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無論孩子們的家庭和學校生活多麼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閱讀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貴的書,就像被奪去了童年最可貴的財富一樣,其損失將是不可彌補的。
詩人杜甫有詩云「讀書破外卷,下筆如有神」。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閱讀確實越來越重視了。學校教育也對孩子的閱讀做了很多的指導意見,每個階段的孩子每個學期都會被要求讀幾本世界名著,名人傳記。而閱讀在孩子的學習生涯裡也越來越被證明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019年的黑龍江文科狀元張子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坦言,小學開始,就開始讀沒有彩頁、沒有漫畫的書,四五年級時,就看整套的歷史傳記,看完之後還會和父親一起探討書中的各種問題。每一次搬家,都會拖著大量看過的書,正是這些書,讓張子昂知識的覆蓋面越來越廣。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小學階段是課外閱讀最有利的時候。孩子在小學階段能夠大量的閱讀對初高中的作文和閱讀理解都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孩子的思考能力,視野開闊度也會長足進步。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真正地做好課外閱讀,不浪費這個黃金期。
幫孩子選對書很重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初期,也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初期。因此作為父母不要什麼書都買回來,需要買容易理解又積極向上的書,適合是這個階段買書的重要考量。如果非要明確買哪一類書,楚媽建議一二年級,以繪本和童話類書籍為主,三四年級以想像類、冒險類、科幻類、動物類、詩歌類為主,五六年級以純文學類為主。
開始閱讀前的指導。
在孩子拿到新書前,家長最好自己能大致了解一下這本書的內容,交給孩子前把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大致給孩子講一下,然後提出您的要求,比如看完書希望孩子告訴您這本書的道理。只有提出問題,孩子才會用心去看。您也可以非常有感情地把書中比較精彩的章節說給孩子,等他讀完後,讓他比較整本書哪裡讓孩子留下最深的印象。這樣的過程雖然可能比較繁瑣,卻能保證孩子確實認真去讀這本書了。
要求孩子能做筆記或摘錄好詞好句。
您可以給孩子準備好一個本子,專門用來摘書中的內容,比如書中的成語,好詞好句。雖然可能摘抄這些並不一定會經常拿出來翻看,知識是從小到大慢慢地積累出來的,這樣的摘抄能讓孩子更專心,同時這種詞彙的積累的好處是慢慢在今後的學習中體現的。如果小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用畫畫的方式,讓孩子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理解的內容,這對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非常有益處。
有可能,就堅持寫讀後感。
這幾乎是檢驗孩子是否看懂書中道理,培養孩子理解能力最好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對孩子的價值觀進行引導。看完一個章節或者看完整本書寫讀後感,字數不用太多,內容只要是和書中的道理契合,都是沒有問題的,最好有孩子自己的理解。這個也是需要堅持地做,當然寫讀後感的頻率也不用有硬性規定,有感而發更有好處。
閱讀時間每一次的時間不用太長。
畢竟孩子還小,耐心和專注度都比較差。在閱讀的初期可以時間短一點,比如二十分鐘,安靜地看書。看完家長可以多一些鼓勵和表揚,詢問一下看了多少頁。慢慢地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的加時間,而在孩子閱讀的這段時間裡,家長最好一起陪伴看自己的書,這會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環境不光是父母身體力行,還有自然環境,一個靜悄悄的讀書環境可以讓孩子更投入,對提高專注力也非常有好處。
小學階段的閱讀黃金期,如果孩子利用好了,對整個學習,人生都影響深遠。孩子到了初二開始,受困於繁重的課業壓力幾乎沒有時間再有完整體系的閱讀安排。這個時候,小學時積累的閱讀內容和記憶,高效的閱讀習慣都對孩子的學科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助力。
別讓讀不懂書影響孩子的成績、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
文/楚媽(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