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肖楊 實習生 隗薇 通訊員 李維波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教師節前夕,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在2020年「尋訪荊楚好老師」大型公益活動中獲評「荊楚好老師」;武漢市武鋼三中化學老師萬長江獲評「荊楚教育名家」。
巍巍青山,鋼鐵脊梁。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中,武漢市青山區教育人迎難而上,初心如磐,竭盡全力打好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停課不停學攻堅戰、復學複課保衛戰這三場硬仗。其中更有一支「好樣的工作隊」——青教突擊隊,聞令而動,迎難而上,疫情在哪裡,就讓黨旗在哪裡高高飄揚!
從左開始依次為吳洪俊、馮安明、王晶、杜榮、華雨辰、汪夢穎、張玲、餘婧、王家太、葉琳老師
全能志願者
快樂的螺絲釘
作為「好樣的工作隊」——青教突擊隊隊長、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80多天。先後從事接送醫生護士上下班、配合交警測量來往車輛人員體溫、裝卸和搬運物資,以及在青山方艙醫院擔任播音員等志願服務工作。
疫情隔離期間,她帶領花兒合唱團 「雲合唱」,用天籟童音傳遞溫暖,《高考版mojito》視頻成為「全網爆款」,僅僅兩天點擊量超過一億。
她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疫情防控最美志願者,被廣譽為「最美教師」「武漢戰疫全能志願者」,成為許多年輕人心中的榜樣。
擺渡風之舟
讓孩子們活成一束光
鋼城十七小語文教師餘婧,曾獲青山區道德模範、首屆江城十大我身邊的好老師、武漢市教育教學創新能手、武漢市最美志願者等稱號。
三尺講臺,她是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抗疫戰場,她是無怨無悔的志願先鋒。疫情期間,餘老師第一時間報名當志願者,並為湖北省十一萬班主任錄製過線上培訓課程,該課程在疫情期間被教育部收錄並向全國推廣。
她帶著班級孩子堅持寫了40萬字抗疫日記並結集成冊迎來武漢解封。孩子們的日記成為逆行英雄的活檔案,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好評,被湖北省博物館和中國教師博物館永久收藏,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國家領導人顧秀蓮親自為孩子們題寫書名。
發熱快遞使命必達
群眾需要時義不容辭
青山小學校長馮安明,自疫情暴發以來,他第一時間投入抗疫工作,多次參與下沉社區、建設方艙、搬運防疫物資、二七長江大橋上測溫值勤等抗疫工作。
2月中旬,青山區委防疫指揮部緊急招募接送發熱病人的志願者司機,他挺身而出,報名請戰,全天在工人村、白玉山、八吉府、武東街道接送新冠確診、疑似發熱病人。從清晨到夜晚,從寒冬到立夏,從未休息過一天。
馮安明說:「我每接送一位病人,就帶給他們一個希望。」疫情期間的「發熱快遞」, 高考時期的「送考快遞」……在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馮安明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方艙醫院直播上課
有堅守哪裡都是講臺
吉林街小學英語高級教師杜榮,曾獲武漢市「百優教學能手」「高效課堂建設工程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月初,杜老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持續高熱13天的情況下,為了不讓孩子們擔心,她堅持給兩個年級學生直播上課。2月15日,杜老師被送到青山方艙醫院進行隔離治療。臨行前她決定帶上課本,到方艙醫院繼續直播授課。
在方艙醫院,杜老師還成為一名方艙志願者,承擔心理疏導工作,向周圍人傳遞健康陽光的積極心態。
「鐵娘子」勇挑重任
唱歌鼓勵高三學生
武鋼三中59歲的英語老師張玲,疫情期間率先報名回校分揀試卷,高三複課後,又堅守在高考衝刺一線。
作為武鋼三中外語組教研組長,青山區學科帶頭人,在疫情期教學中,張老師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僅要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耐心輔導,還要關注整個高三英語備課組的教學,並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指導。她自己帶的高分班,成績一直穩居年級第一,英語學科均分曾高達136分。復學第一課,她改編了《鬥牛士之歌》,錄製好自彈自唱的視頻,在課堂上給孩子們播放。
