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

2020-12-22 詩詞軒

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

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

原創 記者:張桂守

福建省羅源縣霍口畲族鄉福湖畲族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發時常被淹沒,則成為湖,村民為求逢兇化吉,稱之福湖;又說畲族人自廣東遷居此地,為尋求福地,而稱之福湖。福湖是國家級特色村寨和省級生態村、文明村、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精品村、美麗鄉村、旅遊特色村、綠化示範村以及三星級鄉村。

福湖畲族村,石牌坊,單開間,雙坡頂,歇山式。

正面,一副楹聯是原福建省民政廳副廳長藍致和撰、雷珠珠書寫曰:

高辛恩榮賜永福,

盤瓠庇護興金湖。

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因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嚳(kù)高辛氏出生在高辛而得名。

帝嚳(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姬姓,名俊,華夏族。生於高辛,故號高辛氏,黃帝曾孫,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是《山海經》裡天帝帝俊的原型。姬俊的祖父玄囂(少昊)是黃帝元妃嫘祖的長子,父親名叫蟜極。

姬俊5歲時(前2270年)受封為辛侯,15歲(前2260年)輔佐叔父顓頊,前2245年(顓頊78年)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姬俊繼承帝位,成為天下共主,以亳(今河南商丘)為都城,以木德為帝,號高辛氏,當年改元為帝嚳元年。前2245----前2176年在位,深受百姓愛戴。享壽100歲;死後葬於故地高辛,建有帝嚳陵。春秋戰國後,被列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商、周兩朝先祖,帝摯、棄、契、帝堯之父。

盤(盤)瓠[pán hù]:古神話中人名。據《後漢書·南蠻傳》、晉幹寶 《搜神記》等書記載,遠古帝嚳 ( 高辛氏 )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婦人盛於瓠中,覆之以盤,頃化為龍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 。按,《玄中記》作「盤護」。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 帝嚳 以少女妻之。負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

每年「三月三」,福湖畲族村都會舉辦傳統歌會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動,「三月三」這日,福湖村寨畲族青年男女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在岱江邊,乘竹筏於江邊上對歌,縱情歌舞,熱鬧非凡。生長在青山秀水山區的畲族姑娘,明眸皓齒,白晰清麗,少女烏髮上用紅繩子扎繞辮子,圈盤在頭上;已婚婦女則用紅繩子紮成高高隆起的鳳凰頭,又稱鳳髻。她們身著鮮豔的民族服裝,腰扎鳳凰尾腰帶,與金鳳凰媲美,因而保留了較為古老的畲家文化習俗,令遊客目不暇接。

藍氏大院,第四世開基高祖藍玉登,於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建宅在神龜福地背上,土木結構,佔地面積3986m。坐北朝南,三進,面闊五開間,共設房間238間,進深五柱,抬梁、穿鬥式構架,硬山頂。歷經二百四十多年,歲月滄桑,仿佛在告訴人們歷史的悠久。

門亭,上方懸掛「進士」匾額,是清同治四(1865年)年,藍向葵考進第六十一名進士。

大門,兩邊一副楹聯曰:

汝南高閥,

四鄉流芳。

閥:指在某一方面有支配勢力的人物。

這一副楹聯大意:是藍氏始祖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四鄉鎮。

廳堂,抱柱二副楹聯曰:

溯潮州入漳泉,歷代冠裳貽燕翼;

由興化到連羅,累朝簪笏繼蟬聯。

潮州:指廣東省潮州市。

漳泉:漳州、泉州兩市。

冠裳:指官吏的全套禮服。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劉子澄﹞守衡陽日,以冠裳涖事,憲使趙民則嘗紫衫來見。子澄不脫冠裳肅之,民則請免冠裳。 子澄端笏肅容曰:『戒石在前,小臣豈敢。』民則皇恐,退具冠裳以見。」

燕翼:也作燕翼貽謀。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後泛指為後嗣作好打算。

成語舉例:《宋史·樂志九》:「權輿光大,燕翼貽謀。」

興化:福建省莆田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連羅:指連江縣、羅源縣。

簪笏:冠簪與手版,為古代仕宦者所用,故比喻為官貴顯。唐.王勃〈滕王閣序〉:「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唐.白居易〈初除戶曹喜而言志〉詩:「弟兄俱簪笏,新陞嫜衣巾。」

蟬聯:亦作「 蟬連 」。綿延不斷;連續相承。

《史記·陳杞世家》唐司馬貞述贊:「蟬聯血食,豈其苗裔?」

持正蹇直,

彈核觸邪。

蹇直:猶言忠貞耿直。蹇,通「 謇 」。《明史·黃道周傳》:「故輔臣 文震孟 ,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

