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陪讀媽媽」引爭議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大眾網東營11月17日訊早上六點,城市還沉浸在初冬的睡夢中,租住在海河小區的王娟就已經起床,開始為上初中二年級的兒子準備早餐。因為兒子還在沉睡,王娟切菜、刷鍋,都是竭力避免製造響聲。

六點半,王娟做好了早飯,拍一拍睡覺的兒子,「命令」他穿上衣服吃下好的麵條。七點十分,兒子吃完飯,背上書包去學校。王娟收拾完碗筷,打開電腦瀏覽股市動態,迎來難得的休息時間。

傍晚五點半,兒子回到租住的閣樓,王娟再次忙碌起來,做飯,陪兒子吃飯,監督作業,指導預習,直到晚上11點才能入睡。這是「陪讀媽媽」王娟的一天,也是東營「陪讀媽媽」群體的一個縮影。對她們,人們褒貶不一。因為重視教育,甘願吃苦照料孩子,被人稱讚。又因陪讀弊端屢屢成為「爭議人物」。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

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

11月11日中午,初冬的小雨敲打著閣樓的玻璃天窗。王娟不停地搓手,抱怨室內氣溫太低,「撐死到10度。」

王娟說,這樣寒冷的天氣,讓她想念墾利家裡的空調,但現在只能等待。「15號剛供暖,但是20平方米的屋子只有一扇暖氣片,又住的是背陽閣樓單間,想想溫度也高不到哪裡去!」

本想買一個取暖的「小太陽」,但出於省錢考慮,王娟沒有這麼做。在她的屋內,除了炒股用的電腦,剩下的家用電器就是給兒子做飯的電磁爐和電飯鍋。為了節省空間,做飯的桌子擺在門外走廊內,距離公共廁所只有不到1米遠。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王娟一邊說,一邊搓手。

2013年夏天,王娟兒子考進東營市實驗中學。因為學校不提供住宿,在和丈夫商量後,王娟選擇了「陪讀」。「給他做飯,洗洗衣服,一切為了他學習。」

重視教育,視孩子為未來寄託,是「陪讀媽媽」群體內心的聲音。與王娟一樣,曾經的「陪讀媽媽」周女士為了上高三的兒子能考上大學,毅然辭去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投入了陪讀大軍。 「兒子能考上大學,我辭去工作也值!」兒子不負所望,周女士得以順理成章搬離了那間只有15平方米,每月卻要交550元房租的單間,「事了拂身去」。

陪讀日子,有很多無奈

海河小區緊鄰市實驗中學,是「陪讀媽媽」租房的首選之地。有多年出租經歷的張君說,先後有五位陪讀女士租過他的房子。據居民劉先生估計,「小區內陪讀的不下50戶。」

李紅也是陪讀群體的一員。去年9月1日,女兒進入市實驗中學讀書。李紅也「入住」學校西側的海河小區,「準入費用」是每月500元。租住空間20平方米,最顯眼的是書桌,新的,女兒讀書專用。

女兒早上7點20分之前要到學校,李紅要在六點開始變著花樣做早飯,同時叫女兒起床,跟著複讀機朗讀英文。做飯和讀書的聲音,常遭到沉睡的合租房客的抗議,李紅不以為然,認為應該包容。時間久了,合租戶之間關係只有冷淡一些。李紅說,對門的小張見了她都是一言不發,「從不往來!」

不過,李紅卻與附近陪讀的媽媽們非常熟絡。通過交流,她們一致認為,陪讀最累的不是洗衣做飯,而是如何督促孩子學習。王娟最為贊同。

「前天晚上,孩子寫完作業後,我讓他另外再讀兩遍英語課文,補補弱科。可他竟然不聽,我心想辭去工作陪你上學,你竟然還不認真學習,所以就訓了他一頓。」小峰選擇連續兩天晚上學英語到深夜11點來對抗。

冷靜下來,王娟更多是無奈。王娟說,她的陪讀更多體現在生活照料和監督作業上,對於指導功課,她並不在行。本想請英語家教,但每小時至少40元的價格,讓這位「陪讀媽媽」望而卻步,覺得愧對兒子。

王娟算過一筆帳,每月房租500元,生活費800元,交通費100元,電費150元,加上兒子的學費、假期學習班費用,一年下來得有3萬多。「如果不精打細算,落在丈夫身上的壓力會很大。」

