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7-12-16 14:58 來源:
進入電子報古銀杏
古樹名木,乃鄉村梓裡富庶祥和之瑞也。是樹植於光緒二十五年,公元一九零零年。俞晚清、民國二朝至今,歷風霜,度兵 燹 經災變,逢治世。滿百年而生機蓬勃,其郁郁青青之姿,倔強崢嶸之勢,我市已鮮見矣。銀杏系古洪荒孑遺之珍稀,有活化石美譽,其果葉為療疾愈病之瑰寶。著名僑鄉有此奇樹,實為我市蒼生之幸事,特頒文予保護。全市人民愛此樹推及他樹,種樹護樹。庶幾木茂林盛覆蓋竟陵,造富子子孫孫焉,是為證。
涵碧堂
白龍寺
位於天門市皂市鎮五華山。相傳因白龍寺引水,解救一方生靈。人們在五華山北麓設祭壇以祀,南朝齊武帝肖賾次子竟陵王肖子良,將祭壇改建為佛寺,依壇取名為白龍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將寺院擴建重修,使其擁有前殿、大雄寶殿、後殿、大悲殿、五雲堂,五華清憩、官房、禪堂等建築群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工藝精湛。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龍寺又經幾番裝修,使其「廓隘而宏,易敞而整」,「以為改規,不啻倍蓰」。寺內碑文載道:「棟楹穹窿,撐柱霄漢,丹碧輝煌,晃耀星日」。明文學家李濂留下了詩文「白龍寺倚五華山,寺下長汀抱楚關,上界藤蘿低日月,暮天鐘磬送潺」。有毗鄰古蹟遺址,豐繁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民歌童謠融匯映襯,使白龍古寺亦發文彩燦然。正所謂「 藏修者有清思,登臨者有遺興,憩止者有餘懷。」
世紀初,戎馬頻仍,古剎屢遭戰火,寺院千瘡百孔,毀損殆盡,僅存的前殿和大雄寶殿也只是兩座空宇。
解放後,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門對這座古剎白龍寺十分重視,多次撥款維修,使這座古剎又恢復了當年的風姿,龍脊獸瓦,紅牆朱門,重簷拱鬥,獸鳥嵌扉。歷代建築藝術風格怡然自存,大雄寶殿楹柱二十八根,中柱十字通風,兩米合圍,旁柱斜斷落基,千年不動,炎夏不汗,絲塵不染。侵華日軍為建碉堡妄圖以兩輛汽車系鏈拽而不動,世人稱絕。寺內尚有明代碑碣三通,雖經多年風霜雨雪,文字仍清晰不漫,一九八二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九九三年,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皂市鎮人民政府多方籌資,用兩年的時間再行維修古剎白龍寺殿宇,復修佛像三十二尊。前殿供有彌勒佛、韋馱、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供有如來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善才、龍女、文殊、普賢、十八羅漢。造形各異,弦金繪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院內綠樹成蔭,青竹掛翠,鐘鼓悠悠,風鈴自鳴,一派超凡脫俗之境,不愧為方圓百裡旅遊勝地。
西塔寺
2007年10月18日,湖北省天門西塔寺隆重舉行大雄寶殿落成佛像開光暨祈頌天門市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大法會。湖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黃岡市黃梅五祖寺方丈見忍法師、武漢寶通寺方丈隆醒法師、荊州章華寺方丈心繼法師、武漢歸元寺方丈隆印法師、少林寺二祖庵住持永慧法師、天門寺西塔寺住持心平法師,天門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有關領導陳海洋、胡利平、宋君慧、魏開斌及天門市宗教事務局吳先舫局長等有關方面負責人以及企業界代表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德、各界嘉賓、四眾弟子約六千多人參加了慶典法會。
