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上名校,家長花百萬輔導費,辭職陪讀六年,值得麼

2020-08-23 象牙塔裡講故事

7月高考的時候,上海一考場外陪考的奶奶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小學到高中,孫女花在課外輔導班的費用已超百萬,就是希望她能夠考上清華大學。由於沒有後續報導,這位考生是否考上清華不得而知,不過為了上名校花費花費百萬上輔導班,還是讓不少家長倒吸一口涼氣,不得不說,部分考生的高分真的是金錢和時間堆出來的。

家長辭職陪讀六年,孩子考上人大,自己卻空虛了

無獨有偶,近日一位家長也存在一個困惑:孩子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了,本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自己突然卻感到很失落,為了孩子上學,從初一開始就辭去了工作,陪孩子租房在學校旁邊住,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孩子做飯洗衣服,陪孩子學習,中學階段緊張忙碌,自己也沒有覺得空虛,現在孩子考上大學了,突然發現自己適應不了,不知道該幹啥了。

同時她還擔心,中學六年生活上的事都是自己幫孩子代辦,孩子一門心思搞好學習,生活自理能力並不強,進入大學後又該怎麼辦?總不能還繼續跟著孩子上大學。自己離開了社會六年,一切圍著孩子轉,現在孩子不需要自己了,找工作就業都沒有了方向。

2019年8月27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校門,大門。

高考錄取率提高,競爭卻在不斷加劇

高考的錄取率在不斷提高,家長和學生的壓力卻在不斷增大,對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大,不管是時間、金錢還是精力,教育都成為了家庭支出最大的部分。因為不少家長都認為,大學生的增多,並非完全是好事,就業的壓力同樣在不斷增加,要避免未來就業時的激烈競爭,似乎只能通過考名校上熱門專業來緩解。

在教育上的投入不遺餘力,家庭裡必然就要有人為此作出犧牲,經濟收入高的家庭尚能接受,對於家庭經濟不那麼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面臨著巨大壓力。今天還看到一位家長,從現在已經開始對2021年高考進行倒計時,為了幫助孩子衝刺,到培訓學校給孩子帳戶裡充值124小時的課時費,合10萬元,高三一對一課程一節課差不多1700元,不得不感慨,為了孩子,家長捨得一切。

教育上的高投入是否值得

這樣的付出是否值得?不管結果如何,在家長看來肯定都是值得的,不少家長常說的一句話是,孩子學得怎麼樣那是他的事,但是我們盡到自己的責任。能夠取得好的結果,固然皆大歡喜;即便結果不理想,家長也能做到問心無愧。

教育上的高投入是否有必要

在教育上如此大的投入是否有必要。舉一個特別的例子,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鍾芳蓉,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就外出打工,她跟爺爺奶奶生活,生活學習上的事完全靠自己,中學幾年,父母就到學校看了她幾次,她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與她自律的好習慣分不開,目前她已被北京大學錄取。

對於自律的孩子來說,確實都跟鍾芳蓉一樣,不需要家長操太多心。每年高考結束,不少高考狀元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自己從未上過輔導班,也從不熬夜,取得好成績的訣竅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課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問題就在於,有多少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自律的。很多家長並沒有這個自信,當然很多孩子也沒有表現出讓家長信服的自律;只要孩子在班級裡不是最優秀的那個,很多家長就不願意給孩子機會嘗試和努力,而是自己開始幫助孩子制定目標和計劃,要求孩子遵照執行,久而久之,不管是否自律的孩子,就會形成對家長的依賴,稍有鬆懈就可能反彈,直到壓制不住,甚至產生矛盾。

