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墓同心圓仰面下葬,特殊擺置七星棺,這裡埋著什麼秘密?

2020-12-22 科普探空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樓蘭古國位於絲綢之路周圍,原本是一個十分繁榮的地區,卻由於某種原因突然從歷史中消失,留下了一個個未解之謎。

除了樓蘭美女之外,樓蘭古國還曾出土了一群太陽墓,引發了考古學家們的廣泛關注,至今都沒有人能夠合理解釋太陽墓的構造以及這種特殊的喪葬習俗。

太陽墓出現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有將近3000年,它們位於孔雀河幾裡之外的地方,由七層細長的胡楊樹樁圍成一個巨大的同心圓,越往裡的木樁直徑越小,只有兩三釐米粗。

根據測量,這些木樁都有5米多長,在幾千年的時間裡,被這裡的風沙掩埋,並且逐漸向西南偏轉,遠遠看去就像一輪鑲嵌在地上的太陽。

太陽墓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裡面只能容納一個墓主人,並且有兩種形制的太陽墓存在。一種是將屍體放置在船型棺木內,並且將棺木放在同心圓內部,形成一種長眠大地的狀態,另一種是仰面下葬,並且頭朝東方放置,相對來說,後者更加神秘。

出土的太陽墓中曾經還有一個七星棺,與曾經出土的明代七星棺有很多相似之處,人們對棺木朝向問題感到十分不解。因為我們常常將東方看得更加重要,認為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而很多古代文獻中,都將西北作為神明所在的方位,太陽墓中同樣表現出這一特點。

如今太陽墓仍然在荒涼的戈壁灘中,與漫天黃沙一同講述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對人們來說,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加上樓蘭古國很少有明確的記載,所以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線索。

太陽墓並非普通的墓葬,它往往能夠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以及發展水平,當地人特殊的信仰也有望在此得到體現,總之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相信未來有一天,人們能夠成功揭開太陽墓的神秘面紗,為尋找樓蘭古國存在的痕跡帶來新的思路,從而為我們更好地還原當時的繁華景象。