彈核:指彈劾,是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制度

觸邪:謂辨觸奸邪。古代傳說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觸不正者。《晉書·束晳傳》:「朝養觸邪之獸,庭有指佞之草。」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臣職在觸邪,不勝其憤,謹録奏聞,伏候勑旨。」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幼海議本》:「青瑣初開散御香,掀髯長笑入朝陽,觸邪自信有神羊。」 清 方文 《太湖壽李溉林明府百韻》:「觸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

作者:張桂守 書法楹聯評論家

現任:《書法報》社 福建寧德工作站 站長

《書法導報》社 福建工作站 站長、記者

足跡遊遍名山大川,名勝古蹟。以夢為馬 以汗為泉 不忘初心 不負韶華。拙作及藝術作品散見於《中國楹聯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神州詩書畫報》、《書畫名家報》、《閩東日報》等。

相關焦點

  • 徐州尋訪古村落活動走進拾家大院
    (徐淮網張文一 鑾翠翠訊)7月12日,藝術百家文旅策劃專家團隊和徐州全媒體聯盟組織的尋訪徐州古村落活動舉行第十站,走進徐州鼓樓區拾東村,探訪徐州歷史上名聞遐邇的拾家大院。在拾東村委會舉行的尋訪徐州古村落座談會上,參加活動人員首先聽取了拾東村和拾西村負責人關於拾屯概況的簡介;其次聽取了拾氏宗親後人關於拾家先祖歷史和後代族人發展情況的介紹;文旅專家紀建華、曹學海、楊世明、張文一等和企業家代表王紅、馬山、王洪車先後發言,就拾家大院的歷史地位、文化傳承、保護措施、發展規劃等進行了熱烈的座談交流;
  • 羅源建畲族主題公園和民俗博物館 展示民俗風情
    羅源福湖村  福州新聞網訊 羅源畲族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又邁出重要一步。記者15日從羅源縣獲悉,福州首家畲族主題公園和畲族民俗博物館已落戶羅源福湖。目前,畲族主題公園已完成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下半年將全面興建。  羅源縣是全國有名的畲族聚居區,還保留對歌會客、祭祀祖先等傳統文化習俗,畲家拳法和畲醫藥更是聲名遠播。這裡的畲族傳統服飾、山歌,被列為全國畲族代表性服飾和曲調。
  • 傳統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是什麼
    資料圖:空中鳥瞰福建漳州埭美古村落 王東明 攝中新社福建尤溪12月5日電 題:傳統古村落的「原汁原味」是什麼作者 林春茵 洪新瑜作為紫禁城裡的古建專家清華同衡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傳統村落所所長孫娜也從北京南下,駐紮福建福州周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永泰竹頭寨。中國傳統古村落保護方興未艾。在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下稱中國民協)發起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越來越多知識分子走出書齋,沉浸到「中華大地的肌理」中,搶救和保護古村落。
  • 內江市這5個古村落擬納入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
    11月6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目前已完成公示,其中,內江市有5個古村落擬納入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
  • 走進永州古村落|古韻流淌的澗巖頭村
    走進永州古村落|古韻流淌的澗巖頭村 2020-01-18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寧德,旅遊攻略;古村落必玩景點推薦
    寧德曾為閩越之地,現今未被過分開發,多地依然保留著原始村落的民俗特色,探尋一段閩東獨有記憶。1、推薦理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霍童線獅」,2、開放時間:全天3、門票:免費4、交通:從寧德坐前往霍童的班車5、遊玩時長推薦:1-3小時簡介:霍童溪畔古村落
  • 在古代,被稱為「南蠻」,畲族的少數民族實際上非常偉大
    在新中國建立後,畲族也被命名為畲族,但有一個新的時代特徵釋義,這意味著每一個畲族都有一個小小的領域。浙江麗水景寧畲族自治縣早在公元畲族開始從福建羅源遷移到浙江景寧。景寧畲族自治縣在原來的景寧縣地區成立。
  • 走進山西高平馬村——中國傳統村落東周村
    東周村2016年被評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村中現存的歷史建築3.2萬平方米,分布較為集中,古建築以宗教祭祀場所﹑清代民居為主。北有規模巍峨鐘鼓樓設計精美的仙佛殿,南有禪院,東有文廟、魁星閣、觀音閣,西有無間閣、披頭祖師閣,東周村具有著獨特完整的布局規劃,遺存的明末清初風貌的古院落有:王家大院、趙家大院、李家大院、賈家大院、魏家大院、棋盤大院等,處處保留著古村落的傳統文化風貌。
  • 新春見聞: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旅遊致富
    新春見聞: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旅遊致富   中新社漳州1月30日電 題:古村落 油菜花 福建山重村發展旅遊致富  作者 劉永明  千年古樟樹,百年古村落。
  • 【方志四川•傳統村落】李貴平 ‖ 姜家大院:清代豪宅的百年興衰...
    姜家大院:清代豪宅的百年興衰(上)李貴平 一代代姜家人歷經坎坷,將醇香邊茶運往康藏高原,在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條漢藏商貿往來的崎嶇之路…… 姜家大院,川藏茶馬古道上罕見保存的清代豪宅遺址。 姜家大院位於滎經縣民主后街,最初由明末一徐姓土司修建,清道光年間賣與姜家先祖,幾經改建,成為川藏線名噪一時的「裕興號」茶廠,算下來有170年歷史。「裕國興家」的清代豪宅 滎經,古稱嚴道,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兩條走向世界的千年商道重疊交集,合二為一,這在國內絕無僅有。
