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2020-07-30 同學們這節課自習

江蘇省重視教育的程度不言而喻,素有高考大省、高考大戶的稱號。在重視教育的過程中,也衍生的一類人,那就是陪讀家長。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大學生,每周會固定把自己的衣服郵寄給媽媽,媽媽洗乾淨後再給他郵寄回來。當時我還不太相信,怎麼可能會有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連這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嗎?

直到我聽說這樣一個姜堰媽媽的故事,我才覺得,這種因為陪讀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例子,不在少數。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陳女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陪讀媽媽,因為家裡只有一個獨生女,她對女兒的教育非常重視。從初中開始,她就在女兒身邊陪伴她讀書,一直到高中,整整六年,去年看到女兒考上心儀的大學,她喜極而泣。

陪讀期間,她害怕女兒的學習太辛苦,一切家務都不會讓女兒做。她覺得只要女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她苦點累點也沒關係。在生活上無論事情大小,他都事無巨細給女兒全包了。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在這六年裡,別說洗衣做飯,就連梳頭穿衣服這種小事,陳女士也要幫女兒做,他一心想著對女兒好,不想讓她受委屈。

可是上了大學,弊端就出來了。女兒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非常差,宿舍裡沒有洗衣機,只能徒手洗衣服,才洗了兩天,女兒就抱怨太辛苦了。床上的被子,幾乎不疊。由於在家裡習慣了媽媽的照顧,女兒覺得這些事情都不應該由她來做。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雖然陳女士的女兒長得很高挑、白白淨淨,但是生活上照顧不好自己,襪子經常放了幾天才洗,所以遭到室友的批評。由於高中三點一線的生活,放學了就回出租屋,幾乎也沒什麼與人交流的經驗,第一次被別人批評的女兒受不了,打電話回家和媽媽哭訴。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陳女士非常心疼,她甚至產生了要去大學附近租房子,陪女兒讀書的想法。陳女士覺得自己疼愛女兒一輩子,看不了她受委屈。

點評

「捆綁式」教育,把孩子的教育與自己捆綁在一起,其實是很不好的。很多家長過度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工作,也想要陪孩子讀書。我能理解家長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但是過度保護其實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陪讀過程,首先會損害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事無巨細地幫助孩子處理生活問題實,則是剝奪了他們的生存能力。其次,陪讀會造成孩子巨大的壓力,孩子覺得媽媽為了我放棄這麼多,如果我考不好或者是將來不爭氣,那豈不是辜負了媽媽。第三,陪讀也會吞噬家長的工作能力,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孩子、陪孩子讀書上,那就喪失了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能力與人際溝通能力。

