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四象八牛」富可敵國,鼎盛時買地修豪宅,如今清淨悠然

2021-01-15 騰訊網

也許你第一次都江南地區的南潯旅遊,要說聽到有人說四象八牛,你肯定會感到雲裡霧裡,根本不知道這究竟是說的什麼。

南潯古鎮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感到陌生,它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鎮,它不同於其它五大古鎮,它內斂沒有繁華的商業氣息讓喜歡清靜的人很是喜歡,對於這座古鎮有著太多的故事了,當然其中就不乏四象八牛這樣的故事了。

在清朝光緒年間,在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將南潯富商稱為「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黃金狗」,而人們又是用動物形體的大小來衡量一個家庭的財產,一百萬兩以上的稱為狗,五百萬兩以上的家產稱為牛,一千萬兩以上家產的稱為象,足以見得當時南潯真的是一個巨富之鎮。

自古以來,南潯就是湖州的經濟重鎮,古時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在晚晴時候,由於上海開埠,南潯邊較早接觸到當時的西洋文化,一時間商人云集,將「輯裡湖絲」運到上海,再通過海運的方式,銷售到歐洲 南潯商人賺得盆滿缽滿,個個腰纏萬貫。

就這樣因為經營絲業,一個小小的南潯就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上罕見的一個巨富之鎮,也由此誕生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這樣的富商群體,而其中「四象」指劉、張、龐、顧四大家族;「八牛」指邢、周、邱、陳、金、張、梅、蔣八家;「七十二金狗」則是泛指鄉鎮其他富商。

《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湖州南潯的「四象八牛」》一書描繪:四象中劉家財產達2000萬兩,張家1200萬兩,照此估算,南潯富商財產總額大致在6000萬至8000萬兩,這是什麼概念?當時的清政府年收入只有7000萬兩左右,真的算的上是富可敵國了。

至今在江南地區還流傳著一句諺語:「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形容了明、清時期南潯的富庶繁榮。

自古以來,當人一旦有了錢就會買田地建豪宅,於是在南潯我們就看到了很多引人注目的豪宅,比如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張石銘舊宅、劉氏梯號、張靜江故居、求恕裡、南潯文園等等都是在那個年代修建起來的,而且很多建築都引進西式風格,它們是南潯古鎮的主體構成部分,造就了這座小鎮中西合璧的風格。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這個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江南小鎮早已褪去昨日的榮光,如今我們還能在南潯古鎮找尋關於曾經輝煌的一段段故事,但是這一切都已經漸行漸遠。

如今,我們看到的南潯古鎮儘管還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但是名氣已經不及周莊、同裡及烏鎮了,南潯顯得更為清淨,這裡的商業氣息也淡了很多,但是在我看來,南潯卻是最像江南古鎮的樣子,它淡定、從容,沒有繁雜,漫步在古鎮街頭,始終讓人感到悠閒、愜意,暢然。