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能夠起到多大作用

家長的投入對於孩子的教育能起到多大作用?不能否認家長的監督,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帶來積極的影響,特別是早期孩子習慣還沒有養成,自律性相對較差的時候。但是能夠考上名校的學生,肯定是以自己為主,不會完全依賴於家長,更多時候,是家長配合孩子,並適時給予孩子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正所謂三歲牽著走,7歲領著走,長大後看著走,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當然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負擔得起他的教育支出,也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做賭注,所以很多家長始終認為,花百萬上輔導班,辭職在家陪孩子上學都是值得的,畢竟事業再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對於這樣的做法,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母親辭職陪讀6年,孩子考入名校,這樣做值得嗎?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是絞盡腦汁,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所以不少孩子壓力很大,除了正常的上下學,就是在各個輔導班之間奔波。現在正是暑假期間,不要以為放了暑假,孩子們就可以輕鬆玩耍了,在假期裡,孩子們除了要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外,基本上在外面報的都有輔導班。輔導班門口經常被圍得水洩不通,除了個別孩子自己上輔導班外,大多數孩子都是由家長接送的。
  • 985陪讀媽媽:用12年陪讀孩子,賭那1%的概率上清華,值得嗎?
    文/格格鬥1、計劃陪讀12年,立志考清華,值得嗎?現代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成材,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傾盡所有。認識一位寶媽,畢業於北京某985大學,丈夫也是某211重點大學畢業的,夫妻倆都是研究生。夫妻倆的兒子,目前在北京某重點小學就讀,從孩子讀一年級開始,這位寶媽就辭去了高薪工作,專職做起了陪讀媽媽。
  • 開學在即,家長面臨的難題:是否要辭職,成為一名「陪讀媽媽」?
    家長們都開始忙著準備孩子們的開學事宜,為孩子們考慮、奔波。最近,朋友便因為孩子的事情輾轉難眠:她,今年37歲,在三四線城市,普通的雙工家庭,大女兒今年高二,小兒子今年正式升入小學一年級,考慮到兩個孩子都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她在考慮要不要辭職,成為一位「陪讀媽媽」?
  • 陪讀傷身,不陪讀傷神!糾結要不要陪讀的家長看過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家長,為了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顧,甚至辭掉工作陪孩子讀書!一到開學,學校周圍的「陪讀房」都會一漲再漲,「陪讀」儼然成為了當今中國教育的一種普遍現象。,總結下來家長選擇陪讀的理由,不外乎下面這幾個理由:為孩子爭取更多學習時間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那孩子回宿舍和回家距離差不多,但是住宿需要自己解決洗衣服的問題,浪費很多時間,陪讀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為孩子爭取更多學習時間。
  • 花了23萬輔導費,物理只考2分,家長的愚昧是補課興盛的根源
    花了23萬輔導費,物理只考2分,家長的愚昧心理是補課興盛的根源!網傳河南鶴壁周女士憤怒質問某校外輔導機構,為什麼花了23萬輔導費孩子中考物理只考了2分?當初輔導機構的承諾哪裡去了?說只要參加輔導,就能輕鬆考上市重點高中或外國語學校;如今中考總分200多分,什麼學校也上不了了,讓孩子怎麼辦?
  • 孩子升高中,需要陪讀嗎?過來人的經歷,值得參考
    他們在督促孩子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會盡己所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不惜放下工作,開啟漫長的陪讀過程。當孩子升入高中後,需要陪讀嗎?過來人的經歷,給出了答案,值得各位家長參考。如果,學校距離家庭較遠,一些家長可以選擇陪讀的方式,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來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惑。比如說,有位跪謝母親的學生,叫做王恆傑,他的母親一直陪伴他高中三年,可謂是「子以母成」。
  • 陪讀陪讀,最後連命都賠了
    父母陪讀又賠錢,最後還賠了命哎,這種事情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作為一名高中主科老師兼班主任,我是真的非常不建議家長們辭去自己的工作,來陪孩子讀書。沒有必要!!高中生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青少年了,陪讀除了能帶給孩子壓力還能帶來什麼?
  • 毛坦廠中學「陪讀媽媽」發現學校的商機,靠陪讀業務,年賺百萬
    很多中國家庭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為了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一般要花費很多經濟支出,很多家庭還會移居他鄉,母親更是擔當陪讀角色。母親會把精力和時間花在孩子身上,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學習。
  • 孩子上高中,家長該不該租房陪讀?班主任提醒:當心毀掉孩子
    月份,上海的陪讀租房市場就進入了旺季,一些名校周圍的房源變得十分搶手。有的家長寧願出高價,住裝修差的房子,也要給孩子陪讀。尤其是高三的家長,孩子面臨升學參加高考,他們的陪讀熱情最高。家長陪讀上高三的孩子,孩子的生活舒適,營養補充及時,有助於身體健康和學業成績的提升。但是,孩子上高中,家長選擇陪讀,真的是最佳的選擇嗎?前段時間我送家裡孩子上學,就順便諮詢了一下班主任租房陪讀的事情。孩子上高中,該不該租房陪讀?