你對陪讀有什麼看法,你認為陪讀是一種正確的選擇還是過度的愛。

關注我,@同學們這節課自習 一起看教育。

相關焦點

  • 美國留學 丨 捨棄一切的陪讀媽媽:到底是陪了孩子,還是賠了自己?
    棕櫚大道說:從中國到美國8000多公裡,飛行時間9個小時從國際學校到美國高中3年時間,1000多個日日夜夜從公司高管到全職主婦24小時的陪伴,全心全意的守護著留學孩子的成長陪讀媽媽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
  • 用12年時間去賭2%的概率,為孩子放棄工作當陪讀媽媽,到底值得嗎
    那麼,這些陪讀媽媽們,為了孩子放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呢?01.陪讀媽媽的心理我也問了朋友這個問題,因為當年我們也是一起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樣參加過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這樣輕易放棄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然而,她卻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媽媽從孩子上小學起就開始陪讀,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華大學。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一位辭職了三年選擇陪讀的媽媽,當時第一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心情糟糕到崩潰,常言說,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了。以前我對這句話是沒有想法的,因為沒有體驗過,所以感覺不痛不癢不明不白。
  • 葉金福:「僱保潔幫孩子值日」是「害」不是「愛」
    日前,一則「貴陽家長300元請保潔幫孩子做班級值日,到底該不該」的新聞觸動家長們的神經,並就此形成兩個立場,贊成的家長認為一年級的孩子太小,無法獨立完成打掃衛生的任務;反對的家長認為,孩子參加班級值日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幫助孩子全面成長。
  • 兩個全職陪讀媽媽的經歷說明:陪讀,不僅僅是陪伴
    媽媽們全職陪讀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陪伴,有的兼而有之,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第一個媽媽,陪讀孩子高二、高三兩年。小輝的媽媽決定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和兒子一人一間臥室。陪讀期間,小輝會趁媽媽睡著後悄悄溜出去上網,那段時間,輝媽半夜都不能放鬆警惕。
  • 高三學生殺死陪讀媽媽:遊戲所害?管教過嚴?缺乏父愛?
    陪讀孩子的是媽媽,而孩子的父親卻很少來關照孩子,這是孩子高三年級,最為關鍵的時期,據說,孩子父親偶爾周末才會來他們租房的地方來看一次,鄰居也很少看見孩子父親的身影。但是,這種觀點也有網友反對,因為從這個學生《一封給父親的信》中可以看出,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其實非常深遠,孩子曾用幽默的口吻調侃他和父親的關係。
  • 大學生殺害陪讀母親!致命的15分鐘裡,母親沒有呼救……
    一名24歲的男大學生,捅死了陪讀的母親……在濟南市建大花園四區六號樓與七號樓之間,就是案發地點。當時不少人聽到了激烈的爭吵聲,期間還伴隨著哀嚎。因為兒子在附近上大學,她就在小區裡租了房子陪讀,在超市上班不到兩個星期,平時不愛說話,和其他員工交流很少。超市一名員工稱,通過查看監控,王紅下班的時間是6點零3分,下班之前還和同事打了一聲招呼,笑著走了,「當時看她還挺開心的。」6點18分,路口傳來叫喊聲。
  • 廣州大學城出現父母陪讀群 多租住小旅館(圖)
    像鄧女士這樣在大學城陪讀的家長不在少數,有的甚至來自東北遼寧。「不少家長租房一租就是幾個月,我這裡租房最久的就有半年」,旅館老闆陳先生告訴記者,「大多數都是媽媽在陪讀,但孩子們多數還是會住在學校,並不到這裡來吃飯睡覺。」
  • 孤獨,犧牲;還是堅毅、成長?這,是海外陪讀媽媽們的10年人生
    「陪讀是一個需要十分慎重的決定,很多人不了解將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圖源:財新網爸爸是「空中飛人」,媽媽和孩子被「空投」到新的教育環境,一家人中間,有了數千公裡的距離和十多小時的時差,陪讀媽媽的日子,到底過的怎麼樣
  • 「陪讀日記四」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是啥樣?雞血搏命or淡定佛系
    但是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大家心目中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啥樣?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咱還真不是個合格的陪讀媽媽。因為整個小學六年檢查籤字不到20次,能給娃籤一次字,娃會開心好久。整個小學六年,咱沒陪過娃寫作業。因為小學一年級那次沒寫作業老師請家長的時候,就對老師說,學習是娃自己的事情。
  • 大學生陪讀:家教「升級」了
