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老人自學數學 為收養13年的孫女補課(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9月25日,72歲的楊素蓮在家中自學數學題,晚上倩倩回家後,她要給孫女補課。

楊素蓮在家中做倩倩拿回來的試卷。

楊素蓮拿著放大鏡查閱詞典。

72歲的楊素蓮每天都像個小學生一樣,坐在桌前學習。

  華西都市報記者李智攝影報導

  面對吃飯忘付飯錢的健忘老人,餐館老闆表示出極大的友善與寬容面對一個無親無故的棄嬰,已是退休之年的老人為她治病並主動承擔起撫養責任

  26日下午,天氣晴朗,成都武侯祠附近一小區,72歲的楊素蓮正在自學初中數學。

  同位角度數相等、內錯角相加為180度,同旁內角又怎麼算?「鬧不太明白。」楊素蓮皺了皺眉頭,合上了孫女的數學試卷。

  「呲!」木椅摩擦地面發出刺耳的聲音,她挪動椅子起身去拿客廳書架上的資料,順便取放大鏡,「書上字太小看不清。」在起身瞬間,她又突然坐下,「一坐就是3個小時,關節有點痛。」她挽起褲腳,用布滿皺紋的手慢慢揉著膝蓋。

  從去年開始,「孫女」倩倩讀初中,為了給倩倩補課,楊素蓮也重新開始學習初中數學。在她們的戶口本上,倩倩和戶主楊素蓮的關係寫著兩個字:代養。

  A

  不解之緣

  幫人抱孫女 結果抱到個棄嬰

  26日下午,在成都租住的房屋裡,楊素蓮一邊和記者聊天,一邊泡了一壺茶,茶葉是昨天一個學生送來的。「味道不錯」,她端起茶杯咂了一口,慢慢聊起了倩倩的身世。

  楊素蓮清楚記得,那一天是2003年7月7日。下午4時,已經退休的她,在老家達州通川區醫院門口,碰到了一位熟人。兩人正在閒聊,一位陌生老太太抱著一個女嬰迎了上來,「麻煩幫我抱一下孫女,我進去上個廁所就出來。」

  醫院大門旁邊就是廁所,楊素蓮沒有多想,接過了熟睡的孩子。一番左等右等,老太太一直沒有出來,她跑進廁所查看,人已經不見了。

  在女嬰的襁褓中,楊素蓮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女生於2003年5月27日中午12時,我大學畢業到深圳打工,碰到一個臺灣男人,當時對我非常好,所以有了小女。後來那個男人因事不見了,我無法找到他,我為了生活無法養小孩,請好心人一定好好養大。」

  現在,這張紙條的複印件被楊素蓮鎖在柜子裡,原件她交給了民政部門。記者看到,這張複印件已經泛黃,上面的字跡歪歪斜斜。

  她用退休工資治好孩子的病

  原地徘徊許久,楊素蓮撥打了報警電話,警方趕到後,把女嬰送往了兒童福利院。

  「孩子頭頂有很多包塊,可能是得了病。」楊素蓮說,當晚女嬰哭了一夜,抽風不斷,醫生檢查後說,要想治好孩子,至少需要一萬元。

  後來,楊素蓮在孩子襁褓中又發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5月29日早上6點鍛鍊,見一女嬰啼哭,孩子有病我也無法撫養。她明白了,原來是那位老太太先撿到孩子,發現有病,又將孩子遺棄了。

  一萬元,在當時並不是個小數目,他們兩口子的退休工資一個月總共也就兩千元左右。「畢竟是一個生命。」他們沒有太多猶豫,把單位發的工資卡交給了醫院,治病前後一共花了1.1萬元。

  孩子治療的同時,楊素蓮找到達州當地媒體求助,希望女嬰的家人能夠把孩子領回去。但消息如同泥牛入海。

  一來二去,她動了惻隱之心,想收養可憐的女嬰。但老伴強烈反對,「老伴說我們年齡本來就大了,六十多歲了,怎麼可以再收養一個小孩?」但執拗的楊素蓮,堅持了下來,說服了老伴。在民政局辦理了代養手續,給女嬰取名「倩倩」。

  在一家人的戶口本上,倩倩和楊素蓮的關係欄裡,也寫著代養。達州市通川區公安機關、民政部門、西城街道辦也出具了證明,證明倩倩系被遺棄,現交由她撫養。

  B

  撫養之苦

  不忍告知真相編造善意謊言

  時間一晃而過,當年的棄嬰在楊素蓮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已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

