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習心得分享
根據眾多網友的反饋,絕大多數人希望能夠掌握好英語口語。依我之見,要想說好英語,先得正音。我設立此微信公眾號與在荔枝微課平臺上開課,基本出發點是幫助幾位朋友糾正英語發音,在此基礎上用英語進行交流,從而達到提高英語之目的。
從本公眾號初始追隨到現在的粉絲都知道:我並非師範出身,當了二十年大學的英語老師實屬陰差陽錯,與我的理想相距甚遠。我對學比教有更大的興趣。從實際效果來看,我對英語的掌握比多數學習者要好一些。前幾天我院的英籍副院長還對別人說: 「In the command of English, Ben is one in a million.」 現在我基本可以做到英語得心應手,而且多門外語也可以朗朗上口。因此,有些粉絲非常納悶和難以置信:我們學英語都這麼難,您居然幾門外語都能講!學習者很想了解學習秘訣,家長們希望我能教他們的孩子。
通過與網友的互動以及近來的網課實踐,我感覺到:在漢語的生活環境裡,若想英語遊刃有餘,關鍵在於是否主動自覺學習,就是英語裡的motivation。
回想我的中學時代,社會大環境並不有利於學習外語,書店裡連本英語原著都沒有,客觀條件不如解放前。在那種非常不理想的條件下,我只有靠課堂學、課後聽廣播和磁帶、見到英文詞就努力去記憶;實在沒什麼材料可學,就把每篇課文朗讀一百遍!上了大學,可讀的外文書報極大豐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爆炸,英文名著更是浩若煙海。擁有如此充足的英文信息來源,還有很多人仍然不去主動學習,居然有人學了一兩年英語還不知道cell phone是什麼,實在令我無語。
手機,現在是人手一兩臺隨身攜帶。除了phone,學習者總該知道還有handphone、cell phone、mobile phone這幾種說法吧。實在沒學過,在英語對話中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曾經桂林旅遊學院有位來留學的越南小夥子,半年的時間裡就從漢語零基礎達到聽說準確的程度,普通話發音特別好。與他說話,除了語速慢一點,幾乎難以分辨出他不是中國人。我問他是怎麼學的,他笑了笑:「我主要靠猜。如果別人對我講漢語,我就努力猜他說的意思。越語與漢語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詞,我經常能夠猜對。猜對得越多,我就越興奮,就更想多多練習。」
這位越南小夥子所說的「猜」,與我們在外語教學中常談的「聯想(association)」比較接近。學習英語,當然與學越南語很不一樣,但仍然有類似辦法可以提高效率。比如,歐美人擴大本族語的詞彙,一是靠詞根、二是靠語境(詞彙出現在語言環境中)。對於我們這些英語學習者,適當了解英語的詞根,可以舉一反三地迅速掌握大量相關詞彙。我的英語詞根知識還算豐富,每當我在聽力與閱讀中碰到新詞,便於心中暗暗讀讀,琢磨一下發音、字母構成、詞根詞綴結構,能夠相當準確地「猜」出詞意並長久記憶。雖然我不介意查詞典,但與很多學習者相比,我查詞典的頻率不高。有了強大的英語和法語基礎,再學西語、意語、葡語就勢如破竹。
僅靠課堂教學,不要指望能夠掌握好一門外語。沒有課堂教學,只要自己主動努力,照樣可以自學成才。但是,我仍然鼓勵大中學生好好利用課堂教學、走向社會的成年人最好工作之餘報班學習,因為普通人的惰性很大,好逸惡勞是天性;正規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習進度、提高互動交流的機會;遇到好老師和好同學更是極大的幸事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