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傑的韓信,少年時聽信算命瞎子一句話,做這件事人神共憤

2020-12-23 Mrhell

作為漢初三傑,大將軍韓信可以說是左右了當時的政治局勢。正是因為他投奔了劉邦,最終在垓下逼的西楚霸王項羽自刎,成就了劉邦的漢朝霸業,最終得以一統江山。

雖然在軍事上的成就卓然,但是韓信在道德上卻有抹不去的汙點。韓信家境貧寒,從小跟著寡母生活,母親身體不好,於是幼年韓信經常依靠鄰居大媽的施捨勉強度日。

隨著年紀漸長,韓信逐漸長成了一個青壯年,到了建功立業的年紀,但是卻沒有人願意聘用他,生活十分不順。有一天,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從韓信家門口路過,敲響了韓信的家門,討要一碗水喝。

韓信將水端給他之後,這個老人對韓信說自己是個算命術士,相中了一塊風水寶地,為了感激韓信施水之恩,將這塊寶地的位置指給韓信。只要將親眷家人埋到這個寶穴,韓信的仕途將會先苦後甜,逐漸一帆風順。

韓信剛開始自然是不相信的,但是卻因為在事業上屢遭挫折,逐漸打起了這塊寶地的主意。家中的老母親身體是更加不好了,甚至連下床都很困難。於是韓信一狠心,將母親背到算命老道指的寶穴的位置,將她活埋了。事後不久韓信就決定離開家鄉遠去從軍,因此開啟了自己不普通的一生。

韓信最初並不是劉邦的部下,最開始他為自己選定的明主是項羽。項羽家族世世代代都為勇猛大將,自小家境優渥,跟隨叔父項梁之後更是在軍中擔任要職。反觀韓信,起初只是一屆平頭百姓,甚至在面對屠夫的挑釁的時候,還能忍受胯下之辱,這點項羽是完全不能欣賞的。

韓信認為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項羽覺得男子漢就要頂天立地,並且徹底貫徹了這一點,兵敗垓下之後項羽沒有選擇橫渡烏江自保以期後事,而是毅然決然的自刎。因為性格上的不和,韓信在項羽軍中一直只擔任一個普通士兵,得不到重用。因此,韓信離開了項羽,轉投了劉邦。

在劉邦軍中,韓信的才能也一直得不到施展,最後因為與當時的丞相蕭何交好,蕭何對劉邦大力舉薦韓信,韓信才得到了重用,迅速幫助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展露鋒芒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屢立奇功,成為劉邦帳下第一猛將。

但是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歷代開國皇帝的功臣下場都不會很好,韓信也不例外。在沒有了項羽這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之後,和平年代的漢朝,韓信的存在就顯得很突兀了。

當時韓信是漢朝軍功第一人,劉邦忌憚他的才能,屢屢消弱他的兵權,並且在朝中也不再對韓信委以重任,最終使得韓信心生警惕,他甚至在朝中公開逼迫劉邦,讓劉邦發誓絕不對殺害自己,這反而更加引起劉邦的殺心。於是劉邦找到蕭何出主意,蕭何便假傳聖旨邀韓信入宮。

韓信入宮之後,不見劉邦,反而是呂后帶著幾個宮女出來召見他,見都是女流之輩,韓信沒有懷疑。結果趁著韓信放鬆警惕之時,突然從宮中各處衝出來幾十個宮女,每一個都手持棍棒刀戟,事出突然韓信還沒來得及反抗,就這樣死在了亂棍之下。