  楊素蓮退休前是名小學語文老師,她和老伴有一個兒子,在北京工作,孫子今年11歲。兒子工作很忙,孫子也就讓老兩口帶著,倩倩和孫子從小就成了玩伴,親如姐弟。

  從收養倩倩開始,老兩口就下定決心,不告訴倩倩真實的身世。因此,他們一直告訴倩倩,父母在國外工作,所以不能回來看她,要等到她大學畢業,父母才能回國。「我想等倩倩大學畢業,再告訴她真相。人長大了,也容易接受一點。」從小到大,倩倩總是不停地追問「爸爸媽媽去哪裡了」,每到此時,老兩口都會拉住倩倩,一遍又一遍重複著這段善意的「謊言」。

  紙永遠包不住火。今年暑假,楊素蓮生了一場病,在醫院住了好幾天。看著病中的奶奶,13歲的倩倩再次追問自己的身世。思前想後,楊素蓮把身世全告訴了倩倩,「倩倩在家哭了整整一天,當時我真的好怕她做傻事。」

  自學初中數學 只為孫女補課

  4年前,兒子把二老的戶口遷到成都,倩倩也跟著過來了。去年,倩倩進入成都一所重點名校就讀,成績優秀。

  雖然並非親生,但自小開始,楊素蓮一直為孫女安排上補習班。上初中後,她又給孫女報了幾個補習班,「一個小時三百元,確實有點貴。」

  為了倩倩的成績,楊素蓮從去年開始自學初中、高中的數學。「我學明白了,才能輔導倩倩做作業。」楊素蓮當過語文老師,語言方面沒有多大問題,但數學卻是個大問題,「上世紀六十年代,我讀大學學過,但都忘得差不多了。」

  已經72歲,眼睛不太好使,倩倩從學校拿回數學卷子後,楊素蓮總是挑出後面的幾何題,拿著放大鏡,自己在草稿本上,先計算一遍。等倩倩周末回家,她再督促倩倩做一做卷子,不懂的再慢慢講解。

  一套卷子有20道幾何題,她自嘲道,自己上了年紀,一般要花兩個小時才能做完,遇上不懂的,還要翻閱資料。有時候,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關節不好,起身了還得先緩一陣。

  C

  老人心願

  作為最親的人

  陪伴孫女走完高中

  13歲的倩倩正處於青春期,為了不打擾她,記者並未近距離接觸倩倩。談到這個特別的「孫女」,楊素蓮一臉幸福。

  小時候,楊素蓮帶著倩倩去公園散步,為了培養孩子的思維,她總會指著飄下的落葉教倩倩:你看那樹上飄下的落葉,像飛翔的蝴蝶,隨季節生長、凋零……如今,倩倩已經13歲了,在文學方面已經能寫優美的散文和詩句。她還在學著寫小說,在網上也有發表。

  「太婆為人很好,很友善。」楊素蓮所在社區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倩倩的確係被遺棄,被老人收養至今,為了幫助倩倩,社區已經為她申請孤兒補助,每月發放750元。

  楊素蓮拿出一個孫女寫過的筆記本,上面有一篇散文《那些時光》,倩倩寫道:人的一生有許多時光,有些時光讓人難忘終生,有些時光你會轉眼忘記。對於我,我的父母就是後者……

  楊素蓮說,在倩倩心裡,他們老兩口可能才是她最親的人。所以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陪伴倩倩走完高中。 (文中人物系化名)

  第一評

  善意而不刻意,真好

  □李曉亮先抄一段兒臺詞:這些人和他毫無血緣關係,他依然可以保有一份善心和孝心……我現在明白,這個關係,不光存在於官場商場,更滲透在人性裡。因為這是中國千百年來,倫理道德和情感的連接。

  這段話摘自《中國式關係》大結局,算是主創對片名蓋棺定論的終極定義吧。雖然有評論稱,劇中的馬國梁,好得甚至都透出不真實,但看了近日網絡瘋傳的一頓飯錢照出的「成都好人」;看了退休老太堅持收養棄嬰,年逾古稀後仍自學數學想幫助一下孫女,你能說「馬國梁」只是劇中一個虛幻形象麼?你會不會明白,「中式關係」的精髓,就是融入骨血的慈心善行、倫理人情?

  有時,正因收養棄嬰的楊老太,還有「寧舍一頓飯、不讓老人難堪」的冒菜、勾魂面老闆們太少,我們才本能地覺得那些真善美義舉,隔老遠就能聞出「雞湯味」。「雞湯」汙名化,也是因雞精兌多了。好人善舉,發乎本能,就是沁心暖胃的雞湯,多喝有益。

  在「中國式過馬路」刷屏後,說實話看到「中國式關係」劇名時,第一反應就是官商勾結、蠅營狗苟那一套。不得不說符號化的「馬國梁」,刷新了認識,原來人與人間還存留著這麼一份摯誠乾淨的關係。