  • 孩子上了三年級,媽媽要辭職陪讀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三年級在整個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一年,不少孩子三年級的時候功課落下了,上了4年就特別吃力,怎麼跟都跟不上,有些媽媽面對這樣的情況開始後悔,如果自己在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辭了職,在家全職陪讀,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今天我要用兩個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你,千萬別辭職,不然雞飛蛋打,更加糟糕。
  • 為孩子進名校全球家長都拼了!
    這些人,共50個人至少花了2500萬美元,讓一枚叫威廉·裡克·辛格的中間人,通過各種方式賄賂考官、學校審查人員、教練、偽造文書、找考試槍手,讓孩子進入耶魯、史丹福、南加大等名校,送孩子一步登天。在亞洲傳言不重視學歷、天生我才必有用、熱情與才能更重要的美國,升學壓力為什麼也這麼大?
  • 花23萬輔導費孩子只考2分,李玫瑾教授直言:這種補習班不能報
    花23萬輔導費孩子只考2分,李玫瑾教授直言:這種補習班不能報面對日漸白熱化的教育競爭,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補習班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標準配置。有的家長甚至不惜花費巨資,給孩子報考各種補習班,寄望孩子能夠在日後的升學考中擁有出色的發揮,考上一所好學校,光耀門楣。近日,河南就有一個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為了能讓正在上初三的孩子,在中考獲得好成績,給孩子報了一個補習班,前後輔導費共計花費23萬,結果孩子參加中考,總分只有220分,所有考試科目中,物理成績最慘,只有2分。
  • 如果花兩百萬讓你的孩子獲得上985或211的機會,你願意麼?
    看到大家討論:如果花兩百萬讓你的孩子獲得上985或211的機會,你願意麼?我的答案是:第一,按現在情況,我沒有那麼多錢,孩子想讀985或者211,只能靠他自己努力學習。平時,我用心輔導,嚴加管教,也許大概可能孩子能考上985或者211大學。如果他考不上,可以復讀一年,最後上怎樣的學校,依當下的經濟條件,我不會給他花這麼多錢。因為,我也沒有這麼多錢。
  • 孩子上大學還陪讀?家長是打算陪孩子到地老天荒嗎?
    孩子上了大學,如果有條件去不去陪讀?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應該很多人和我一樣,大學陪讀家長腦子是不是有坑?大學陪讀的目的和意義在哪裡?陪讀你又能給孩子帶來什麼?襁褓裡的巨嬰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愛不是佔有而是讓他能夠在廣闊的天地裡有更多自由飛翔的權利。
  • 高校獎勵新生一個人報到,家長送孩子上大學,與獨立無關
    在中國,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報名及考試人數就不斷升高,僅僅三年時間參與高考人數就突破百萬,到了2019年更是突破千萬人之多,這樣的考試規模全世界獨有。所以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高考中能夠脫穎而出的困難程度是非常高的,這也反嚮導致每一位學生都需要付出幾乎所有的時間來學習,爭奪那為數不多的名校學生名額。
  • 怎樣讓孩子上好網課——陪讀
    經過與孩子班級老師的共同商討,和老師對其他家長的反映,才知道這是普遍現象。許多的孩子都是在一邊上課一邊搞小動作,更有的孩子還用手機相互聊天。針對如此情況,和老師共同制定了辦法——家長陪讀。這個方法明知道是一條錦囊妙計,可是孩子已經上中學了,家裡人能選出陪讀的大人必須具備能聽懂中學課程的文化水平。最後決定由孩子的媽媽暫時放棄了工作,臨時請了長假陪孩子上網課。
  • 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這對大部分家庭來說都算得上一筆不小的開支吧?看來陪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財力等各方面花費都挺大的。可是如果不陪讀吧,又有一種對不起孩子的感覺,畢竟大多數學生都有家長在陪讀。如果不陪讀萬一三年後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必將萬分自責。那到底要不要陪讀呢,家長們需要考慮哪些事情呢?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
  • 小學生收課後輔導費合適嗎?為什麼?
    我孩子課後服務費昨天開始陸陸續續上交了,原來孩子上下學是有姥姥接送,現在是我們兩個人自己帶孩子上學。所以時間上我們顧不過來,因此給孩子報了課後輔導。說心裡話,原來不花錢,現在花錢了,或多或少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 家長陪讀吼到「心梗」警告陪讀莫「賠讀」
    一提起陪孩子寫作業,不少家長就氣得頭痛胸悶,更有甚者在網上發文稱「吼到心梗要做手術」,是否如此嚴重尚未證實,但家長的「陪讀」真的如此重要嗎?家長不陪寫作業,孩子就會落後嗎?(10月29日的央廣網)  家長「陪讀」吼到「心梗」,是一種得不償失行為,也是家教的越位。因為有家庭教育專家認為,家長的任務不是給老師當「助教」,而是專門生活教育和情感教育,輔導孩子做作業並不能發揮出家長的優勢,對孩子的學習也未必都好。畢竟,有發展前途的孩子應該具有主動性強和自制力強的特點與素質,家長的任務就是要教育和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提高孩子的自制力,而不是吼甚至強迫孩子做作業。
  • 用12年時間去賭2%的概率,為孩子放棄工作當陪讀媽媽,到底值得嗎
    那麼,這些陪讀媽媽們,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呢?01.陪讀媽媽的心理我也問了朋友這個問題,因為當年我們也是一起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樣參加過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然而,她卻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媽媽從孩子上小學起就開始陪讀,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