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年時間去賭2%的概率,為孩子放棄工作當陪讀媽媽,到底值得嗎

2021-02-08 一凡親子教育

文|一凡

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就從高中一線教師崗位主動退了下來,去學校後勤部管學生宿舍了。孩子上二年級後,她更是直接從學校調離了教師的崗位。

這種崗位上的調動,不止是工資上差距,也會直接影響到她在事業上的聲望和地位。南而她做出這樣義無反顧的決定,都是為了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孩子學習。

無法想像,一個曾經有著強烈事業心的女人,竟然為了將孩子轉學到一個區級市裡的更好的學校,舍家撇業地當起了陪讀媽媽。

近幾年,家長們興起了陪讀。在很多農村家庭,父親在農村種地養家,母親在城裡租房給孩子做飯,當起了陪讀媽媽。

也有很多縣城裡的家庭,孩子初中學習比較優秀,等到高中的時候,就去了區級、省級的重點高中,於是就有不少媽媽,放棄了蒸蒸日上的工作,選擇去給孩子當陪讀。

像我朋友這樣的陪讀媽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陪讀,那就意味著要用12年時間去陪孩子讀書。

據說,考大學時,985院校的錄取率只有1%左右,211院校的錄取率也只有2%到3%。那麼,這些陪讀媽媽們,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呢?

01.陪讀媽媽的心理

我也問了朋友這個問題,因為當年我們也是一起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樣參加過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

然而,她卻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媽媽從孩子上小學起就開始陪讀,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華大學。所以,12年雖然漫長,但是只要孩子能考上清華,將來有個好前途,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她說,活到中年才明白,有車、有房、有錢,其實都沒那麼重要,孩子出息了,才是自己後半生幸福的保障和底氣。

如果非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可能上清華這兩者之間選擇,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清華。

我相信大多數媽媽都是這樣的心理,也都會這樣去選擇。畢竟,「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可是,並不是所有陪讀媽媽家裡的孩子都能考上清華啊?

我家住在一所重點高中附近,在我家附近有很多公寓都租給了一些陪讀的家庭。有時候在超市買菜時,經常會碰上一些陪讀媽媽。

通過和她們聊天得知,她們的孩子雖然都在這所重點高中讀書,但是大多數孩子的成績都很一般,甚至有的孩子成績還很差。

而這些媽媽們,在陪讀期間,一般只能給孩子做一些做做飯,洗洗衣,早上叫孩子起床等等這一類的瑣事,大多數都輔導不了孩子學習。

所以,陪讀媽媽放棄了自己擅長的工作,卻只做一些保姆就可以做的工作,對孩子的學習幫助似乎並不太大。

陪讀媽媽們只願看到一些陪讀讓孩子成功考上好大學的案例,卻根本不願正視陪讀失敗的案例。她們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與眾不同的,相信自己的陪伴會讓孩子懂得感恩,更加努力。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2.長期陪讀對孩子的影響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有人專門幫孩子打理生活上的瑣事,孩子就會專心學習,成績就會得到提升。但是實際上家長陪讀卻是有利有弊:

陪讀的好處:

1、經常給孩子鼓勵和信心,有利於親子關係更融洽。

在孩子失敗時,家長能及時支持和鼓勵孩子;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講解;在孩子遇到人際關係問題時,家長可以幫孩子分析和引導等等。

如果家長可以做到這些,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也可以很好的解決孩子日常遇到的問題,讓孩子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並可以輕鬆應對考試。

2、如果孩子自制力較差、有網癮等壞習慣,家長的陪讀很必要。

當孩子出現嚴重不良行為時,比如沉迷網絡,學別人逃學、曠課等,父母的陪讀就可以有效加強監督、隔離孩子受環境影響,預防孩子繼續走下坡路。

陪讀的弊端:

1、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

因為凡事都有媽媽在身邊幫助解決,孩子會變得懶惰,依賴性變強。有的孩子甚至還會在學習上也過度依賴母親的指導。

比如,遇到不會的難題,自己不會主動去思考、解決,而是直接將難題拋給父母,缺乏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

