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思考的90後
一、
這幾天是今年的高考時間,對許多學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昨天,上海一則爺爺奶奶花百萬為孫女補課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事情是這樣的,上海一對年過八旬的爺爺奶奶,因為行動不便開著殘疾車送孫女到上海市西中學考點參加高考。看起來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不平凡之處在於背後的故事。為了讓孫女考出好成績,家裡曾經一直給孫女補課,光小學到高中期間補課就花費了100多萬。
面對採訪,老奶奶哽咽著說,曾經看到孫女每天為了刷題凌晨1點才睡,而且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別提有多辛苦了。進一步了解,爺爺奶奶都是60年代本科生,之所以要求孫女補課,是因為希望她能夠考上清華,到時一起送她去北京。
比起老人的迫切要求,我相信孫女的壓力會更大一些,最後,如果孫女萬一考不上清華了怎麼辦,還能不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呢?
花費百萬為孩子補課,對普通家庭來說,真的是不可想像了,一般的家庭是拿不出這麼多錢的,貧窮再一次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也有網友評論,花費這麼大的代價是不是不值得呢?也有一些樂觀的網友表示,不必為他們擔心,百萬對富人家庭來說只是小錢,我們過慮了。
二、
出生在農村家庭,從小到大一直沒有補過課,主要是因為自己比較上進,成績比較優異,所以沒必要補課。再一點,對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來說,也是沒有閒錢用來補課的,只能靠個人的自覺努力了。
相信很多窮人家的孩子都聽過這些話,父母給我們說,你只管把學習搞好就好了,別的地方不用你操心。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父母忽略了一點,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光靠個人的努力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有老師的輔導,有錢的孩子可以參加補習班等等。
天才的孩子畢竟都是少數的,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非常普通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享受補習班等教育資源,就算是再差的孩子,用錢砸也能砸出一個合格的成績。普通家庭的孩子則不同了,他們是沒有條件,甚至沒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的。
現在階級已經固化了,富人的孩子越來越富有,窮人的孩子越來越貧窮,不管是從意識還是到行動方面,窮人家的孩子都是比不過富人的孩子,想超越真的很難。
窮人家的孩子不但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還會面臨著種種歧視。一次和姐姐聊天時得知,外甥班上的一位孩子,因為穿著比較寒酸,受到了周圍同學的歧視,同時還受到了老師的歧視,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別說考不出好成績,心理方面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三、
曾經,在高考之前,有一個問題困惑著我們,以後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呢?直到分數出來以後,又一個問題困惑著我們,是學習汽修,還是學習美容美髮呢?根據自己的可憐分數,我們報考了一個自己不認識的學校,然後開始了我們普通的人生,這也是普通孩子的一生。
有超前意識的家庭,父母會給孩子投入更多的錢,用於教育,他們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所以,即使沒有條件,砸鍋賣鐵也要支持孩子上學,像陳春秀的父母。沒有教育意識的家庭,會認為上學無用,與其繼續砸錢,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還不如早點輟學掙錢養家。
作為一個窮人家的孩子,非常幸運,在求學的過程中,能夠一直得到爸爸的支持,讓我能夠有機會上大學,雖然是一個很普通的大學,相比於更多人,已經很幸運了。
上一篇寫了年輕人為什麼沒有生孩子的欲望了。為什麼不想生孩子,因為養孩子的壓力真的太大了,尤其是想要培養出一名棟梁之才,富人可以花費百萬為孩子補課,窮人家的孩子是沒有條件享受到這樣的待遇的。既然給不了他們好的條件,為什麼要生,甚至多生呢?
最後,我想說,與其過分追求分數,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也不是完全忽略分數。小心駛得萬年船,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安穩度過人生中的每一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