當代教育的創新者
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武漢市四十九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王家太,曾獲青山好人,武漢市時代楷模,是武漢市學科帶頭人。
作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王家太老師創新教育載體,開發校本課程,在校園創辦「新楓學生模擬公司」、無人超市、綠色驛站等,打造生物學科主體間性智慧課堂。去年1月,市四十九中學被人民教育出版社授予「普通高中生物學科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學生實驗操作照片作為教材插圖收錄在人教社新版生物教材。
疫情期間,他挺身而出,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人,還主動承擔學校網絡教學服務工作,「堅守高考陣地,社區也是我的戰場!」
不讓務工人員子弟
居家學習掉隊
吳洪俊是白玉山中學電教主任,數學、計算機教師。
2014年,吳洪俊剛到相對邊遠的鋼城七中工作,發現進城務工人員子弟,普遍基礎較差。他主動提出,每天下班後他多留一個小時,給願意參加的孩子免費補習。這一舉動他堅持了六年。假期裡,為了不讓孩子的學習掉隊,他專門開設線上課程,指導學生學習,這一方式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白天,他是志願者,「方艙醫院」、社區都留下他工作的身影。晚上,還不忘給學生輔導。停課不停學,他作為學校電教主任,為學校建設「空中課堂」新平臺投入大量精力。
架起愛心之橋
凝聚漢水瀟湘
汪夢穎,鋼花小學教工團支部書記。疫情期間,在完成「空中課堂」教學工作之餘,她主動報名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管理社區微信群、登記居民信息等。
在物資緊缺的疫情初期,她主動聯繫湖南親友,打通了湖南瀏陽至青山區的捐贈渠道,在「兩湖」之間架起了愛心之橋,凝聚漢水瀟湘。
她寫下的一篇致湖南人民的感謝信,在湖南、湖北兩地引發熱烈反響,後被湖南省委宣傳部收錄至「瀟湘抗疫家書」中。今年5月,汪夢穎老師被評為「武漢市優秀共青團員」,所帶領的鋼花小學教工團支部獲「青山區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
師者如父顯情懷
大疫當前有擔當
葉琳,市四十九初中高級教師,市「百優班主任」。
疫情來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葉琳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青山區教育局的突擊隊,到北湖高速公路收費站夜班值守,測量來往車輛司乘人員體溫,他又加入了青山區機關幹部志願者突擊隊,先後多次騎單車火速趕往救援物資搬運現場。
作為初三年級的班主任、語文教師,他在承擔志願者任務的同時,每天還得研究如何發動家長、學生共同抗疫,如何使直播上課效果更好,堅持作業全批全改。在災難面前,葉老師用忙碌的步伐、溫情的守候展現了師者的情懷與擔當,親切地被學生稱為「葉叔」。
90後一肩挑起
社區菜籃子工程
王晶,青山區第一幼兒園教師、班主任。疫情期間,她主動報名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並主動承擔起了社區菜籃子工程,負責封控期間為2830戶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資保障。面對居民的不理解,她組建了宣傳小組,把志願者的日常拍成視頻,發到社區群,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居民;為了豐富居民疫情期間的文化生活,她在社區開展「宅家廚藝秀」、手繪「與子同袍」文化衫、歡送援漢醫療隊等活動。
她用90後特有的勇氣與堅毅、樂觀與活力應對各種難題挑戰,她在抗疫日誌中寫道:「在志願服務的55天裡,經歷了人生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幫居民理髮;第一次深夜爬樓統計獨居、孤寡人員信息;第一次給高考學子送愛心;第一次下貨2萬斤;第一次忍受著各種委屈,仍毫無怨言堅持著做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