很多陪讀媽媽,要麼辭去了體面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名家庭主婦,一心侍候孩子;要麼心裡把讓孩子進入好大學當成了自己最大的事業。

調查發現:有60.6%父親和63.3%母親認為子女就是自己人生的希望。

她們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大的期望,將整個家庭,甚至幾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他們看似無怨無悔地付出,但是付出得越多,孩子的壓力就越大。

父母出於關心,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言行舉止,讓孩子感覺窒息,感覺沒有了一點自己的隱私,脾氣會變得暴躁和逆反。

如果家長脾氣也不好,看不慣孩子,對孩子非打即罵,那麼,陪讀的結局只會讓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親子關係也會走向反面。

3、陪讀會讓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從小被家人照顧得太多的孩子,缺乏獨立性,更缺乏自理能力。這樣的孩子,即使將來考上了一所好大學,生活上的能力也會讓他在大學生活裡出現很多問題,吃盡不少苦頭。

家長對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包辦代替,會讓孩子永遠學不會管理自己的生活。一個不會照顧自己的人,缺乏最起碼的生存能力,這非常不利於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長。

03.長期陪讀對父母的影響

其實,長期陪讀不僅對孩子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也會對父母家庭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也會間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

1、陪讀會讓媽媽失去自我。

長期的陪讀生活,會讓媽媽與社會脫節。每天媽媽心中只想著,早飯、午飯、晚飯都吃些什麼?孩子上學去了,媽媽就開始收拾家務、洗衣服、備菜……

媽媽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她忘記了自己的需求,失去了自我。孩子成了母親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

等到孩子考上大學走了以後,她的人生會突然沒有了目標……

2、陪讀會給媽媽很大的的壓力。

如果孩子考上了好大學,那麼全家人皆大歡喜,媽媽成了家裡的功臣;如果孩子沒考好,媽媽就會特別自責,認為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就算家裡人不說什麼,媽媽的精神壓力也會很大。

3、陪讀會對家庭造成傷害。

父母兩人長期兩地分居,缺乏交流,會造成感情生疏、淡漠、甚至破裂。不利於家庭和睦團結。

我家親戚一對夫妻就是因為媽媽跟著孩子陪讀三年後離婚了。是孩子的媽媽在城裡認識了另一個陪讀的爸爸,兩人走到了一起,結果兩個家庭破碎了,兩家的孩子也很受傷,學習直線下降。

寫在最後:

父母之愛子,必將為其計深遠。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前途,但是愛孩子也要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千萬不要最後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結局。

