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備考指南:四種方法讓標題「活」起來,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申論寫作備考的過程中,好文章標題對考生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在擬定標題的過程中,寧夏華圖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不同的技巧起一個耳目一新的標題融入到文章之中,從而提升文章整篇質量,下面寧夏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四種方法讓標題「活」起來方法,供考生參考。
方法一:兩部三重強調法
「兩部」指的是該題目分為兩個部分:(1)前面部分用精煉的語言概括所要描述事物的背景。(2)後面部分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先概括再發聲」的方式強化自己的觀點。
「三重加強」指的是:(1)第一重加強:帶有較強動作含義的詞彙,如「推動」、「打造」、「蕩滌」等。(2)第二重加強:帶有「新」、「大」、「全」等字的定語,如「新時代」、「新形勢」、「新浪潮」、「大環境」、「全面」等。(3)第三重加強:把要描述的關鍵詞加上引號。
以歷年國考試題為例:
2017年國考申論(地市級):理解「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作文——把「水之哲」融入新形勢下的民族精神。
2016年國考申論(省級):要求以《論語》中的「不學禮,無以立」為中心議題作文——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禮儀之邦」。
2016年國考申論(地市級):思考「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作文——打造全民信仰的「好政策」。
此類取題方法不僅簡明,而且可以衍生出很多變化,例如把「強調」的三個元素順序進行變換。
方法二:眼球吸引法
「用參與的力量提升文化水位」。該題目起的中規中矩,是最容易學習的題目類型。也就是說,當我們想不出特別好的詞彙時,可以借鑑它的結構,至少能夠快速擬定一個不差的題目。可以把重點放在結尾詞彙的構造上,把題目起的吸引眼球一點,例如該評論的「文化水位」4個字。本題目的結構是「用A的力量提升B」。其中「力量」可以視情況替換為「活力」,「提升」也可以改為「倒逼」等詞。該結構通用性非常強,無論是正面論述/弘揚還是反面駁斥/批判類的文章都可以使用該結構。
以歷年國考試題為例:
2016年是關於政策和公民的關係,那麼題目可以起為——用「好政策」的力量提升公民道德水位
2015年是關於「科技的生命化」的,那麼題目可以起為——用「生命化」的科技倒逼人類社會進步。
這是最簡單安全的起題目的方式,雖然看上去不是那麼亮眼,但至少乾淨漂亮,工整「給力」,看著很舒服。
方法三:對偶法
例如:「促進公平正義 護航美好生活」。這就是典型的「對偶」類題目,特點是前後兩句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意義相關,是考生最容易掌握的取題目方式。「對偶」類題目最大的優勢是前後兩部分緊密相關,有很強的概括力。同時,由於形式上看上去整齊均勻,給人一種非常和諧簡練的感受,視覺觀感很好。考生在取題目的時候不必嚴格遵照平仄要求,只要能做到前後字數相同、結構相似即可。
以歷年國考試題為例:
2016年國考申論要求根據《論語》中的「不學禮,無以立」來寫一篇文章。我們可以把題目起為:促進禮儀普及 護航美好生活。
方法四:樸實無華法
此類題目樸實無華,但蘊含力量,例如「以公平託起更高質量就業」「讓軟環境成為旅遊軟實力」。此類題目都非常樸實,不是所有的題目都要追求華麗。兩個題目中的「公平」和「軟環境」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非常通俗易懂。作者正是為了突出自己的觀點,才不把題目起的太過於華麗。作為讀者,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在強調「公平」和「軟環境」分別對於「高質量就業」和「旅遊軟實力」的作用,這就是作者想要達到的目的。如果在考場上一時間想不出特別華麗的題目,也不用特別糾結。
以2017年申論地市級卷的大作文為例:該大作文的要求為:根據「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寫一篇文章。如果我們想著重談論「水」的美德對國民道德素質提升的角度,就可以這樣擬題目:以「水德」託起新時代的國民素質。
如果我們想通過學習「水」的美德提升國家綜合實力,也可以這樣來寫:讓「水德」成為中國驕傲的軟實力。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