  成都好人,中國好人,其實就在身邊,見義勇為的彭州藍衣哥、仗義施援的尼泊爾地震施粥成都老闆,還有「老吾老」悉心照料外地老人的成都蒼蠅館子,「幼吾幼」退休後收棄嬰的楊老太……這些好人疊加的力量,不可小覷。事兒雖小,但正是這種不經心不刻意的行善,才真實而震撼。

相關焦點

  • 80歲老人花100萬給孫女補課,只為她能考上清華,老人做錯了嗎?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考出好成績,也不惜一擲千金,尤其在高考前,家長會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有的甚至請高價的補習老師來家裡輔導孩子學習。對此,家長認為無論花多少錢都值得。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也很重視高考,她為了讓孫女考出好成績,能夠考上清華,她已經花了100萬給孩子補課。
  • 爺爺奶奶花百萬給孫女補課
    爺爺奶奶花百萬給孫女補課 2020-07-08 13:22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
  • 河南72歲老人記憶驚人!3分鐘背下圓周率小數點後495位,孫女看呆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張晶晶 文/圖 宋亞猛/視頻"3.1415926535897932384……"提起圓周率,我們都不陌生,大部分人張口就能背出幾個數來。而濮陽有位72歲的老人,一張口竟背出了小數點後495位數字,他是誰?這是什麼神奇的技能?
  • 花百萬為孫女補課,希望她考上清華
    昨天,上海一則爺爺奶奶花百萬為孫女補課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對年過八旬的爺爺奶奶,因為行動不便開著殘疾車送孫女到上海市西中學考點參加高考。看起來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不平凡之處在於背後的故事。為了讓孫女考出好成績,家裡曾經一直給孫女補課,光小學到高中期間補課就花費了100多萬。
  • 72歲老太很時尚 自學英語寫博客(圖)
    楊少珍看起來很年輕,根本不像72歲的人。自學英語 寫博客 當舞蹈老師現年已經72歲的楊少珍老人住在廣州碧桂園小區,她被人稱為是快活的「時尚老太」,因為她用手提電腦寫博客,跳舞學英文,忙得不亦樂乎!她還是名門之後,她的祖父是湛江的第一個同盟會會員楊益三,廣州灣(湛江前稱)機關領導成員之一,同盟會在1907年9月至1908年4月先後舉行的西南邊疆6次武裝起義,都是他籌集的餉銀。
  • 72歲老太愛好跳舞寫博客 自學英語翻譯文章(圖)
    楊少珍看起來很年輕,根本不像72歲的人。   現年已經72歲的楊少珍老人住在廣州碧桂園小區,她被人稱為是快活的「時尚老太」,因為她用手提電腦寫博客,跳舞學英文,忙得不亦樂乎!她還是名門之後,她的祖父是湛江的第一個同盟會會員楊益三,廣州灣(湛江前稱)機關領導成員之一,同盟會在1907年9月至1908年4月先後舉行的西南邊疆6次武裝起義,都是他籌集的餉銀。  文/圖 記者李立志  「我是1962年畢業於中山醫學院的一位醫師(退休),我的業餘愛好是英語、電腦與跳舞。」
  • 72歲秦漢與剛出生小孫女生活照曝光,帶孫女戶外打籃球,低調幸福
    好了,下面跟著小編 一起往下看已經72歲的秦漢升級當了爺爺,兒子孫國豪與小16歲的網紅模特楊泊霓未婚產下了女兒Serena,孩子一出生,楊泊霓便在社交網站上公布了這一喜訊,對於小孫女的出生,秦漢那也是超級疼愛。
  • 家長陪考現場令人落淚,老一輩花百萬給孫女補課,盼孫女考上清華
    參加高考的孫女是爺爺奶奶親手帶大的,老人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十分深厚。同時老人對孫女也有著極高的期望。據悉,在孫女還在上小學的時候,老人就開始給孫女報補習班了。一直到孫女上完高中都是如此。為了讓孫女的學習成績更好,老人給孫女報的補課是「一對一」的,在價格上會比普通的補課班更高一些。而孫女從小學到高中的補課費,竟然高達了一百萬元。
  • 初中畢業能教高中數學?河北農村75歲老人被贊「古稀學霸」
    河北省正定縣東邢家莊村75歲的張福太老人被當地人稱為「數學痴」,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是高中以下數學題保證給你講得清清楚楚,只要你一個電話他就上門免費給你講數學。吃過早飯,他就拎起「免費教數學」的宣傳紙,坐公交車趕往正定、石家莊城區、藁城等地,碰上數學愛好者,就共同討論,碰到有人問他數學題,他就義務上門教課。不足10平方米的臥室,也是張福太的學習室,高中的5本數學書羅列在炕頭。老人說,書是向孫女要的,孫女在書上標記了好多知識點,通俗易懂,這些對於只有初中文化的張福太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 古稀老人自學高數 蹲守食堂求教能解答的沒幾個