韓信死後,有人評價他的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可以說是十分的貼切了。

相關焦點

  •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被除掉
    不僅如此,項羽兵敗之後,他的舊部鍾離眛一直被通緝,走投無路,因為他和韓信關係不錯,就投奔了他,被韓信窩藏在軍營中,結果被人告發,鍾離昧自殺。韓信窩藏敵方大將,他的眼裡還有劉邦嗎?這不是吃裡扒外、公私不分嗎?窩藏敵人,誰敢擔保你是不是想造反?這件事足以斬了韓信!
  • 「漢初三傑」都是天才,為啥劉邦只殺了韓信?真相很殘酷
    秦朝滅亡,主要是靠項羽為首的諸侯聯軍,而大漢朝的建立則是與「漢初三傑」密不可分。
  • 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功勞排序,劉邦是否做到了公道?
    "漢初三傑″中,蕭何的長處在於內政管理,張良的長處在於謀略布局,而韓信的長處在於行軍打仗。在劉邦的集團裡,這三者就像青銅鼎的三隻腳,缺一不可。熟悉秦末漢初這段歷史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劉邦在和項羽爭霸天下,真正由弱變強的時候,恰恰是從韓信加入到劉邦集團開始的。因此有人認為,韓信的存在是劉邦得於一統天下的關鍵。
  • 關於「漢初三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成語典故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漢初三傑劉邦的這番話,客觀正確地評價了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也是「漢初三傑」之稱的由來。從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靠這三人奪取了天下,三人缺一不可。但是,後來這三人的結局並不同。三傑之一的韓信,還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 漢初三傑為什麼只有韓信的結局最慘呢
    他之所以能奪得天下,有三個人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們就是被稱為漢初三傑,也是大漢王朝開國功臣的張良、蕭何及韓信。如果沒有他們三人,就算劉邦能力再強,也很難一統天下。蕭何原本是韓信的伯樂,但當劉邦決定除掉韓信時,他不遺餘力地出謀劃策,騙韓信獨自一人來到皇宮裡被幾個夫人所殺。韓信被殺後,蕭何變得更加受寵。他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這對劉邦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精通黃老之術的蕭何,深知他現在極為危險,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韓信。於是,他不僅把家產捐給朝廷,還大肆強佔民間田宅,故意讓百姓說他壞話,留下罵名。
  • 呂后夥同蕭何騙殺韓信時,張良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出手救韓信?
    漢十一年,劉邦親徵陳豨,皇后呂雉和太子劉盈留守在關中。 劉邦前腳剛走,呂后就夥同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騙殺了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呂后跟蕭何騙殺韓信的時候,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出後救韓信呢?
  •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在幹什麼?
    秦始皇是在他38歲的時候統一的六國,也就是說秦始皇38歲之前,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他們都是在幹什麼?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看看秦始皇統一六國時,漢初三傑和西楚霸王他們分別是多少歲?只有了解了他們的年齡,才能知道他們具體能夠幹什麼。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生人,劉邦是公元前256年生人。
  • 漢初三傑,蕭何結局與其他兩位迥然不同,他做了什麼?
    蕭何劇照 韓信被呂后陷害,張良主動辭官歸隱山林。漢初功勞最大的三個人,有兩個已經遭到離開了朝廷,就剩蕭何一人,但他不僅沒有遭到陷害,反而還身居高位。那就錯了,看完蕭何做的這三件事,就能明白是為什麼了。 首先第一件: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推翻暴秦之後,楚漢之爭是在所難免的。為了與項羽一決雌雄,劉邦採納了韓信的建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劉邦率大軍東進徵伐楚軍,而蕭何則是鎮守大後方,負責籌備戰略物資,為了保證物資供給,劉邦給了蕭何很大的權限,可以說在大後方,蕭何說了算。
  • 為何漢初三傑會追隨出身並不高的劉邦?學會這三點,你也可以
    在歷史上漢初三傑這樣有才能的人為什麼會跟著劉邦呢?一個亭長而已,並沒有什麼出眾的能力是什麼讓漢初三傑對他這麼的忠心輔佐呢?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甚至有的時候感覺多不公平。為什麼其貌不揚的人總是身邊有很多小弟跟隨呢?
  • 揭秘千古謎題:同是漢初四傑,韓信遇難時,張良為何不施以援手?
    劉邦能夠在短短七年時間內從一介布衣北漂成功,建立大漢王朝,跟他手下三位關鍵人物密不可分,即兵仙韓信、宰相蕭何、謀聖張良,史稱「漢初三傑」。韓信是個軍事奇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平定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又北上降服了燕國。