相關焦點

  • 漫步於江南古鎮,去感受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臨水而居,枕水而眠
    漫步於江南古鎮,去感受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臨水而居,枕水而眠記憶裡的江南是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是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小橋流水人家,划船水上漫步於江南古鎮,好生愜意。這一次,就讓咱們脫身城市的喧囂,去感觸江南南潯的清淨悠然。
  • 南潯古鎮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指的是動物嗎?
    走進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在位於浙江省、江蘇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風景秀麗、充滿江南風情的小鎮,叫南潯古鎮。在南潯古鎮,素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說法,指的是什麼呢? 說起來話長。這事兒啊,得從南宋時期說起。
  • 【拼出南潯加速度】「四象八牛」落古鎮!絲綢碼頭建設加速推進
    【拼出南潯加速度】「四象八牛」落古鎮! 本文全文797字閱讀需要2分鐘「四象八牛
  • 不難尋的南潯
    南潯雖為古鎮,卻不像有的古鎮那樣閉塞。相反,南潯曾經擁有的富商,比周莊多得多。周莊的沈萬三一枝獨秀。南潯則不然。鼎盛的時候,南潯幾大富戶的收入,相當於清政府一年的稅收。這是什麼概念?南潯人家對於財產,有自己的比喻,非常形象有趣。
  • 南潯兩大首富洋房:一座《金粉世家》取景地,一座稱江南第一民宅
    南潯古鎮是典型的江南古鎮,這裡青石巷裡油紙傘,小橋流水人家,讓人心生嚮往。個人覺得,南潯古鎮和別的江南古鎮相比,還是有蠻多獨特之處的。南潯古鎮是一個以絲綢生產絲綢貿易而興旺起來的江南古鎮,這裡的商人多半是做絲綢生意而發家致富,財富累積,赫赫有名。據說當時的湖州,素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這些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四象排之首,算是首富了。這裡的四象,其中就有張家和劉家。張家以張石銘為代表的,劉家則以劉墉以及他的後代劉梯青等為代表。
  • 南潯金氏舊居承德堂內景
    金家為南潯「八牛」之一,家族先輩金桐(1820--1887)字竹庭,人稱『小金三』。鹹豐年間,開設協隆絲棧和金嘉紀絲行,與洋人貿易,成為「四象八牛」之一,完成了由『小金三』到 『小金山』的轉變。在南潯西大街舊址重建載德堂,後買下董份東大街舊居『大宗伯笫』,改建成承德堂。
  • 南潯首富花40年打造的豪宅,中西風合璧,帶有奢華園林
    以生絲著稱於世的南潯,在晚清時期就出現了大量的富商,民間也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之稱。在南潯有一座豪宅,生性落落大方,中西風合璧,富麗堂皇,他是南潯最富有的人——劉鏞的小蓮莊。位於古鎮西南的小蓮莊,走了很久,途中河川潺潺,古橋臥波,草木生香,望著沿途的絲綢店,不禁想起劉鏞的發家史。
  • 南潯古鎮這個5A景區,除了四象八牛,輯裡湖絲,海派建築外,還有
    去過那麼多的江南水鄉的古鎮,很多人卻為什麼對南潯這個古鎮念念最不忘?一樣的水鄉,一樣的粉牆黛瓦,一樣的馬頭牆,它有著什麼樣的獨特之處?南潯, 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南潯在中國近代史上是少有的一個巨富之鎮,這裡除了聚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的百餘家絲商巨富,南潯所產「輯裡湖絲」之外,還有馳名全國的嘉業藏書樓。
  • 圖說南潯之南潯四象
    南潯四象南潯四象,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南潯富商,清光緒年間,出現在湖州南潯民間及江浙一帶。所謂『四象、八牛、七十二狗』者,皆資本雄厚,或自為絲通事,或有近親為絲通事者。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
  • 《江南家族傳奇》之《南潯劉家》(上)
    晚清時期,浙江小鎮南潯富可敵國,首富劉鏞在當時和「紅頂商人」胡雪巖一樣,聲名遠播。當然,這個劉鏞可不是電視劇中的那個宰相「劉羅鍋」劉墉,「鏞」和「墉」,一字之差。南潯劉鏞,是劉家基業的開創者,學徒出身,白手起家,他的經商之道和人生哲學,成就了這個家族最初的奇蹟。據記載,鼎盛時期劉家的財富達二幹多萬兩白銀,相當於現在數十億元人民幣。劉鏞是如何掘到他的人生第一桶金?
