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老太想收養48歲水果攤大姐,房子也給她!10年沒回家的兒女們急...

2020-12-12 大河網

王穎 寧波晚報 今天

「最近,我們接待了個85歲的老太太,

她打算收養小區門口擺水果攤的大姐做女兒。

心酸啊,有5個子女,

可10年多了都沒來看母親一次。」

4月8日,寧波市天一公證出的公證員

向記者講述了個一波三折的故事。

賣水果的大姐怎麼和老人認識,

又做了什麼讓老人想收養其呢?

她們如願了嗎?

//

「5個孩子10多年沒來看過我了!」

//

事情還要從一個多月前說起。「那天一大早,丁老太早到公證處。她一開口,就提出了一個讓人吃驚的要求——想辦理收養公證」。

面對這樣沒頭沒腦的事情,公證員感覺背後一定有原因,經過與老人親切交談,老人才慢慢吐露了自己的心事……

原來,丁老太這一輩子很是經歷了一番坎坷。以婚姻生活為例,先後結了三次婚,但丈夫都已經故去。和3任丈夫一共生育了五個子女,如今人到老年,卻陷入了無人照料的困境,靠微薄的退休金和拆遷安置的房子度日。

說起子女,老人淚眼婆娑。「他們5個,10多年都沒來看過我了。我要去醫院也不陪我。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有自己的家庭,我這個母親是多餘的。」丁老太說,5個子女都在寧波,可楞是做到了10多年不回一次家。最讓老人寒心的是,春節前,要動手術了5個子女卻互相推諉,誰都不肯來醫院籤字。

(網絡圖片)

//

「我要收養女兒,那個門口賣水果的!」

//

子女的疏離讓丁老太心裡孤苦,生活上也很是不便。而說起這個打算收養的女兒,丁老太相當滿意:「她姓王,外地來的,今年48歲。我認識她很久了,人很忠厚老實。她就在我家小區門口賣水果。她比我親女兒不知道還要親多少倍。」

這些年來多虧了賣水果的小王裡裡外外地照料我。生病了,她陪我去醫院,平時經常還幫忙買菜和做飯,和我聊天。沒有她,我都不知道日子怎麼辦?手術後,也是她忙前忙後照顧我。」丁老太說,自己一開始還想著用錢來回報,被堅決拒絕後就再也不提了。

丁老太和小區門口的小王是怎麼熟悉起來的呢?「我們認識10多年了。當時她孩子還小,就放在水果攤,我年紀大了,喜歡跟小孩玩。每次經過水果店,都跟小孩打打招呼,慢慢地就和小王熟悉了。小王看我一個人,很照顧我,真是比女兒還親」。

丁老太說,10多年相處下來,越發覺得小王是個善心人。特別是春節手術這件事,對比後,更是發現小王有善心,就動了念頭想收她做養女。

「我想走個法律途徑,讓她正式成為我的養女。百年之後,我的財產也留給她作為回報。」丁老太說,「這些年,小王照顧我,不要一點點回報,但是我不能讓老實人吃虧。收養她做我的女兒,以後就有名有份了。」

公證員了解之後,對丁老太說明:根據我國收養法的規定,王大姐已然成年不符合被收養人的條件,而老太太也有自己的子女亦不符合收養人的條件,兩者無法形成法律意義上的收養關係,所以辦理收養公證根本不符合受理的條件

丁老太一下子急了,她激動地連聲質問公證員:「難道你們公證處能給我養老送終?」公證員一把扶住了老人,給她解釋,針對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意定監護協議公證的方式來幫助她實現意圖。

什麼是意定監護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通俗來講,就是對於一些孤寡老人或是家庭出現信任危機的人,可以在自己意識清醒的階段尋找值得信任的人,選擇和他們籤訂意定監護協議,這樣在本人糊塗的時候,由其協議指定的人負責來照顧他們,成為他們的監護人。

「你和賣水果的王大姐可以通過籤署意定監護協議並且辦理公證的方式,解決法律身份尷尬的問題。這樣一來,將來你如果需要有人籤署醫療風險通知書,入住養老院需要監護人籤字等問題都可以得到完美解決。如果有一天失能了,可以由王大姐保障她在世期間的生活質量、醫療救治、人格尊嚴、財產安全、權益維護。」

經過公證員耐心的解釋與介紹,丁老太太感到很滿意,決定和王大姐來辦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而且還要辦理遺囑公證,把自己的房子留給王大姐。

//

親生子女一聽,急了!