10月23日,《揚子晚報》報導稱江蘇儀徵婦聯通過來料加工、小額貸款等方式,幫助部分陪讀媽媽實現就業,「收入能應付日常開銷,還能減輕房租壓力。」不過,東營暫無相應措施。因此,不少想幹零工的「陪讀媽媽」另尋「網」路。ID為「遙望幸福」的女士曾在網上發帖求助,「剛來東營陪讀,想找個活幹。」結果是,15個月之前發的帖子到現在只有一個無效回復。

直面爭議

回顧過去13個月,王娟說陪讀效果不錯。一個例子就是,早上兒子只需5分鐘就可以趕到400米外的學校,而其他孩子則要騎自行車或乘校車上學。其中大部分時間還要浪費在清晨學校門前擁擠的那段運河路上。

「9月28日下了一天雨,下午放學時,實驗中學門前校車、學生的自行車和來往車輛擠成了一團,交警都出動了。」陪讀媽媽李紅回憶起那天,依舊感慨,「下雨天,天色黑了,坐校車和騎自行車都不怎麼安全。」

作為「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陪讀是熱點話題。對它的評判,並不完全以當事人為據。2012年,著名教育人士俞敏洪對陪讀發難,稱父母陪讀是「以愛之名義,行自私之實」,將孩子異化為「思想、精神和人格上的終身殘廢。」

「陪讀難以培養學習責任感」、「容易造成心理依賴,消磨自立意志」、「陪讀造成逆反心理」,「監督式陪讀導致童年的消逝」等反對聲音,也喧囂一時。

對於專家們的反對,陪讀媽媽們並沒有表現出不理解。「在決定陪讀時,我和丈夫就考慮到了不好的方面。」王娟說,丈夫曾多次電話叮囑她,陪讀時別慣著兒子,「慣得嬌氣了,就壞了!」房東多次聽到的訓斥聲證明,王娟確實「謹遵夫囑」。

很多陪讀媽媽告訴記者,專家的反對不能完全參考,因為學校不提供住宿,陪讀對於非市區學生來說必不可少。何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著家庭的未來」——這是家長會上她們多次聽到的表述。

11月12日傍晚,王娟冒著寒風從海河農貿市場買了半斤肉和芹菜,回到六層閣樓上已是滿頭熱汗。進屋後,對著寫作業的兒子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你就沒有出路。」這個初二的學生,點了點頭,繼續寫作業。

