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什麼衝繩百姓會大量死亡?

2020-12-23 袁載譽

1945年4月1日,為了儘快結束太平洋戰爭,美國決定向日本本土發動進攻,迫使日本投降。而他們的首要目標,即日本本土最南邊的衝繩。

進攻衝繩的計劃,在美軍內部的名稱叫「冰山行動」,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親自操刀制定,計劃集中約54.8萬人的海軍和陸軍部隊完成佔領衝繩的目標。

同時從軍備上來說,這次進攻的美軍也奢華到了極點,擁有航空母艦36艘、戰列艦22艘、艦載機2108架作為火力支援。

而此時日本方面,衝繩島陸地的守軍只有牛島陸軍中將的約10萬人組成的第32軍,海上、空中則都只能依託自殺性攻擊進行騷擾。

因而在美軍形成的幾乎完全壓倒性優勢面前,日本守將牛島陸軍中將選擇了「揚長避短」。即不學隆美爾在諾曼第登陸戰之後,全力爭奪海灘的計劃,選擇主動放棄衝繩的海灘,讓美軍得以輕鬆進入衝繩境內。

然後依託對當地地形的熟悉,修建鋸齒形狀的層層防禦措施,讓美國陸軍在進入衝繩之後,無時無刻不被「發現」,仿佛被拖進了一個高速旋轉的齒輪。

由於距離的原因,美國軍艦無法為上衝繩的美國士兵提供快速的火力支援,同時天上的美國戰機,在衝繩島一片叢林之中,難以發揮最大作用,扔空炸彈是為常態。

然而雖然日本在衝繩的防禦戰時,一度拖住美軍,讓其難以繼續進攻,然而美軍始終是在兵力、軍備上佔據絕對優勢,6月21日美軍佔領衝繩全境。但是損失上也確實讓人痛心,美國傷亡高達了7萬人。

相對的日本這邊更高,除了有11萬人的士兵損失,衝繩百姓為此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完全統計超過10萬人在戰爭中死亡。

至於為什麼有如此多的衝繩百姓付出了生命?核心原因莫過於日本在得知美國進攻之後,在本土執行了嚴苛的「玉碎」指令,即所有的日本百姓,理應為了天皇戰鬥在最後一刻。

在這個指令的要求下,日軍宣傳機器,先是營造美軍來了就會燒殺搶掠,讓百姓恐懼美軍的存在,提高他們打擊美軍進攻的雄心。然後將大量年輕力量編入軍隊,讓他們為抵抗軍隊的後勤負責,以及協助打擊美軍。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女學生構造的「山丹部隊」、師範學校學生組建的「鐵血勤皇隊」,他們都要求為了所謂的天皇,戰鬥在死亡的最後一刻。

同時除了要求勞動力入伍、用宣傳加深當地老百姓的恐懼之外,日本為了讓美國人在衝繩得不到任何補給,要求老百姓集體自殺,若不執行自殺,被巡查的日本官兵得知,往往會遭到被動的「自殺」。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衝繩戰鬥爆發之後,約2萬日本人被活活悶死在地道中,而前文提到的「鐵血勤皇隊」,成型的時候約有1780名少年,戰鬥結束之後其中一半以上約890人喪身。

作者推薦:蘇聯經濟不佔優勢,憑什麼跟美國爭霸?