//

5天後,丁老太太與王大姐按約前來公證處辦理公證。公證員告知他們,受理之後公證處會派員為丁老太太核查有關喪偶及房屋產權情況,請他們耐心等待幾日就可以拿到公證書了。

幾天後,公證員通知兩位當事人可以來領取公證書,誰知事情又有變故。

當丁老太太與王大姐再次來到公證處並不是要求領取公證書,而是來撤回申請並專門對公證員表示感謝的。聽罷兩人說明的原因,又讓公證員感到唏噓不已,但也令人欣喜。

原來老太太回到家裡,覺得心裡的大石頭放下了,非常暢快。正好,其中一個兒子打電話說要看老人的房產證。於是,丁老太太乾脆打電話分別告知5個子女,自己以後不需要他們的照顧,自己的財產他們也沒份。

一聽財產沒份,老人的子女們才慌了。他們發現,原來母親的財產未必都留給5人均分,老人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安排自己在世期間的生活,也可以通過遺囑的方式處理自己去世後的遺產。5個子女經過緊急協商,決定共同出錢將老人送至養老院,並且保證每周輪流前去探望老人。

「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子女,我也不想把關係搞得太僵。」聽丁老太說了原委後,王大姐也替她高興:「阿姨,你的孩子肯照顧你,那再好不過了。一家人,和睦最要緊,我們去把那份協議撤銷了吧。你以後去養老院了,我空了還是來看你,你放心。我本來就沒圖什麼。」

對公證員的付出,丁老太也很感謝。「多虧你們告訴我這個意定監護協議公證,這我才能和5個子女談判,否則只能等老死後由他們來分財產。以後他們要是不孝,我還是要到公證處來的。小王照顧我這麼多年,我也不會讓她吃虧的。」

當天,公證員也接到了老太子女的諮詢電話,趁機對他們進行了教育,並告知了贍養、遺囑以及意定監護協議等法律規定。

//

這10類人群可以預設立意定監護

//

公證儘管並未完成,但丁老太太的結局卻依然是美好的。因為有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這一方式的威懾,丁老太太成功地保障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法律可以複雜,生活應該簡單。」公證員提醒,下列10類人群可以考慮預先設立意定監護,用法律為自己的生活護航。

1.孤寡老人、獨居老人、不被子女善待老人;

2.心智障礙子女家長、失獨家長;

3.特殊遺傳病基因攜帶者、精神醫學需求者、不育不婚者;

4.同居伴侶;

5.同居養老伴侶;

6.再婚夫妻、婚姻危機夫妻、婚姻傀儡;

7.離婚後撫養未成年子女一方家長;

8.資產代持人、信託財產受託人;

