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我國的中元節,這個節日與其他節日相比多了一些恐怖的色彩,因為在民間人們又把中元節稱作是鬼節。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少數地區也叫亡人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
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
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裡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相傳,農曆的七月初一鬼門大開,閻羅王特許陰間的鬼魂會回到陽間接受後人的祭,而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會飄蕩在人間尋找食物。民間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節期間祖先會返回陽間的家中看望子孫後代。因此,民間會在中元節,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
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 ,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蓮於農曆七月十五用孟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孟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