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老中考招生政策實行的倒數第2年,市重點自招比例仍為40%左右,零志願15%左右,名額分配15%左右,平行志願30%左右。自招是市重點招生人數最多的一個批次,平行志願位居其次。
而2022年新中考的娃們,市重點的自招比例僅為15%左右,名額分配佔到50%-65%,平行志願為20%-35%,自招比例大大降低。
小編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來解析各個批次的難易程度。
難度最大——自招
如果你的目標是市重點的特色班,自招就非常重要了,因為自招被預錄進入特色班的機會更大。但自招的難度也非常大,這種難度並不僅僅是因為自招考難度明顯高於中考,另外市重點還有明顯的招生傾向。
比如上中和華育,復附和蘭生復旦,大同和立達等等,每年佔了自招預錄的大部分生源。按這幾年的情況,在公開自招考前,高中早已圈定了一部分集團內初中的學生。
因此,在實際自招過程中,部分學校會有優勢,而沒有「爸爸」的初中學校就會吃虧。所以在歷年的自招預錄生源分布裡,和嫡系初中關係密切的高中學校預錄生源就會非常集中,比如19年上中自招招生計劃共235人,華育有109人被預錄。
而在新中考招生政策改變後,自招招生計劃僅佔到市重點招生人數的15%,取消了推優僅剩自薦,小編猜測自招的難度會有所提升,招收的那部分學生也會是學校裡最為頂尖的那批生源。
招生人數少,分數高——零志願
在老中考裡每所高中都要拿出15%左右的名額給零志願,然而各區能夠分到的零志願數量是有限的。
大家注意,零志願不是市重點向所有區平均發出名額,而是有所篩選的。按這幾年來看,除了四校以及四校分校發放給本區的零志願比較多外,市重點給外區的零志願招生計劃一般不超過10人,分數線也比學校在本區的平行志願分數線要高。
舉個例子,2019年格致在黃浦的平行志願分數線為583分,而格致在其他區的零志願招生人數以及分數線為:
分數高的主要原因是名額很少,往往就1個,2個,那麼自然分數線水漲船高。
而在新中考裡,零志願就相當於「名額分配到區」,佔了市重點招生人數的15%-19.5%,相對而言招生人數比老中考稍多。而新中考的招生計劃到底如何分給各個區,現在還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主要的招生渠道之一——平行志願
平行志願的錄取難度是根據不同區來的,其原因是因為各區市重點高中資源分布不均。市重點數量多的的區分數線比較低,民辦初中較弱的區分數也會低一點。
但是,各區頭牌高中整體分數要求都會高一些,基本都在580分以上。
菜中的機遇——名額分配
名額分配屬於校內競爭,而且從近年情況來看每所學校能夠得到的名額都比較少,一般都在5個以下,每個初中每年能夠拿到的高中學校還不一樣,有運氣的成分存在。名額分配對於好學校的學生而言僅僅是多一個志願選擇,而對於菜中的優等生而言這就是極大的機會了。
當然,名額分配也存在問題,有些學校的尖子生到了優質高中可能只能做差生了,歷年各所初中的名額分配分數線差異也比較大。小編截取了19年徐匯區部分學校的名額分配分數線:
可以看到19年有學生558.5分就能進位育,而19年位育在徐匯的平行志願分數線為585.5分,相差了整整27分。
而在新中考裡,「名額分配到校」類似於老中考裡的「名額分配」,市重點高中給到「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就2020年之前入學的初中生來說是公辦初中)35%-45.5%的招生名額,比老中考裡僅有15%的名額分配機會增加了很多,菜中的尖子生有更多機會低分進入市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