9.有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10.被投資創業者、商業合作夥伴。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王穎 通訊員 陸崗松 張遠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位黑人棄嬰,國家送他一套房子,如今怎樣了
    歷經14年,這位上海阿婆,終於為她撿來的黑人孫子朱龍軍辦下了收養證和上海戶口從此,這名黑人棄嬰,不再沒有身份,而是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是一名中國人。關於上海老太收養黑人棄嬰朱軍龍的故事,其實90年前出生的朋友基本都不陌生,大多看過當年的紀錄片。
  • 85歲老太打官司五個子女成被告
    孝順父母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家住三臺縣85歲高齡的於老太儘管生育了五個子女,但並沒有體會到子孫承歡膝下的幸福為此,她一紙訴狀將五個子女全部告上了法庭。近日,三臺法院對這起贍養糾紛案進行了審理。■張煒王傳濤記者鄧勇1935年出生的於老太已經85歲高齡了,膝下共孕育了五個子女。2007年9月,丈夫因病去世後,於老太一直居住在老家的土坯房中。
  • 陳老太享年九十五歲,生前她是這個村莊的最後一個人
    媳婦們「娘啊,媽啊」的叫著,個個披頭散髮、一把鼻涕 一包眼淚地哀哀悽悽,催人淚下。「哎呀呀,這陳老太真是太有福氣了。」看熱鬧的人們不無讚許。「要是我走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排場,我死也瞑目了。」另一個老太無不羨慕道。陳老太,是個童養媳。七歲到夫家來。被婆婆當作使喚丫頭用,吃盡苦頭。
  • 河北河間109歲老太背三字經傳承好家風
    原標題:河間109歲老太背三字經傳承好家風 全家福(前排中為109歲的孟慶銀老太,兩側分別是她90歲的女兒和84歲的兒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昨日(3月9日),在滄州河間市詩經村鄉君子館村,109歲老太孟慶銀為客人們熟練地背誦著三字經。老人雖已是百歲高齡,但耳不聾眼不花,身體非常健康。「奶奶不識字,但她會給我們背三字經,因為她覺得那裡面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她傳下來的好家風我們要世代傳下去!」孫子尹軍禮說。
  • 她是終南山85歲「女隱士」,隱居42年從未回家,曾打坐修行108天
    導語:她是終南山85歲「女隱士」,隱居42年從未回家,曾打坐修行108天眾所周知,中國的擁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其中宗教歷史對於人們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的大,然而隨著如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開始加快
  • 82歲老太賣了25年臭豆腐 一天賣2000多塊(圖)
    賣了25年臭豆腐  82歲老太不肯收手  每天賣2000多塊臭豆腐,自己騎三輪送貨,她說,不願在家看電視、瞎想  嘉興市區楊柳灣路與河東街交叉囗,有個老太太擺攤賣臭豆腐,25年來幾乎風雨無阻。高老太說,每缸滷水滷一次豆腐之後,要擱置半個月才能再次使用,以保證臭豆乾味道的純正。  老太太說,這個秘方是她退休後從一個老師傅這兒學的,沒想到一用就25年,她又琢磨改良過,「臭豆腐沒什麼深學問,就是要花功夫,我的滷水都是純天然的,每年買兩三千斤的莧菜杆自己手工浸泡,這樣食客可以放心吃。」
  • 河北女子收養48個孩子 提袁厲害傷心幾夜沒合眼
    1996年,李利娟開始收養第一個四川籍的孤兒。17年來,48個孩子走進李麗娟的生活,喊她媽媽。如今,李利娟收養的48個孩子都上了戶口,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已經註冊。當地民政局也在盡全力支持李利娟的福利村。但因為政策上的限制,李麗娟的48個孩子無法算作孤兒、她婉拒了至少200人的收養意願。  「我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的法規,對民間收養進行規範。」李麗娟說。
  • 78歲重慶老兩口張貼收養信息:想收養一女兒共同生活並繼承家產
    ……思來想去,彭爺爺自擬了一張「收養信息」在家附近張貼:想收養一名年齡約40歲~50歲的養女共同生活,會待她如親女兒一般,百年後繼承老兩口中彭爺爺的財產。膝下無兒女是二老的心酸事10月27日下午2點,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來到彭爺爺位於茶園新區某小區的家中。此時,他和老伴肖婆婆才午休起來,飯桌上還擺著中午的飯菜,2份清爽小菜、一盤葷菜和一碗湯。
  • 田老太67歲的高齡產子確實比較罕見,黃大爺:上天賜我的禮物
    事件詳情山東棗莊的田老太已經67歲了,她的老伴黃大爺也已經68歲了,兩人都是50後,早已兒女雙全,孩子都40出頭了,就連孫子也已經18歲成年上了大學。2019年的時候,田老太懷孕了,起初以為是人老發胖,兒女們還開玩笑讓她減肥,有一次田老太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告訴她懷孕了,田老太說道這怎麼可能嘛,我都這把年紀了,怎麼能懷孕,所以就以為醫生是在開玩笑騙她的,就這樣田老太也沒當回事。