向本網爆料,請撥打熱線電話:0546-8335000,或登錄東營大眾網官方微博(@東營大眾網)、東營大眾網官方微信(微信號:dzw8335000)。

<</p>

相關焦點

  • 東營:「陪讀媽媽」甘苦無奈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傍晚五點半,兒子回到租住的閣樓,王娟再次忙碌起來,做飯,陪兒子吃飯,監督作業,指導預習,直到晚上11點才能入睡。這是「陪讀媽媽」王娟的一天,也是東營「陪讀媽媽」群體的一個縮影。對她們,人們褒貶不一。因為重視教育,甘願吃苦照料孩子,被人稱讚。又因陪讀弊端屢屢成為「爭議人物」。
  • 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圖鑑
    ——海外陪讀媽媽。帶娃的日子一定是痛並快樂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2020是特殊的一年,各種不測和動蕩,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們還好嗎? 這幾年裡,小文經歷了所有陪讀媽媽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初對新身份的新鮮懵懂,到隨後的不適應,再到慢慢打開社交圈,生活過得平靜而忙碌,可是心底裡那份淡淡的孤獨卻始終徘徊。去年的夏天,小文認識了同為陪讀媽媽的好朋友,要知道在海外遇到國人並不稀奇,但是遇到三觀一致,特別投契的人,真的很難得。 小文的陪讀媽媽生活裡從此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笑容。
  • 毛坦廠中學「陪讀媽媽」發現學校的商機,靠陪讀業務,年賺百萬
    「陪讀」媽媽負責高三學生的衣食住行,給他們做種類豐富的可口飯菜,注意營養搭配,保證高三學子的身體素質能跟得上腦力消耗。 作為全國聞名的重點高中——毛坦廠中學,也有很多「陪讀」媽媽。能考進這所高中的學生都非常優秀,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全身心學習,「陪讀」媽媽三年堅持陪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很多「陪讀」媽媽更是不遠千裡,放棄了事業,三年如一日,每天不算辛苦,但是也需要想一些營養搭配等事情,一直都是任勞任怨。
  • 陪讀之陪讀媽媽
    「陪讀」是應試教育中的另類風景,外外高中在島外,陪讀的家長也不少。 陪讀的家庭大多數租住在學校的邊上,要麼前門,要麼後門。媽媽們是陪讀的主力軍,大家的娃都在同一學校,有些還同班,慢慢地陪讀的媽媽就自然而然認識了,自然而然就會有各種茶話會。 一次聚會認識了另外兩個陪讀媽媽,他們的娃都在實驗班。聚會聊天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他們有那麼點高傲,對我們這種平行班的娃父母很不屑。
  • 兩個全職陪讀媽媽的經歷說明:陪讀,不僅僅是陪伴
    媽媽們全職陪讀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學習,有的是為了陪伴,有的兼而有之,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第一個媽媽,陪讀孩子高二、高三兩年。小輝的媽媽決定放下工作全職陪讀。她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和兒子一人一間臥室。陪讀期間,小輝會趁媽媽睡著後悄悄溜出去上網,那段時間,輝媽半夜都不能放鬆警惕。
  • 「陪讀日記四」合格的陪讀媽媽到底是啥樣?雞血搏命or淡定佛系
    沒有花錢去機構培優,這個成績沒有一個及格的陪讀媽媽,娃得多天才啊!可惜咱家娃不是天才,也不是牛娃,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青娃。從這角度看,老媽確實是個不合格的陪讀媽媽。如果純粹以成績來論英雄,咱也是不合格的。外校都沒考上,名初華一寄,566都沒打來電話,這個陪讀媽媽確實不合格。
  • 毛坦廠全職代陪讀媽媽,發出一句感慨
    回想起過去這一年,安徽六安毛坦廠鎮全職代陪讀媽媽邵華感慨:累,很累,特別累。
  • 阿拉蕾媽媽曬早餐引爭議,看到這一原因,粉絲:有毛病吧!
    百家號作者獨家內容阿拉蕾媽媽曬早餐引爭議,看到這一原因,粉絲:有毛病吧!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芒果衛視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吧,節目中的小孩子可以說非常的可愛呆萌,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吸了不少粉。阿拉蕾就是通過這檔節目被觀眾們認識的,看過節目的朋友應該知道,阿拉蕾在節目中是素人家中的孩子,在節目中阿拉蕾呆萌可愛的表現,讓很多人為之著迷,喜歡上了這個小孩子。
  • 毛坦廠中學「陪讀媽媽」太辛酸,陪讀天天吃剩飯!網友:值得嗎
    高考是關乎千戶人家的大事,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考生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大學的水平怎麼樣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因此,我國最大的復讀工廠毛坦廠中學每年才會有大批的家長陪讀,他們幾乎都是外地出身,為了孩子在毛坦工廠的中學學習,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不遠千裡來陪讀。