相關焦點

  • 下葬骨灰盒時有什麼講究?骨灰盒下葬全流程和細節
    2、下葬時間下葬的時間最好是在太陽落山前,靈柩也落土,一般下葬儀式都會在中午之前完畢。落葬時間最好是七點前,或是九點後,李會珺覺得這個時間落葬骨灰盒下去最合時宜。要麼七點前下葬封棺完畢,要么九點後放小棺材或骨灰盒進去,一定要錯開早上的7-9點。確定下葬日期後,通知寄存處領取骨灰的時間,以及告知墓地物業。
  • 青臺遺址發現九個甕棺,專家經過研究,破解了它背後隱藏的秘密
    在考古發現中,專家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奇奇怪怪的文物,而這些文物的背後也往往都暗含謎題,比如,考古專家們曾在青臺遺址的一座墓葬中,發現了九個神秘的甕棺,甕棺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陶甕其實是一種甕棺,將逝者放入其中,或者存在隨葬品,算是一種特殊的葬俗。不過,令專家們感到疑惑的是,九個甕棺整體的排列方式並不是整齊並列的狀態,其中有七個甕棺連起來的狀態明顯像是北鬥七星。您要知道的是,北鬥七星在墓葬中並不多見,因為它在古代葬俗中代表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通常只有統治者或皇帝才能享用。
  • 風水先生提醒:墳地下葬時什麼徵兆最好
    2、在給先人下葬時,禁忌「熱死熱埋」。無論先人年紀大小,無論死亡原因,均應在死亡12小時至72小時以內妥善安葬為佳,年紀越大的,停放的時間應越長,譬如常說的「大三天」、「小三天」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如遇特殊情況,如客死他鄉、後人未歸等原因則除外。
  • 越王勾踐劍劍柄處的同心圓難以複製?越王勾踐劍三題
    第一個難點,劍首處的11個同心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普通人在觀賞越王勾踐劍時大多著眼於它的劍身,一邊驚嘆於劍身的光亮如新,一邊讚美劍身上精美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但其實,劍柄處的同心圓才是當時大師級別的傑作。
  • 諸葛亮死前留下遺言,要求抬棺南行繩斷下葬,其玄機至今無人能解
    他這一生中有很多奇怪的故事,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諸葛亮去世前曾留下遺言:「在他死後,讓四個人為其抬棺,一直往南走,繩子斷了就是他要下葬的地方」。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諸葛亮之所以找四個人為他抬棺,是因為四個人目標小,若是大張旗鼓肯定會被敵軍有所察覺,而且四人個人抬棺,就算被發現,也不會認為是諸葛亮。
  • 安祿山墓疑被發現 墓內現上世紀80年代英語磁帶
    田莊位於曲陽縣南15公裡,大墓就在村東的田野裡。  田莊大墓是在2011年5月被發現的,考古工作者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工作至2012年12月完成。不過,關於大墓的秘密卻並未隨著發掘終止而就此揭曉,相反,愈加撲朔迷離,關於它的話題,在河北考古、文化界依然熱度不減。  我到田莊後先找到了老田—當地文物部門僱傭的大墓看護員。在他的帶領下方能進入墓區。
  • 探訪儀徵古蹟之八卦山明墓
    這裡就是八卦山,周圍有很多連綿起伏的小山包,目測高度大抵都在20米左右,明墓就在群山環抱中一個很小盆地的土丘上。這裡有不少現代墓葬,據說,還有許多古墓,一般人不敢單獨在這裡走,陰氣足呢。我繞著古墓封土堆轉了一下,上面雜樹叢生,周邊沒有墓碑和磚、石構件。我問他們關於這個墓,有什麼信息嗎?比如墓主人是誰?幹什麼的?
  • 劉伯溫說:老人下葬不能剪頭髮?
    在農村中,老人去世下葬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就有很多規矩,不按照這個規矩來做的話,可能會出現一些事故,有興趣了解這些傳統的人不妨往下看看吧,可以增長點見識。
  • 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與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主棺比較
    靖安李洲坳墓葬同時期的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就是其中一個偉大的發現。出土的編鐘甚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曾侯乙墓有13米深,可是墓穴直上直下,找不到任何階梯的痕跡。朝著太陽升起方向的東室,是墓主人安息的場所。李洲坳的墓道朝東,主棺位置也處在東部最邊緣地帶。
  • 下葬下雨是什麼兆頭
    風水包含很多方面的特徵,根據風水方面產生的影響,對於我們各自也是能夠直接存在影響的,風水方面對於我們產生的影響都是比較直接的,在不同的時間點發生不同的事情,都會存在不同的影響,那麼下葬下雨是什麼兆頭?  下葬後下雨是何徵兆:下葬時下雨一定要這樣做  生老病死是人生之大事,歷來關於人走之時,都有種種說法,人在下葬時如果出現一些特殊的現象總會讓人不免多想,其中有一點就是下雨,下雨這種天象所說很普通,但是如果趕在了人下葬之時,或是下葬之後,民間就會有很多說法。  下葬的時候,還真的是有可能會遇到下雨,很多人就會抱怨下雨,下雨過後的山坡是滑的,不好走。