為了孩子能夠考上清華、985、211,媽媽放棄工作,寧願用12年時間去陪讀,只為賭2%考上好大學的機率,這樣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呢?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985陪讀媽媽:用12年陪讀孩子,賭那1%的概率上清華,值得嗎?
    文/格格鬥1、計劃陪讀12年,立志考清華,值得嗎?現代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成材,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傾盡所有。認識一位寶媽,畢業於北京某985大學,丈夫也是某211重點大學畢業的,夫妻倆都是研究生。夫妻倆的兒子,目前在北京某重點小學就讀,從孩子讀一年級開始,這位寶媽就辭去了高薪工作,專職做起了陪讀媽媽。
  • 母親辭職陪讀6年,孩子考入名校,這樣做值得嗎?
    ,就可以完全放手了嗎?有些孩子為了上名校,會選擇到離家比較遠的地方去上學,家長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外,在仔細權衡後,就會出現陪讀的現象。即使在離家較近的地方上學,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吃到可口的飯菜,有好的學習環境,也甘願做孩子背後默默付出的那個人。當然也有家長願意讓孩子吃食堂、住宿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不好說陪讀的孩子們和獨立的孩子們哪一群更優秀一些。
  • 赴美陪讀家庭生變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她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來到國外從頭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陪孩子讀書,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這些「陪讀媽媽」們又過得如何呢?  很多在爾灣陪讀的媽媽都報了成人英語補習班,補習班專門為陪讀媽媽而設立,上課時間是在上午10點左右,不會與接送孩子的時間相衝突。補習班也是媽媽們互相交流的好機會。  除了孩子,老公也是陪讀媽媽們經常聊起的話題,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長期分居,這也是陪讀媽媽們最大的困擾和家庭隱患。
  • 毛坦廠中學「陪讀媽媽」太辛酸,陪讀天天吃剩飯!網友:值得嗎
    高考是關乎千戶人家的大事,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生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大學的水平怎麼樣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因此,我國最大的復讀工廠毛坦廠中學每年才會有大批的家長陪讀,他們幾乎都是外地出身,為了孩子在毛坦工廠的中學學習,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不遠千裡來陪讀。
  • 一位陪讀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
    因為,我們每一點的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留下痕跡。他終會感激我們,不僅給了他生命,而且給了他一個有質量有尊嚴的青春生命!我的孩子只是普通人 首先請大家捫心自問,真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事實嗎?2.
  •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值得嗎?
    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值得嗎?這是一個很多家長,主要是媽媽,面臨的抉擇。對於遠離家鄉到異地打拼的夫婦,生了孩子誰來帶是個問題。如果老人能捨棄老家的一切,克服異地的種種不適應,幫忙帶孩子,這會讓夫婦二人如釋重負。可是,如果老人沒辦法來呢?僱保姆似乎是不放棄工作的唯一選擇。保姆的工資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以石家莊為例,保姆月工資基本都在4000元上下,而夫妻一人的工資可能也就這麼多。與其僱保姆,還不如自己帶呢。
  • 放棄央企工作,做全職陪讀,午後空閒做家政!藏起辛酸的單親媽媽
    媽媽知道,孩子其實是很懂事的,他在學校裡吃飯,很少會吃肉菜,早上常常是買一碗泡麵,加一隻雞蛋,想吃肉,也多會選擇比豬肉更便宜一些的雞肉菜。知道孩子的想法後,十月中旬,她毅然向領導提出辭職:相比孩子的前途,自己的工作又算什麼?陪讀生活很緊張:每天早早起床,給孩子準備早飯,孩子上學後,買菜,把孩子前一天的錯題重新謄寫在空白紙上,預備孩子晚上或者周末溫習。
  • 美國留學 丨 捨棄一切的陪讀媽媽:到底是陪了孩子,還是賠了自己?
    棕櫚大道說:從中國到美國8000多公裡,飛行時間9個小時從國際學校到美國高中3年時間,1000多個日日夜夜從公司高管到全職主婦24小時的陪伴,全心全意的守護著留學孩子的成長陪讀媽媽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
  • 陪讀+工作,高二陪讀媽媽的一天
    陪讀是媽媽,工作是自己,我不想迷失在單一角色裡最近幾天,好多頭條的好友問我是不是全職陪讀。陪讀:我每天負責做早飯午飯,早晨和中午送兩趟孩子,晚自習回來給他準備點吃的,陪他聊聊天。工作:每天工作四到六小時,線上遠程完成大部分工作,儘可能不安排出差。其他:有空閒時間會跑步、鍛鍊,也會學習、看書,從不逛街,不去美容院。
  • 陪讀媽媽:孩子在新加坡讀了2年國際學校後,我想帶她回國了!
    不過,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以後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近日,萬事通卻收到一位如願將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的陪讀媽媽的哭訴,這位媽媽正在考慮要不要帶娃回國讀書,這究竟是為何呢?女兒好不容易考進國際學校2年後我卻想帶她回國了兩年前,中國媽媽江慧(化名)了解到新加坡的國際學校教學理念先進,善於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注重孩子的多元發展,於是決定送女兒小雪(化名)來新加坡讀國際學校。