  • 九齡童寫詩"媽媽是只小賤貓" 用詞成熟引網友爭議
    近日,北京9歲男孩鐵頭的詩在網絡走紅,其中部分作品引起廣泛爭議。昨天,鐵頭的媽媽回應網友質疑稱,詩歌是少數人的共鳴,孩子的創作則是情感與情緒的出口。   爭議詩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   近日,北京9歲男孩梁勝傑(筆名鐵頭)的一組詩作在網上廣泛傳播,其中《愛情》、《如果媽媽是只小賤貓就好了》《出口》等作品引起廣泛爭議。
  • 單親媽媽改造40平小閣樓,房間連窗戶都沒有,再辛苦也要過得精緻
    現在買個房還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對與單親媽媽來說,不僅要養活自己,而且還要養活孩子。一位32歲的單親媽媽就是這樣,一年錢離婚後就帶著孩子回到家鄉,自己找了一份工作,雖然是包吃包住,但是因為有個孩子,所以十分不方便。
  • 陪讀媽媽傷不起(親身經歷小笑話)
    中國目前的教育體系的問題,造成很多家庭中都有一位陪讀媽媽。她們犧牲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自己的夢想,一心一意的為孩子的學習做著默默無聞的奉獻。她們是一群可愛的人,是一群偉大的人,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想想前兩天,也有一位陪讀媽媽,也咆哮過類似的話:「疑似什麼?!疑似什麼啊?!疑是地上霜啊!!!」哈哈,給我笑的,可帶勁了。陪讀的媽媽真的傷不起!在此,祝願廣大的陪讀媽媽們的孩子能考上好的學校,對得起媽媽們的辛苦付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陪讀媽媽》首曝劇照 演員水晶本色出演狂飆英文
    網易娛樂1月18日報導 由海潤影視出品,知名導演陳暢執導,梅婷、鄔君梅、許亞軍、曾黎、水晶等眾多實力派演員聯合出演的國內首部海外陪讀題材劇《陪讀媽媽》於近日又公布了一組最新角色照。劇照曝光水晶眼眶含淚 本色出演留學少女《陪讀媽媽》聚焦「小留學生」群體,關注當前「低齡化」留學趨勢和越來越多「陪讀媽媽」的出現,立足現實,講述了二者間的有愛和溫情,也刻畫了留學家庭不一樣的矛盾衝突。這樣一部自帶話題的家庭情感大劇,還有梅婷、鄔君梅、曾黎、郝洋這樣的實力派「陪讀媽媽幫」加盟,相信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
  • 高考倒計時:毛坦廠中學開學,「陪讀家長」比高三辛苦的陪讀生活
    4月5日,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高三學生陸續返校,從4月1日至7日,每天安排兩千名學生返校,然而陪讀的家長只允許一人進入,7天內預計將有1.7萬學生和家長湧入毛坦廠鎮。但是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堅守著因為時間緊迫,吃飯的時間只有十分鐘,為了節約時間,臨近放學時,每個陪讀媽媽
  • 毛坦廠的陪讀媽媽多辛苦,家長們都覺得心疼,學生:我們會努力的
    在我國,高考是關係到千萬家人的大事,可以改變命運,高考最重要的是高考分數多少,在我國高考傳奇中,有高考工廠之稱的是毛坦工廠的中學,毛坦廠的陪讀媽媽多辛苦,家長們都覺得心疼,學生:我們會努力的。你知道,毛坦工廠為什麼叫高考工廠?
  • 麗文心語•陪讀的母親
    二人快活地擊掌、擁抱,「媽媽,你辛苦了!」「不辛苦。」母子倆熱淚盈眶。玲玲是一位陪讀母親,租住在某知名高中旁邊一幢普通的出租大樓裡。經過眾多陪讀母親的認真交流切磋,這裡的生活有著高達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
  • 是什麼讓我們變成面目可憎又滿腹委屈的陪讀媽媽?
    又到了陪讀媽媽們的集體崩潰期。 作為丫頭剛上一年級的我來說,這意味著一次又一次的暴擊向我砸來。 1月3日,周四。 晚上刷朋友圈,同學在圈中感慨:「火怎麼也控制不住,除了吼沒法靜得下來,活生生把自己逼成潑婦樣!陪讀複習十天至少老十歲。趕緊考完解放吧!」
  • 17歲學生殺陪讀母親逃跑後被抓,發人深省
    網友爆料一中學附近的小區發生一起高三學生殺死陪讀媽媽的命案引網友關注。據知情者稱,學生殺死陪讀母親後試圖逃走後被抓獲。當地宣傳部長證實,警方已經介入。視頻中,眾多市民圍觀,紛紛議論。據準確消息,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
  • 美英新加坡的3個真實故事:揭秘「海外陪讀媽媽」這個神秘的群體
    當年錯失留學機會,積攢了多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情懷,又厭倦了國內的骯髒、危險、吵鬧的媽媽,心裡滋滋地長草。 於是,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陪讀媽媽群體,就是龐大而神秘的:「海外陪讀媽媽」。
  • 美女大學生不會洗衣疊被,姜堰媽媽陪讀6年,到底是愛還是害?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大學生,每周會固定把自己的衣服郵寄給媽媽,媽媽洗乾淨後再給他郵寄回來。當時我還不太相信,怎麼可能會有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連這點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嗎?直到我聽說這樣一個姜堰媽媽的故事,我才覺得,這種因為陪讀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例子,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