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小編整理中元節的由來起源,以及中元節的別名等。
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我國的中元節,這個節日與其他節日相比多了一些恐怖的色彩,因為在民間人們又把中元節稱作是鬼節。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
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
中元節的傳統習俗
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裡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相傳,農曆的七月初一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後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
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 ,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蓮於農曆七月十五用孟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孟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中元節的傳統禁忌
中元節禁忌-夜遊
八字弱的人在鬼節這一天千萬不要夜遊,因為這一天鬼門關大開 ,幽魂孤鬼都出來遊蕩,如果讓他看到了陰氣沉重的你,說不定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將你邀請回家做客。
中元節禁忌-非特定場臺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鬼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在鬼節這一天大多數人們都會提前為路過的鬼己弟燒些紙錢,然後等到隔天再來收拾殘局。
因此,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鬼兄弟,通常都會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千萬不可以非特定場合時間燒冥紙。
中元節禁忌-喊名字
如果不得已在鬼節當天晚上還在外面的朋友要小心了,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鬼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中元節禁忌-晚上拍照
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鬼節這一天在家對著鏡子自拍更是危險,因為鬼兄弟很有可能會從鏡子裡面出來。
雖然現在已經是21世紀,已經不在相信鬼神傳說,但為了將具有中國民間傳統特色的節日延續下去,可以多了解一些關於中元節、七月半的相關內容。以上就是關於中元節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