  • 這,是海外陪讀媽媽們的10年人生
    「陪讀是一個需要十分慎重的決定,很多人不了解將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圖源:財新網爸爸是「空中飛人」,媽媽和孩子被「空投」到新的教育環境,一家人中間,有了數千公裡的距離和十多小時的時差,陪讀媽媽的日子,到底過的怎麼樣
  • 陪讀媽媽的勇敢自述:陪孩子讀書三年畢業了,而我的心也變了……
    80後90後的小夥伴或許回想起自己上學的時候都不會這麼嬌氣,那個年代什麼事都要靠自己比較多,上初中高中,生活上基本上也達到獨立的情況了,自己會洗衣服做飯了,貌似現在年紀的孩子似乎金貴了許多,嬌氣了許多……曉燕(化名)是一位全職的陪讀媽媽,為了照顧孩子三年的初中學業,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著孩子到城鎮裡生活,與丈夫分居兩地,丈夫為了家裡的生活開支毅然奔走遠方打工
  •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大學生,每周會固定把自己的衣服郵寄給媽媽,媽媽洗乾淨後再給他郵寄回來。當時我還不太相信,怎麼可能會有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連這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嗎?直到我聽說這樣一個姜堰媽媽的故事,我才覺得,這種因為陪讀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例子,不在少數。
  • 孩子升高中,需要陪讀嗎?過來人的經歷,值得參考
    他們在督促孩子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會盡己所能,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不惜放下工作,開啟漫長的陪讀過程。當孩子升入高中後,需要陪讀嗎?過來人的經歷,給出了答案,值得各位家長參考。關於陪讀,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姓劉的奶奶,用七年的時間,陪伴兩個孫子,以及一個外孫的高中生活;最終,孩子們都很爭氣,分別把握住高考的契機,叩開了蘭大、湖大,以及中科大的校門。
  • 怎樣讓孩子上好網課——陪讀
    經過與孩子班級老師的共同商討,和老師對其他家長的反映,才知道這是普遍現象。許多的孩子都是在一邊上課一邊搞小動作,更有的孩子還用手機相互聊天。針對如此情況,和老師共同制定了辦法——家長陪讀。這個方法明知道是一條錦囊妙計,可是孩子已經上中學了,家裡人能選出陪讀的大人必須具備能聽懂中學課程的文化水平。最後決定由孩子的媽媽暫時放棄了工作,臨時請了長假陪孩子上網課。
  • 「陪讀日記四」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是啥樣?雞血搏命or淡定佛系
    最近總有人說俺不是個合格的陪讀媽媽!沒提前學習是你的責任,不努力提高娃的積極性是你的問題,捨不得娃吃苦耐勞是你的錯誤,課內知識沒信心拿下還好意思陪讀?去打零工掙錢去吧!咱的陪讀日記雖然寫了才幾天,但小升初日記寫了一年了。
  • 微家教|一位初三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
    來源:青攬家長地帶當孩子成績在年級墊底的時候,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很焦慮。絕望時,甚至對孩子不管不顧。作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能放棄孩子。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位初三媽媽的親身經歷,值得大家共勉。我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我兒子的成績在初一、初二一度年級墊底。
  • 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看來陪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財力等各方面花費都挺大的。可是如果不陪讀吧,又有一種對不起孩子的感覺,畢竟大多數學生都有家長在陪讀。如果不陪讀萬一三年後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必將萬分自責。那到底要不要陪讀呢,家長們需要考慮哪些事情呢?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 和孩子一起求學打拼成趨勢 陪讀媽媽開啟新生活
    這些陪讀的家長又以媽媽為主,多年來已形成一個獨特的陪讀媽媽群體。  這些外人眼中不惜放棄國內一切,出國照顧年幼孩子的陪讀媽媽,其實已不再圍著孩子轉。她們中不少是邊陪讀邊打工,少數甚至在事業有了新發展;另外,和孩子一起出國讀書,平時各讀各,放假才相聚的陪讀媽媽也增加的趨勢。但無論選擇怎樣的方式,她們的陪讀生活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與故事。
  • 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圖鑑
    這些母親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帶著子女來到異國他鄉,開始了一種新的人生。帶娃的日子一定是痛並快樂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2020是特殊的一年,各種不測和動蕩,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們還好嗎? 孤 獨 小文三年前辭去在別人眼裡帶有光環的工作,帶著孩子奔赴海外開始專職陪讀媽媽。好在小文的老公也辭職一起漂洋過海。總算是一家人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