  • 漢朝三傑,為何蕭何排名第1,韓信第21,張良卻屈居第62?
    亂世出英雄,秦漢之際,英雄輩出,楚漢相爭,精彩紛呈留給了我們許多耳熟能詳和熱議的故事和人物,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漢初三傑。漢初三傑指的是蕭何韓信張良三個人,這三人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建立漢朝的大功臣,但似乎在他們的領導劉邦心裡並不這麼認為。
  •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韓信被劉邦殺掉,是被冤殺還是罪有應得
    項羽感到恐慌,當意識到勝利的關鍵在於韓信的歸屬,便派武涉前去勸說韓信「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合,參分天下王之」。
  • 韓信胯下之辱是只因成敗論英雄?還是完全就不在乎?都不是!
    韓信,是《王者榮耀》裡活躍的打野,亦是《秦時明月》裡的楚國劍客。韓信活躍在當代許多的遊戲和影視劇作品中,你一定聽說"韓信胯下之辱",但你是否真的了解韓信其人呢?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這位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兵家四聖"之一,古代"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後人奉為"兵仙"、"神帥"的大人物——韓信!
  • 漢初功臣兔死狗烹,唯子房功遂身退,從「黃石授書」便可窺見一斑
    漢初功臣兔死狗烹,唯子房功遂身退,從「黃石授書」便可窺見一斑張良、蕭何、韓信,漢初三傑,在硝煙四起的年代,他們各有所長、光芒萬丈,無疑是漢王朝的中流砥柱,如三根擎天大柱撐起了漢朝的百年基業人生境界在於「知止」,這其中張良無疑看透了這一層,過程中我們無法看出什麼,但是再次將視角對準他的出場與退場,便可以對「奇士」之奇略知一二,張良堪稱漢初第一奇士,所謂奇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棄世」,張良在歷史中的出場可以從刺秦說起,張良刺秦在歷史上雖不若荊軻刺秦來的壯烈,卻是高人的另一番境界,張良五代相韓,在韓國覆滅之際,他沒有做牆頭草而離散,而是拼盡全力來復仇,年少的張良以一副復仇者的姿態正式踏入歷史的舞臺
  • 民間故事:瞎子算命的由來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個瞎子算命的故事。在古時,往往說起來,都有著瞎子算命的故事,據說,瞎子算命還很準,竟然比正常的算命先生還能精準,似乎是能窺探天機一般。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所謂瞎子算命的根源,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 看了這件事,別再聽信那些算命先生的話了!
    社會上,很多人都迷信,喜歡打卦算命,相信風水之類的說法,遇到自己解不開的事情,或者心中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就去找那些所謂的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等「高人」測八字、斷吉兇、出計策等,以求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在某個縣城裡,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鬧得滿城風雨。人們在議論紛紛的同時,都說,以後千萬別再犯糊塗,輕易聽信那些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的話了!事情是這樣的。某個單位辦公樓的大門和院門不正對,走出辦公樓的大門,需要向西走20米左右,才能從院門走出去。
  • 韓信被折壽40年?民間傳說他做了哪5件缺德事,只活到35歲!
    韓信被折壽40年?民間傳說他做了哪5件缺德事,35歲死於非命「漢初三傑」韓信,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位傑出軍事家,也是輔佐劉邦奪得天下的開國功臣之一。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裡,曾記載了這樣一則名言對話:酒宴中,百官問:大王何以能得天下?
  • 一位帝王的養成記——劉邦如何從一個小亭長變成萬人敬仰的漢高祖
    劉邦斬白蛇這件事可能是真的,但至於那條蛇是不是白帝之子就有待商榷了,而且眾人還是從一個老婆婆口中得知,誰知道這是不是劉邦請來的演員呢?再結合之前劉邦放走犯人的情節,這很可能就是一齣戲,目的就是讓那些犯人對他刮目相看。
  • 歷史人物故事:韓信出世的傳說
    字數:806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什麼遇到的算命的都是瞎子呢?
    ,關於風水地理這些都很重視,與其說這是一種迷性,不如說這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我們勞動人民的一種傳統,同樣我們日常很熟悉的算命先生也是這麼一回事!算命這事的淵源可以從很早很早說起,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也是很多,傳說曾經有兩個比較大的門派,而這兩個門派都是以奇門遁甲、掌控天地、御人之術而揚名天下,這兩個門派一個是以鬼谷子為主的門派。這在歷史裡是有記載的,鬼谷子因為收的就弟子極少,所以歷史上沒有太多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