    古稀老人自學高數 蹲守食堂求教能解答的沒幾個作者:新報郝穎內容提要:這兩天,河北工業大學官微一條「勸君惜取少年時!七旬老人工大食堂自學高數,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熱傳。說的就是72歲的老人李彬,只有小學文憑的他,用7年時間自學初高中數學、物理,現開始學習高數,幾乎跑遍各高校食堂向學生虛心求教。天津北方網訊:這兩天,河北工業大學官微一條「勸君惜取少年時!七旬老人工大食堂自學高數,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熱傳。
  • 貴州70歲爺爺多次侵犯13歲孫女,還曾侵犯過兒媳婦,被判刑5年
    近日,貴州省某法院就審理了一起爺爺強姦親孫女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今年70多歲,他多次強姦了自己13歲的親孫女,而孫女因為害怕,也因為沒有法律意識,一直等到資助他的人得知此事之後才報警,老人犯罪行為極其惡劣,最終被判刑5年。根據知情人透露,犯罪嫌疑人和孫女都居住在貴州省畢節市長威縣某個村莊,今年70歲。
  • 英94歲老人時隔72年第二次拍五世同堂全家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5日報導,英國埃塞克斯郡的94歲老人弗雷德裡克•希爾(Frederick Hill)的家中五世同堂,有孫兒孫女23個、曾孫25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族。近日,他們仿照72年前的老照片,重拍了一張五代人齊聚的全家福,共享天倫之樂。
  • 替孫女跑馬拉松 退休13年堅持跑步5公裡小意思
    【替孫女跑馬拉松】這位老人名叫於永海,今年73歲,這次參加的項目為5公裡跑。雖然老人最終非常輕鬆地衝過了終點線,但他自己卻表示,自己其實是替孫女來參賽的:「這是我孫女的牌,她今天有事來不了了,我就替她來了。
  • 老太用孫女美術書「學成」一級畫家(圖)
    瀋陽市皇姑區有一位有聽力障礙的殘疾奶奶趙雲鳳,退休後,從61歲開始拿起上小學的孫女美術課上用舊的畫筆、水彩、美術書學習繪畫,經過4年練習她的畫竟然頻頻獲獎,最後竟練成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理事,一級畫師,還加入了瀋陽市美術家協會
  • 8旬老人花100萬幫孫女補課,女孩每天睡4、5個小時,這麼做值嗎
    近日,上海的一對年過8旬的爺爺奶奶登上了熱搜,他們為給孫女補課花費了100萬!爺爺奶奶稱兩人都是60年代的本科生,他們希望孫女能考上清華,奶奶表示孩子的媽媽身體不好,所以,從小學開始就由她和老伴照顧孫女。
  • 斥百萬巨資為孫女補課,只期望能考上清華,富養女的背後意義深遠
    二老均為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本科生,當年算是絕對的高級知識分子。老人為了給孫女補課,從小學到高中,共計花費百萬補課費。當記者問及如此巨額補課費,會不會影響家庭生活時,老人大手一揮:我們有這個能力!不過仍然會有人好奇提問,花費如此巨資只為孩子補課,到底值得不值得?其實這個問題本身並不具有普遍意義。
  • 常德一家三口沒有薪酬的「補課」
    記者 吳紫欣 通訊員 郭婧 文/圖19歲的劉起是南京大學大一的學生,他父親是常德市桃源縣漳江中學的化學老師,母親是潯陽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今年這個暑假,劉起全家都開始了幫人補課,補課對象是潯陽街道鎮江渡村的學生小琴。
  • 河南一老人被18歲孫女取走28萬養老錢,孫女:到死都不會管你!
    近日,河南老人被18歲孫女取走28萬養老錢,引發關注。據了解,程大娘的兒子幾年前去世,留下10萬塊錢,加上自己這麼多年攢下的,一共有28萬存款。本想著家裡就這麼一個小孫女兒,沒了父親母親也不管她,只有自己是她唯一的親人。
  • 未辦理收養登記手續 祖母能否要求養孫女盡贍養義務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日前就處理了這樣一起祖母要求養孫女承擔贍養義務的贍養糾紛案。  原告高老太現年80歲,其與丈夫老張婚後僅生育一子張某。張某與陸某結婚後即與父母分開居住,因二人婚後一直未有生育,雙方於1994年1月領養了本案被告小張,但一直未辦理收養登記手續。同年7月,陸某去世。此後,小張由張某一人撫養。2003年,張某去世。
  • 18歲孫女取走奶奶28萬元養老金,給了男友!老人含淚求助
    近日,據河南民生頻道報導,鄭州一位老人自己28萬元養老金,居然被孫女給全部取走了,等到發現時,只找回了13萬元,另外15萬元下落不明 。 奶奶去銀行被告知28萬全被孫女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