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這裡是阿U說職場。每日為你帶來職場乾貨內容,揚帆起航,與你攜手同行~
這是阿U說職場為大家帶來的 第44篇 原創文章
本篇文章共計1421字,請盡情享用。
在中國,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報名及考試人數就不斷升高,僅僅三年時間參與高考人數就突破百萬,到了2019年更是突破千萬人之多,這樣的考試規模全世界獨有。
所以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高考中能夠脫穎而出的困難程度是非常高的,這也反嚮導致每一位學生都需要付出幾乎所有的時間來學習,爭奪那為數不多的名校學生名額。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每一位家長都無所不用其極,你一定聽說過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考一個更好的大學而辭職陪讀,專心解決孩子的生活問題;你一定也聽說過有父母會將自己的大房子賣掉,為了讓孩子上學更方便而買了學校旁邊狹窄的學區房;你一定也聽說過多少即將破碎的家庭就是因為孩子的高考而繼續凝聚在一起。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高考對於每一個孩子,對於每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不斷升高,所有的壓力都在高考參與者,也就是孩子,以及他背後的家長身上。
所以一個家庭能夠把孩子培養成考入大學,甚至是考入一個理想的好大學,就算是一個家庭集體完成的任務,達成的目標,實現的希望。
寒窗苦讀十餘載,父母送學很自然。難道父母陪伴了孩子走過如此多的求學之路,在大學之初送孩子上學就是孩子不獨立嗎?最近一所大學獎勵新生一個人報到上了熱搜,閱讀量高達2.4億,1.1萬人參與討論,熱度之高讓人再次對高考的參與度感到驚訝。
錯誤的歸因一定得不到高校想要的結果,我們可以想到,高校獎勵新生一個人報到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加獨立一些,但是放在大學報到問題上,還真不是如此,很多孩子內心是希望自己一個人報到的,很多時候都是父母主動要去送孩子上大學。
一方面是因為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失位太久,缺少陪伴,父母覺得虧欠,另一方面是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考上大學,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理應看看孩子未來四年離開家如此之久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最後一點原因也是很多孩子與父母仍然處在叛逆期之中,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的交流非常少,而父母希望通過送孩子上大學,來緩和這樣的矛盾關係。
但是高校卻簡單的發布了一個獎勵新生一個人報到的事情,這會錯誤的獎勵與鼓勵
我們不妨擬定一個場景,父母嘔心瀝血,母親辭職在家專門陪讀,為孩子考上更好大學,為了孩子不用太早起床,為了孩子能夠晚上及時吃到家裡的飯菜,於是母親搬到學校附近狹窄的學區房裡,全身心的投入,就這樣陪伴著孩子考上了大學。
父母滿心歡喜想要陪伴孩子上大學看一下,孩子未來成長的天空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果孩子在收到學校的通知,新生一個人報到會有獎勵,以及其他同學都是一個人報到的時候,父母該有多麼的失落與無助。
畢竟很多父母都是非常忙碌的,他們一輩子可能也就是孩子入學的時候陪伴孩子去學校看一眼,其他時候都沒有時間。但是僅僅是這樣的一次機會,都要被高校剝奪,於心何忍?
新生一個人報到怎麼樣?說實話,很好,因為確實在應對這樣未知大場面的時候,一個人會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完全需要自己去解決任何問題。但是沒有必要用獎勵的方式來區分其他父母陪著孩子入學的學生。
這樣對比,製造差異的方式並不正確。
所以家長送孩子上大學,真的與獨立無關,這是情感的連接,也是中國父母們傳統的情節。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看待的呢?
你認為大學生是否應該一個人參加報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