    大學生陪讀:家教「升級」了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23日09:22  東北網-哈爾濱日報今年寒假卻大不相同,孫女士經人指點在家政公司請回一位大學生陪讀,不但每天給兒子輔導功課,陪著他寫作業,甚至還陪著兒子踢球、上網。自從有了這個「大夥伴」,兒子每天開心得不得了,孫女士和丈夫也倍感輕鬆。據了解,目前這種「大學生陪讀」新家教方式深受家長們的青睞。  記者從報達家政公司了解到,如今大學生陪讀十分「搶手」,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 《陪讀媽媽》的她是梅婷章子怡同學,也是最美班花,今名氣卻最小
    隨著《陪讀媽媽》的熱播,劇中的陪讀現象引起普通百姓廣泛討論,尤其是媽媽輩更是對此非常關注。劇中由梅婷、鄔郡梅、曾黎、郝洋等四位演員飾演的陪讀媽媽也成了議論焦點,相比丁一一媽媽李娜的強勢,很多觀眾更喜歡黛安娜媽媽夏天的溫柔與知性,有種人淡如菊的美感,其實在生活中,飾演夏天的曾黎基本與劇中角色有一樣的性格,幾乎是本色演出。
  • 東營:「陪讀媽媽」甘苦無奈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這是「陪讀媽媽」王娟的一天,也是東營「陪讀媽媽」群體的一個縮影。對她們,人們褒貶不一。因為重視教育,甘願吃苦照料孩子,被人稱讚。又因陪讀弊端屢屢成為「爭議人物」。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  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
  • 東營:「陪讀媽媽」引爭議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這是「陪讀媽媽」王娟的一天,也是東營「陪讀媽媽」群體的一個縮影。對她們,人們褒貶不一。因為重視教育,甘願吃苦照料孩子,被人稱讚。又因陪讀弊端屢屢成為「爭議人物」。「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11月11日中午,初冬的小雨敲打著閣樓的玻璃天窗。
  • 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如果有條件,也確實需要陪讀,我覺得陪一陪也無妨……暑假過半,距離新高一開學也就一個月時間了,最近家長們最忙的就是租房子陪讀。看來陪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力財力等各方面花費都挺大的。可是如果不陪讀吧,又有一種對不起孩子的感覺,畢竟大多數學生都有家長在陪讀。如果不陪讀萬一三年後孩子考得不好,家長必將萬分自責。那到底要不要陪讀呢,家長們需要考慮哪些事情呢?開學上高中,家長要不要陪讀?陪讀媽媽:根據3點做決定!
  • 陪讀之陪讀媽媽
    「陪讀」是應試教育中的另類風景,外外高中在島外,陪讀的家長也不少。 陪讀的家庭大多數租住在學校的邊上,要麼前門,要麼後門。媽媽們是陪讀的主力軍,大家的娃都在同一學校,有些還同班,慢慢地陪讀的媽媽就自然而然認識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各種茶話會。 一次聚會認識了另外兩個陪讀媽媽,他們的娃都在實驗班。聚會聊天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他們有那麼點高傲,對我們這種平行班的娃父母很不屑。
  • 那些為高考陪讀的媽媽們
    一年一度的高考,牽動著無數家庭,孩子求學路上,有太多的媽媽也參與其中,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成績,投入和付出最多的大多是那些陪讀的媽媽們。家家情況不一樣,但是目的都一樣,總之為了孩子高考,媽媽們也是拼了。從此,李麗也過上了陪讀的日子,再也沒有以前瀟灑的日子了,前些日子偶遇李麗,她很無奈地說,等到2020年女兒參加完高考,她要好好規劃自己了,這三年像被軟禁了,兩點一線,菜市場和家裡,為了安心陪女兒,關了服裝店,辭掉了一切社交,哪裡也去不了。
  • 海外陪讀媽媽:婚姻名存實亡、生活一地雞毛,"我不是天生強大"
    在留學生家庭父母與子女理解與被理解、愛與被愛、付出犧牲與共同成長背後,「陪讀媽媽」的日子到底過得怎麼樣?她們的真實生活又是怎樣的狀態?陪讀媽媽們一定會告訴你,她們很充實,每天忙到筋疲力盡...因為「不論在世界何處,咱中國的孩子還是得天天周旋在各類培訓班之間」。也許是為了方便照顧一小一大兩個小孩,Rita剪著方便打理的短髮,穿著舒適寬鬆的帽衫,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許多。洗衣、買菜、做飯、打掃……這些日常活動看似隱形,無形中吸去了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陪
  • 毛坦廠中學的陪讀家長:唯有讀書考學才是出路
    今年52歲的胡仁榮是毛坦廠鎮一位陪讀媽媽,長長的頭髮加上瘦小的身材,讓操勞的她看起來比實際年紀要年輕幾歲。胡仁榮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自己每天至少要在工坊裡做活13小時,因為不會裁縫,只能做些釘扣子的活,一月可掙1000元左右。而這1000元,要支撐她一家在毛坦廠一個月的所有開銷。胡仁榮工作的成衣加工坊。
  • 陪讀+工作,高二陪讀媽媽的一天
    陪讀是媽媽,工作是自己,我不想迷失在單一角色裡最近幾天,好多頭條的好友問我是不是全職陪讀。陪讀:我每天負責做早飯午飯,早晨和中午送兩趟孩子,晚自習回來給他準備點吃的,陪他聊聊天。工作:每天工作四到六小時,線上遠程完成大部分工作,儘可能不安排出差。其他:有空閒時間會跑步、鍛鍊,也會學習、看書,從不逛街,不去美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