深秋的天門竟陵城,金風習習,陽光燦爛。西塔寺院彩燈高掛,旗幡招展,鐘鼓齊鳴,彩炮飛紅,香菸嫋嫋,到處人頭攢動。上午10時整,當天門市政協副主席魏開斌宣布慶典開始時,一時數千隻彩鴿齊飛,數十響禮炮齊鳴,花雨繽飛,萬眾歡呼。大典儀式首先展示了臺灣著名的高僧星雲大師為西塔寺題寫的寺名牌匾,同時還展示了臺灣佛光山臺北道場釋妙蓮住持為西塔寺題寫的賀詞「法水長流」;隨後,大會宣讀了臺灣中華東方茶文化藝術學會王淑娟理事長及有關單位和個人發來的賀電。天門市人民正文府副市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宋副市長代表天門市人民政府,並以她個人的名義,對前來光臨指導西塔寺開光大典和大法會的大德高僧及各位領導和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西塔寺的佛門信徒、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她在致辭中說,天門市西塔寺舉行百年以來的盛大佛事活動——為大雄寶殿落成佛像開光,祈頌天門市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大法會。這是天門市佛教的一件盛事,也是全市宗教工作的一件大事。祝福國運昌隆,誦頌社會和諧,祈禱人民安康,保護文化遺產、弘揚佛教文化。可謂因緣殊勝,利益人天,功德無量!
她衷心希望西塔寺在釋心平師傅的主持下,倡導「慈悲濟世、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思想,發揚愛國愛教的精神,弘揚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真正把天門西塔寺建設成為一個弘揚佛法的道場,對外交流的窗口,培養人才的基地,觀光旅遊的勝地。為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安康,為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佛教界應有的貢獻。
見忍法師代表湖北省佛教協會對西塔寺的開光表示祝賀,對並廣大信眾進行了開示。他期望廣大信眾弘法護法,利樂有情,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修習。天門市佛教協會會長、西塔寺住持心平法師在最後致答謝辭。儀式結束後,前來參加大典的大德高僧在西塔寺大雄寶殿內舉行了開光法事活動。
天門西塔寺始建於東漢,歷代為高僧駐錫。晉代由著名的高僧支遁任住持;享譽古今的茶聖陸羽,在唐代開元年間由西塔寺住持智積禪師收養在寺內,留下了千古佳話。唐宋年間,西塔寺為全國著名的叢林之一。太平盛世,西塔寺禪音繞梁,香客雲集,佛光普照;但在明清時期,由於兵荒馬亂,西塔寺漸至毀損,輝煌不再。
進入新世紀以來,天門市委、市政府貫徹執行黨的宗教政策,積極倡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經社會各界賢達、仁義之士諫言獻策,市政府決定重建西塔寺,並成立專班,劃撥專款,廣大信徒及佛門僧眾廣結佛緣,募集繕資,使西塔寺這座千年古剎得以重建,這真是佛之大幸,民之大幸!
陸羽紀念館
在天門市西門外。陸公,即陸羽(733—約804),一名疾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唐代學者。因家貧被棄,為僧積公撫養。好學善思,頗多深造,漸有聲名,一度遷居東岡,號東岡子。後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自稱桑薴翁。與女詩人李秀蘭、僧皎然、皇甫冉友善。唐肅宗詔徵其為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皆辭不就,閉門專事著述。善品茶,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等甚詳,時人奉為「茶神」。1988年於其故居西塔寺遺址修祠。高8。6米,面積207平方米,單簷歇山頂,灰瓦紅牆,門懸匾額,柱掛楹聯,宏偉典雅。內鑄陸羽銅坐像,高2。6米,儒巾、長袍、布履,右手撫膝,左手執杯,頷首微笑,栩栩如生。左右展櫥與東西兩壁,均有陳列展覽對遊人開放。
品茶真跡石碑
三眼井
六角亭
1999年,在嶽口鎮漢江邊重建六角亭(薈真樓),樓高五層,飛簷翹角,雄峻高聳。
東湖陸羽亭
石家河遺址
陸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