  • 李鴻章家族三座墓葬搬遷 墓主或都是夭摺子弟(圖)
    水泥棺每個重達十幾噸  姚政權告訴記者,今年8月24日開始,在肥東縣文物管理所和相關人員協助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於肥東南院村的清末民初時期李鴻章家族墓進行了保護性整體搬遷。此次搬遷的李鴻章家族墓有三座水泥棺,自北向南平行排列,3座水泥棺形制相同,單體均長約4米,寬約1.8米,高約1.6米,重15噸~17噸。
  • 風水下葬諸事口訣
    傳統風水學對於下葬有許多風水口訣,風水師在為人下葬的時候,需要大聲誦讀。  1、蓋棺口訣  日吉時良天地開,蓋棺大吉大發財,天清地靈日月明,蓋棺子孫進財丁。  2、封棺(封釘)口訣  訣一:  手持金斧要封釘,東西南北四方明,  朱雀玄武來拱照,青龍白虎兩邊排。  一釘添丁及進財,二釘福祿天降來,  三釘三元及第早,四釘子孫滿庭階。代代子孫廣發財。
  • 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墳」指的是墳墓墳土,來源《說文》:「墳,墓也。」「棺」指的是用來裝殮屍體的器具,《說文》中有:「周屍為棺。」俗話說:「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 濮陽地下埋著一張中國最早的天文圖……
    曾侯乙墓下葬的年代是公元前433年左右,這表明至遲在公元前五世紀初中國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體系,但二十八宿體系的形成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它源頭必然要遠遠早於此。如果說,曾侯乙墓漆箱蓋天文圖的發現劃定了二十八宿與四象在中國出現的年代下限,那麼,它的上限又可以斷在什麼年代呢?
  • 宅基地發現古墓,墓主身份成謎,農民拿出一隻罐子,揭開古墓秘密
    這是一塊特殊的宅基地,這塊宅基地原先是個小土堆必須將土堆推平後才能建房子,因此鄰居家請了兩臺挖掘機一起輪流挖土。中午時分,當挖掘機將土堆推平開始挖掘地基時,只聽見挖掘機巨大的鐵鏟之下,傳來了「嘶嘶」的刺耳聲響。徐海軍第一個聽到了聲音,他以為挖到了村裡的飲用水管,於是連忙阻止了挖掘機繼續挖土。
  • 新疆發現500座千年古墓,大唐名將卻用「紙棺」下葬,這是為何?
    1959年,考古專家在距離新疆吐魯番市區約40公裡、距高昌故城6公裡處的沙漠中,發現了這裡堆積著密密麻麻的千年古冢,也就是後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經過上級批准後,專家對該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挖掘的過程中,專家發現墓主人的身份多種多樣,有的是達官貴族,有的是威武將軍,也有平民百姓以及下層兵士。考古工作者先後對古墓群進行了13次發掘,清理出500餘座西晉至唐代的墓葬。墓中的繪畫形式繁多,包括壁畫、版畫、紙畫等,其內容可分為天文圖、花鳥畫。
  • 選日子、備供品、暖墓穴,骨灰下葬前的準備工作全在這了
    其次、時間講究:舉行下葬儀式的時間也是要講究的,正確擇日應該以依照逝者往生之日,再結合宜忌、衝煞、流年、太歲以及家人的利弊為測算條件。 要以長子長孫的命理為主,因為葬禮中的大事多由他們主持。所以要避開對他們不利的日子。不能與月令相衝、相害、相刑。下葬吉日宜天德、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願、鳴吠日。
  • 諸葛亮葬在什麼地方?四人抬棺一直往南走不回頭,繩斷後需磕頭!
    其實,定軍山並不是他的真墓。 原來諸葛亮自五丈原一病不起後,自知壽數已盡,便對後事作了精心安排。諸葛亮葬在什麼地方?四人抬棺一直往南走不回頭,繩斷後需磕頭!不過,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來說,即便聰明絕倫,而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還是沒有實現復興漢室的目標。公元234年的秋天,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 小沙丘發現3800年前的墓,挖開後由上萬根木頭組成,專家:太陽墓
    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人於1979年在羅布泊以西、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發現了一座被稱之為太陽墓的奇觀:它是一處墓穴,但卻並非只是一處墳頭,而是中央有一個凹陷下去的大圈,環繞著大圈則是一層套一層,由細而粗總共七層圓木。七層木樁由內向外呈現放射狀向外輻射而出,整座墓地的形狀好像是太陽一般,環繞著的樹樁像是太陽射出的光線,十分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