
  • 看了北大考古女孩媽媽說的這句話,瞬間淚目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高考成績發布後,鍾芳蓉決定就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消息一出,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等話題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
  •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北大霸氣回復
    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她說:「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這些考古大佬決定罩她!中國考古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祝你學業有成。未來你就是乘風破浪的考古小姐姐。他們做了一個霸氣的決定,為未來的小師妹送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