  • 85歲兒子給111歲媽媽餵水果:娘還在,就是最大的福
    母親宋馬氏老人,出生於1909年, 今年她已經111歲, 是菏澤市定陶區目前年紀最大的老人。 老人身體好,離不開她 85歲的兒子宋春資和87歲的兒媳劉其香 的精心照顧。
  • 老太每天都站在大門口向遠方眺望,已經幾十年了,她在等待什麼
    老二是個孝子,那年他才三十多歲,每年都會從部隊請假回家看望父母,出事的那天距他回家看老媽還有半月時間。他留下妻子和一雙兒女。老太的其他兒子擔心老母承受不住這意外打擊,決定隱瞞死訊。到了老二約定的回家日子了,張老太在村路上翹首以待,有些路過的人和他打招呼順口問她做什麼,老太答說在等二兒子,他說今天回來。
  • 農村85歲「空巢老人」獨守空房,兒女們左右為難,真相只有一個!
    在回家的路上小編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門庭外曬暖,這些老人們的孩子不是出去打工了。就是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家照顧老人,這些老人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了。小編就在想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以及如何讓空巢老人們兒女不在身邊調動起生積極性?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
  • 山東85歲兒給111歲媽餵水果:我老了娘還在是最大的福
    母親宋馬氏老人,出生於1909年,今年她已經111歲 ,是菏澤市定陶區目前年紀最大的老人。老人身體好,離不開她85歲的兒子宋春資和87歲的兒媳劉其香的精心照顧。網友們紛紛表示很羨慕@小夥摔呆了:其樂融融,太讓人羨慕了。@小九56295:85歲的兒子給100多歲的媽媽餵水果,這句話真是幸福指數爆棚@龍德考證:85歲了還有媽媽。
  • 77歲獨居老太招人合住 不要房租水電費能一起聊天
    條件:40歲~55歲的女性,品性善良,可以和她一起聊天、買菜、相互扶持  ■記者 鳳晨 王怡純 文/圖  陽光訊每日清晨,在高新區科技一路附近的一個小區,你會看到這樣一位老人,她會停下腳步和不知是誰家的貓、狗對話,她渴望跟其他人溝通、交流,但卻不如人意。
  • 這可把7旬老太急壞了
    7旬老太急壞了!一覺醒來床邊多了兩沓錢李老太今年79歲,家住南湖區餘新鎮普光村,老伴三個月前剛去世,平時家裡就她一個人。7月5日下午,李老太在房間裡午睡。看到「天降」的巨款,李老太急了……「我平時就種種地,靠基本的養老金生活,也沒問別人借過錢,現在家裡突然出現這麼多錢,我急死了,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這個錢是絕對不能拿的……」雖然平時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是面對這「天降」的一萬六,李老太絲毫沒有動心,她立即打電話給兒子讓他報警。
  • 72歲老人自學數學 為收養13年的孫女補課(圖)
    9月25日,72歲的楊素蓮在家中自學數學題,晚上倩倩回家後,她要給孫女補課。  楊素蓮退休前是名小學語文老師,她和老伴有一個兒子,在北京工作,孫子今年11歲。兒子工作很忙,孫子也就讓老兩口帶著,倩倩和孫子從小就成了玩伴,親如姐弟。  從收養倩倩開始,老兩口就下定決心,不告訴倩倩真實的身世。因此,他們一直告訴倩倩,父母在國外工作,所以不能回來看她,要等到她大學畢業,父母才能回國。「我想等倩倩大學畢業,再告訴她真相。人長大了,也容易接受一點。」
  • 99歲老太一直惦念著那位已幫了她12年的「小阿弟」……
    12年前的一次守望相助,讓他與一名87歲的老太太成為了「親人」......87歲老太滿臉愁容尋求幫助2008年4月的一個上午,當時的陳剛還是浦東公安分局老港派出所民警,在牛肚村村委會遇到了一位滿臉愁容的老太太,正不停地向村長訴苦,希望得到村委的幫助。作為社區民警的他,便問起了情況。
  • 55歲大姐宮頸癌去世,醫生嘆息:和1種水果脫不了干係,趕快遠離
    鄰居大姐王大姐,今年55歲了,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操勞慣了,也閒不下來,就去租了一個水果攤去賣水果。但是有的水果有時候賣不動,甚至還沒買就放壞了,有發黴腐爛的,但是王大姐也不捨得扔,就把發黴的地方大致的削一下自己吃掉。
  • 山東85歲兒給111歲媽餵水果:我老了娘還在,是最大的福
    母親宋馬氏老人,出生於1909年,今年她已經111歲,是菏澤市定陶區目前年紀最大的老人。雖然耳朵有點背、眼睛看不太清楚,但老人面色紅潤、精神矍鑠,思維也依舊清晰。老人身體好,離不開她85歲的兒子宋春資和87歲的兒媳劉其香的精心照顧。
  • 98歲老太每天都看英文雜誌 捐十萬資助六位宏志生
    98歲老太每天都看英文雜誌 捐十萬資助六位宏志生 2016-10-  今年5月底,錢報96068平臺接到來自金方雲先生的電話,他說,自己的老師有筆存款,10多萬塊錢,想資助給寒門學子,詢問我們是否可以幫忙牽牽線。  昨天上午,這份心願終於落定,來自杭州長河高級中學的6位宏志生接受到了方愛蘭女士的資助。坐在藤椅裡的方愛蘭,頭髮花白,衣著樸素,精神矍鑠,看著人的時候,眼神清澈安寧。最想對孩子們說什麼?她突然提高了聲音:「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