  • 兩山記·聽局長講湖州故事丨周光宇帶你漫步南潯古鎮
    2019-05-10 10: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吳麗燕 通訊員 沈勇強【開欄的話】湖州,正奮力當好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全速開啟「兩山」通道轉化引擎。為全景式反映湖州「兩山」轉化成果,分享太湖南岸「兩山」故事,浙江新聞客戶端湖州頻道推出《兩山記》專欄。
  • 首個成為世界遺產的江南古鎮,不是烏鎮周莊,而是名氣最小的南潯
    從古至今,江南古鎮都是人文薈萃之地,現在更是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江南古鎮的數量非常多,最著名的是周莊、西塘、烏鎮、同裡,它們並稱「江南四大古鎮」,現實中還有「江南六大古鎮」的說法,主要在「四大古鎮」的基礎加上甪直和南潯。
  • 堅匏別墅|南潯首富在西湖邊的百年莊園
    說起南潯劉家,那可是四象(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代表南潯富商,財產達千萬兩白銀以上者稱之曰「象」,達五百萬兩以上者稱之曰「牛」,達一百萬兩以上者稱之曰「狗」。)之首,從劉錦藻父親劉鏞那輩開始,就涉足絲綢、鹽務、典當、房產等諸多行業,坐擁2000多萬兩家產。
  • 湖州南潯有個「四象八牛」的故事,走進「四象」之首園林小蓮莊
    大約在明萬曆至清康熙年間(十六至十八世紀)湖州南潯輯裡村的生絲就已經行銷全國,自上海在十九世紀中開埠以來,當地所產生絲以其「白、勻、細、圓、韌」的特點贏得海外市場。英國駐上海領事在1848年的海關報告提到湖州府是中國產絲最多的地區,而其中南潯鎮居於首位。南潯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巨額財富,以至有民諺雲「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造就了一批豪紳巨賈,富可敵國的有錢人,為世人矚目。
  • 重塑水晶晶南潯 各行各業湧動鄉賢力量
    據悉,「劉承桓·南潯慈善教育基金」由南潯「四象八牛」中四象之首劉鏞的孫輩劉承桓創辦。作為南潯區的知名鄉賢,一直以來,劉承桓時刻銘記著樂善好施的家風,始終懷著一顆愛國、愛鄉之心,努力反哺家鄉,2019年以個人名義捐款100萬元,在南潯創辦教育基金,目前已有42名品學兼優和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資助。無獨有偶,南潯知名鄉賢蔡崇信也在家鄉成立了公益基金會,已累計捐贈1.7億元,疫情期間還捐贈了2500萬元支持家鄉防疫工作。
  • 水晶晶的南潯古鎮,四象傳奇,水鄉風情
    南潯古鎮歷代名人輩出,南潯首富劉鏞,民國奇人張靜江,西泠印社發起人之一張石銘,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名人出生在這裡,名揚天下。有意思的是,徐遲在自傳小說《江南小鎮》南潯篇,連用了66個「水晶晶」描寫故鄉南潯,眷戀和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 南潯將建一頭世界級「大象」,170米高
    南潯將建一頭世界級「大象」,170米高 2020-06-2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可敵國」馬伯騫,豪宅太大讓人迷路,家中還有瞭望塔
    然而小鄒也是在網上看到馬伯騫原來還有一個稱號「富可敵國」。眾所周知娛樂圈盛產富二代,但是類似於馬伯騫這麼富有的確是非常的少,如果有小夥伴聽過馬伯騫的自傳體單曲《so what》可能就能了解到他的生活環境了。馬伯騫的父親馬清運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建築師,被譽為「改變地球表面狀態的建築設計師」。同樣與馬雲、馬化騰、馬明哲齊名,同時都姓馬。
  • 「劉承桓」獎學金首次頒獎典禮在南潯舉行
    11月30日,「僑賢助學行」——「劉承桓·南潯慈善教育基金」獎學金首次頒獎典禮在湖州師範學院南潯附屬小學舉行,共42名湖師院南潯附小品學兼優和家庭困難的學生獲得資助。劉承桓先生是南潯知名僑賢。作為南潯「四象八牛」中四象之首劉鏞的孫輩,劉先生一直銘記著「百年世家,重在積德,萬般好事,唯有讀書」的家族家訓,在美國完成學業後,長期從事多肽類藥物開發研製,擔任生物化學高級研究員。
  • 南潯古鎮,天下難尋;但南潯,不難尋!
    「太湖邊上的魚米之鄉,古鎮中的文化重地。方圓十裡,五座園林,處處庭院幽深。一鎮之地,以絲綢聞名,曾經富可敵國。嘉業藏書樓,深藏文化底蘊;絲竹嫋嫋,演繹詩畫水鄉;人文薈萃,巨賈雲集。江南好,最憶是南潯!」短短幾句話,就介紹了南潯這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