  • 浙江225村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全國共有1602個村落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浙江有225個,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最多。從浙江各設區市的分布情況來看,有81個村落入選的麗水居榜首,其次是台州49個、金華29個、杭州21個、衢州18個、溫州11個、紹興9個、寧波4個、湖州2個、舟山1個。
  • 【福建】連城培田村:一座「可談風月」的客家古村落
    但還有一種與福建永定土樓、廣東梅縣客家圍壠屋並稱為客家三大奇葩建築的,是福建連城培田的「九廳十八井」大型磚木民居建築。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培田古村落,由三十幢高堂華屋、二十一座古祠、六家書院、二道跨街牌坊和一條千米古待,構成了緊密有序、錯落有致、布局科學合理的古民居建築群,具有鮮明的明清建築特點。被譽為「民間故宮」、「客家莊園」。
  • ...第九季「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在東陽李宅啟幕
    9月3日下午,東陽市城東街道李宅村鑼鼓喧天,第九季「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活動在這裡精彩啟幕。李宅村宗祠內張燈結彩,來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40名世界優秀青年齊聚一堂,開啟了為期天4的「金華故事」體驗之旅。
  • 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開始申報,符合條件的要抓緊了!
    選址和格局保持傳統特色 村落選址具有傳統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環境條件,與維繫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反映特定歷史文化背景。 村落格局鮮明體現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鮮明體現有代表性的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體格局保存良好。
  • 遺珠遍布人未識 山西與世隔絕千年古村落(全文)
    古村落正以驚人的速度毀壞,有的居民遷居新房,舊房無人理會,很快自然毀壞;有的村民在村裡修建了一些現代形式的新房,破壞了其傳統風貌;更有些古村落在旅遊開發中被人為「掏空」了,成為沒有原住民的「空心村」。即便是已經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情況也不容樂觀。
  • 陽新加大保護仙島湖風景區傳統村落
    據介紹,為保護清潭灣古村落,該村聘請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和藝術學院編制了大田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先後投入300餘萬元對以伍氏宗祠為中心的古民居進行修舊如舊,對古居屋面青瓦、戲臺樓等設施進行了加固維護,對周邊1700米古民居路排水溝渠進行了加固和疏通,實施了路面綠化、亮化工程,對汙水和垃圾進行了全面治理。
  • 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
    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義宏 餘碧波幾百年的古樹、重新修繕錯落有致的泥牆和青瓦建成的土房、歷經歲月洗禮的清中期古建築朱家大院……近日,當記者來到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時梅江古村落約形成於元代以前,現存古建築6處,為清代中期進士朱正南故居,自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以來,梅江村積極作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這座古村落煥發勃勃生機。「梅江村為全縣6個未脫貧村之一,現有貧困人口15戶5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4.31%,努力爭取6月底實現整村脫貧退出。」
  • 平南謝氏宗親圓夢家園五百年歷史西江古村落華麗變身「寶樹金街」
    項目所在地 鎮隆鎮富藏村中團屯是一個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百年以上古建築有70多座,2016年被自治區住建廳、文化廳評定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村莊」。據此打響古鎮鄉村旅遊名片,發揚古代謝氏家族聲望傳統,傳播愛國教育基地,並帶動周邊鄉村共同發展。
  • 福建30個中國傳統村落獲補助,有你家鄉嗎?
    導語 近日、省財政廳、省住建廳發布通知,下達2019年中央傳統村落保護資金9000萬元。今年,我省30個中國傳統村落列入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範圍,每個村補助300萬元。
  • 山西長治潞商後裔守護400年古村落 官民合力「留住鄉愁」
    對此,申氏後人申桂真表示,在時代變遷和人為損毀下,申家二十四院中,保存基本完整的院落還有8處。在400多年的時代演變中,申家大院和周邊古建、民居大體延續下來。因此,2014年,申家大院所在的中村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山西長治郊區古村落延續400年,期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