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也就是今天,凌晨0點00分是高考放榜的時間。我們全家人都心慌意亂,我的大外甥是今年的考生,雖然我姐姐沒有告訴我孩子到底考了多少分,但是看19年的分數線,本科是穩了。這也許就是這周裡最好的消息。
高考放榜這一天,真的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考好了全家放鬆,考的不好的全家鬧心。其實成績好不好,還是要看孩子的學習怎麼樣,就像今年的湖北省高考狀元——唐楚玥一樣。
唐楚瑜並不是一個只知道死學的孩子,她是學校裡面的「活躍分子」,對於學校組織的活動都很積極的參加,彈鋼琴,運動會,話劇表演都能看見這位學霸的身影。就是這樣一個「活躍分子」竟然榮登寶座,並且獲得了725分的好成績,真的是讓我羨慕不已呀!
現在唐楚玥的筆記是被屢次義賣的,記者採訪她的時候問到了有關學習方法的事情,她強度的說要學會歸納整理,要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光是唐楚玥在歷年來的各位狀元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辦法。
王極盛教授,一名心理學家,是被媒體們廣泛關注的研究高考問題的專家。王教授連續研究了17年的高考狀元,多次深入高考一線,訪問400多名高考狀元,幾百名狀元家長,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被大家稱作「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
王老教授總結了高考狀元的四大秘密,現在我們來看一看:
秘密一:狀元們的三大共性
共性一、德智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
在高考改革之後,狀元就是素質教育下的產物,教授一直在強調,改革後的高考,狀元們都是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要比以前高很多。
共性二、心理素質好
高考不僅僅是一場成績之爭,也是一場心理之戰,每年都以有因為心理素質不夠的孩子遺憾離開考場,但是這些狀元學霸們的心理素質是一等一的好,就像2009年的江西狀元,在臨近高考的時候考了倒數,但是心態依舊很好,考的好高興,考的不好也不頹廢。
王教授說道:「心理素質好是狀元成功的關鍵。狀元們都有著陽光和辯證的心理。」
共性三:多才多藝
王教授在多年的採訪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狀元們大多是多才多藝的孩子,而且理科狀元大多都是在數理化競賽上得過獎的,而文科的狀元們大多都在演講、徵文比賽中屢獲殊榮。真的是又有成績,又有競賽的全才。
揭秘二:狀元的「高考成功公式」
王教授個根據狀元們的經驗,提出了一個公式:實力+心態。
實力是科學文化素質,心態就是心理素質兩者缺一不可,家長不能只重視孩子的「硬體」條件,忽略了考生的「軟體」。因為心態好的孩子可以在高考的成績上增加50~100分,因為心態的放鬆,會讓人根據很舒服,不會造成緊張的情緒。
王教授舉了個例子,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狀元陸程遠,一模成績598,二模成績604,高考成績704。陸程遠向王教授表示:「爸媽不施加壓力,我的心態很好,越考越放鬆,越考越順利。」還有一個反面的例子:一名考生平時成績很不錯,但是高考時心態不好,答題時手一直發抖;別人在寫字,可他卻在「打點」。
高考狀元陸程遠就曾表示,開始在高考考場答題時,也這樣的症狀,後來積極的調整自己的狀態,也就恢復正常了。
揭秘三:培養高考狀元 的家教秘笈
秘訣一:教孩子做人比要孩子考第一更重要。
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成績,每天盯著孩子要好好學習,考高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做人比成績更重要。
秘訣二:父母堅韌的品格具有榜樣作用。
其實很多狀元的父母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教授舉了一個典型例子:1999年的狀元陳春仙,父母裡最高水平才是小學四年級,他們仍舊是勤勞、勇敢的,總是用堅韌不拔的狀態面對苦難,陳春仙深受父母的影響學習十分努力,勇敢面對困難,最終考入北大圓夢。
秘訣三:大多數狀元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溫暖、理解、民主型的。
王教授專門對父母做了調查,發現主要存在這四種大類:過分保護型大約佔30%、嚴厲懲罰型大約佔10%、過分監督型大約佔30%、溫暖、理解、民主型大約是30%。
這是四種類型中第四種父母培養出來狀元佔比最大。這類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孩子與父母成為了朋友。
秘訣四:相信孩子,學習上不加壓。
在研究時間內,很多狀元的父母在孩子上初中之後不怎麼管孩子的學習,非常信任孩子,不施壓,順其自然。
但是無論什麼秘訣,都沒有孩子自己本身的秘訣重要,那麼孩子到底怎麼樣才能保證有一個好的成績呢?除了父母的配合還要加上孩子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我把我外甥的一本書拿了過來,他媽媽說,高中全靠這本書,過的穩而不亂,書名是《北大清華狀元最有效的100條中高考經驗》和《北大清華狀元最有效的100條學習捷徑》。
這類書總是這麼直接,直戳痛處,一本是初中,一本高中,這就是把孩子最重要的兩個時期都包括在內了,可以用好久的。
這本書我研究了一下,是由重點學校的一線教師總結的學霸們的秘訣。大致分成幾個部分,高中和初中的學習方法和中、高考經驗。
針對學習經驗,分成了11個部分,針對三大主科都有介紹方法,比如想要學好語文就要積累、閱讀、分析、練習,還有英語多聽、多記、多寫、多讀等等還有很多。
針對學習捷徑這本書,主要分成課堂、自習、課下、學習工具、做題、效率、預習複習、記憶、考試10個方面,教給孩子怎麼抓住課堂,怎麼抓住自習,怎麼預習複習。
我也查了很多網絡書店,對這本書的評價都很好,總體來說這個本書是真的有用,想一想我姐真的會給我外甥選書。#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