相關焦點

  • 衝繩戰役:被逼迫集體自戕的日本百姓
    ——衝繩平和祈念資料館展覽結束語寫道  8月,進入日本的夏休時間,84歲的大城藤六會定期到位於衝繩摩文仁丘的平和祈念公園,給夏休期間的孩子們講課。  孩子們忽閃著眼睛,聽眼前鬚髮皆白的老爺爺講久遠的故事,戰爭、流血、死亡。  摩文仁丘位於衝繩島最南部,是衝繩戰役最大也是最後的激戰場。
  • 衝繩戰役,為何日軍要島民集體自殺?9.4萬平民死亡真相令人驚嘆
    這場二戰中最後一次大型戰役異常慘烈,約有20萬人喪生,包括1.2萬名美軍、9.4萬名日軍和9.4萬衝繩平民,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平民的死亡大多是日軍屠殺或者被強迫自殺,而不是死於美軍的炮火之下!那麼為什麼日軍要屠殺自己國家的平民呢?首先要從衝繩島的歷史說起,衝繩的前身是琉球,在明清時代一直是中國的屬國。
  • 衝繩百姓處境悲慘,日本為何如此對待自己人民
    上個周一日本出動了大量橡皮艇對衝繩實施了警戒,根本不顧1200萬衝繩日本百姓的沖天怒火,悍然填海,建設邊野古美軍基地。前往警戒的日本警察全副武裝了橡皮子彈,準備用暴力應對衝繩人民的反對。衝繩人對美軍的不滿由來已久,駐日美軍7成基地都建設在衝繩縣,為了保障美軍的軍事安全,衝繩的工商業發展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在日本半個世紀的富足國情下,衝繩的人均收入水平始終不如俄羅斯。
  • 二戰期間, 被日軍屠殺及被日軍強迫而自殺的衝繩居民知多少?
    這百多個群島從南到北綿延1300公裡,像一條繩子般,當海浪衝來,就像衝著繩子,「衝繩」之名由此而來。衝繩島是琉球群島中的第一大島,面積1200平方公裡。它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休閒勝地,這裡常年氣候溫暖、空氣清新,為碧綠的海水所環抱,因而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
  • 看二戰衝繩,日軍殺了多少琉球「同胞」
    電影的主題是美軍,自然不會涉及衝繩平民。如果回到歷史中,看衝繩平民的遭遇,甚至會讓人覺得,衝繩可能還是被美國人統治好些。 根據《衝繩戰中的女子學生隊》所載,當時衝繩共有10支女中學生隊,共554人參加軍隊,死亡270人。
  • 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題/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為什麼送到衝繩會和日本政府關係變得複雜,難道衝繩作為一個日本小島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嗎?
  • 揭秘二戰日裔美軍:一人用衝繩方言喊話救3000人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 《今日美國報》網站6月22日發表題為《衝繩戰役結束70年:士兵用語言拯救生命》的文章,作者為柯克·斯皮策,全文編譯如下:1945年4月,21歲的比嘉武二郎登上衝繩島,當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將在二戰最恐怖的戰役中發揮關鍵作用。
  • 二戰後,美軍為何非得賴在衝繩屯兵?專家:把地圖放大再看看
    在這5萬中,有超過一半的軍隊駐紮在衝繩地區,衝繩地區遠離日本本土,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如同《後漢書·竇融傳》中所言:「舉足左右,便有輕重。」那麼,為什麼美軍要將衝繩看得如此重要呢?這個問題要從二戰談起,1945年,盟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從當年3月開始,美軍先後動用了54萬大軍奪取衝繩地區。
  • 為什麼衝繩人會被日本其他地區的人歧視
    衝繩原名為琉球,是在明治政府成立後第四年,即1872年才被合併的,而7年後再改名為衝繩縣,正式成為日本帝國下的一個縣。衝繩只是琉球的一部分,並不代表整個琉球。除了衝繩縣,琉球王國的範圍還包括現在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也就是北琉球地區。
  • 最新史料證明:二戰時日本向三灶島派出衝繩移民團
    最新史料證明:二戰時日本向三灶島派出衝繩移民團 2015-03-26 13:27:55  今年1月17日,團隊成員第四次前往香港調研過程中,香港愛國人士提供了一份日文版的日本衝繩縣名護市史。調研團隊歷時兩個月,聘請日文專業人士將其全文翻譯。正是在名護市史中,調研團隊發現了七十多年前的衝繩三灶島移民團信息。據了解,二戰期間,整個華南地區,只有在珠海三灶島,日本政府派出過農業移民團,因為三灶島與日本衝繩島氣候相近。
  • 世界媒體關注衝繩首裡城大火 文化遺產防火警鐘再次敲響
    來源:環球時報事發現場(日本電視臺)【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任重】衝繩的首裡城落入熊熊火海,濃煙籠罩黎明前的夜空。10月31日早上,日本和全球的新聞電視臺都在播出這一沉痛畫面。著名的世界遺產首裡城深夜起火,化作灰燼,人們驚愕之餘,流淚觀望,無限惋惜。
  • 二戰後的衝繩「歡樂街」,一個令日本人倍感屈辱的地方
    二戰後期,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自此落下帷幕。衝繩作為美軍傷亡最多的區域,因其重要的戰略意義,自此成為美軍的佔領地。50年代,「歡樂街」已經形成規模,衝繩八重島的前宜野灣村長兼衝繩島公安委員桃原龜郎,在日記中感慨道:「成千上萬的『潘潘女郎』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她們為了日本民眾而犧牲,老鴇和龜公們如同惡鬼一般束縛著她們。這世道,或可說是衝繩的縮影吧,又或者應該說是殖民地化的一種現象。
  • 二戰中,英國空軍為什麼要大量投放鋁箔條
    二戰中,也即1943年7月24日,英國空軍第一編隊的「蚊式」戰鬥轟炸機飛到了德軍戰地附近的上空,像天女散花一樣投放下大量銀光閃閃的東西。這些東西既不是炸藥,也不是炮彈,而是一種鋁箔條,不要小看這種看似無用的鋁箔條,因為,正是它們幫助英國空軍摧毀了德軍的地面雷達,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末期,美國為什麼把原子彈投在廣島長崎,沒有投在東京?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快結束的時候,為了督促日本法西斯主義趕快投降,所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造成了極大的毀破壞力,日本在這兩個城市有數10萬人死亡。原子彈武器威力如此之大,以至於日本最後也完全無可奈何,最後只能夠向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投降。
  • 衝繩為什麼總跟東京唱反調
    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衝繩很可能會要求恢復自主裁決權,與日本本土之間的政治及情感紐帶也會逐漸弱化,進而向東京提出異議,直接對美國做工作並訴諸國際組織——我通過採訪推測出這種可能性。有關衝繩的所謂「地位未定論」、「琉球獨立論」等主張,作為個人我不大讚同。但我覺得,在衝繩這片土地上,日本人對於諸如此類的衝繩主權問題和歷史問題,應該非常慎重、認真地去處理。
  • 琉球群島缺失主權歸屬背後,隱含衝繩人的血淚與未來
    二戰後,衝繩因其戰略地理位置,一直在美日手中流轉,卻鮮有存在感,並時常遭遇惡性事件。1995年美軍強暴小女孩之行,只是衝繩平民遭受戕害冰山一角,以致許多當地人只認同自己是衝繩人,而非日本人,乃至與日本政府關係相當不睦。
  • 琉球原來是個獨立王國,為什麼二戰後卻不能獨立呢?
    二戰後,按照《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確定了日本只擁有本土四島及其周邊島嶼,其他的都不在屬於日本名下,都應該歸還他國或者獨立。那麼既然琉球原來是個獨立王國,為什麼二戰後卻不能獨立呢?其實琉球亡國後,琉球人的復國運動就沒有停止過,當時還有大量的琉球人流亡到了中國,請求大清幫忙。
  • 二戰時,日本軍隊為什麼會如此強悍?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
    日本軍人這種殘忍不僅僅是對於敵人,在瀕臨絕境的時候,往往會做出非常極端的事情,比如,切腹自殺、自殺式襲擊等等都是影視劇中常常會看到的。那麼,現實中,日本軍人在戰爭中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會不會也和影視劇中表現的一樣,不畏生死、悍勇殺敵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筆者特意翻閱了二戰時期中關於日本軍人的歷史。
  • 凌劍豪:衝繩人未把中國視為安全威脅
    儘管希拉蕊稱該計劃將加強日本防衛能力,有助執行人道援助及救災,但巖國居民及衝繩人的心情複雜得多。對巖國市而言,魚鷹的問題在於其穩定性。據日美早前發表的計劃,魚鷹將長駐普天間,但會在日本領土展開低空訓練,影響日本民眾。特別是魚鷹安全記錄欠佳,過去二十年來曾發生八次墜機意外。對衝繩人而言,美國駐軍問題更複雜,涉及二戰後的民族創傷。
  • 衝繩戰役中,鋼鋸嶺的懸崖上為何有一張繩網?日軍故意留的
    電影《血戰鋼鋸嶺》實際上是以衝繩戰役為背景拍攝的。熟知軍史的人們清楚,衝繩戰役歷時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坦克372輛;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為什麼必須拿下衝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