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自己家的小孩,還是親戚朋友家的小孩,我們都會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新生寶寶的臉蛋都很圓,總是胖嘟嘟的,這也是嬰兒如此可愛、招人喜歡的原因。但是自己家有小孩的父母都知道,寶寶的臉雖然可愛但是卻不能隨便摸,更不能亂親,因為這種行為不僅有使寶寶感染細菌的風險,還會導致寶寶患上口水病。
對於小孩子頭大,臉上肉多的情況,專業兒科醫生曾作出過專業的解答。
專家稱:「在嬰兒時期,寶寶的各個身體部分發育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往往大腦最先發育,而四肢生長最為遲緩,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軀幹會迅速發育,逐漸達到成年人的標準。
所以寶寶頭很大、臉上肉很多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父母根本不用擔心,只要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水平良好就可以。
平常我們在形容一個人皮膚好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嬰兒肌」這樣的詞,因為寶寶的皮膚最光滑、有彈性,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想捏幾下或者親一口。最近我們在抖音等各大社交app上經常能刷到這樣的視頻,那就是寶寶的臉蛋,肉乎乎的,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蠟筆小新」。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小孩子的臉是不能隨便碰的,但是仍然有人不明白為什麼?當我們看到親戚或者朋友家的小孩,忍不住想捏一下、親一口的時候都會立刻被阻止,往往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別碰,會流口水的。」沒錯,經常碰小孩的臉就會導致寶寶頻繁流口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寶寶皮膚是很脆弱的,角質層很薄,對於外界的刺激抵抗力很差,所以當有人用力的撫摸或者捏的時候,寶寶的腺體會受到損傷,無法正常的分泌唾液,而是會導致分泌失調,唾液量明顯增多,從而導致寶寶經常流口水。
其次,經常流口水會使寶寶嘴周的皮膚長期浸泡在唾液之中,容易出現「溼疹」等發炎的症狀。
此外,無論是外人還是寶寶自己的手都是存在細菌的,經常碰臉部這樣的敏感部位很容易感染細菌,俗話說「病從口入」臉和嘴是緊挨著的,病毒很容易會從嘴巴進入,從而導致病毒性感冒等。
第一,要先從寶寶自己做起,因為父母可以儘量的避免外人接觸寶寶的臉,但是嬰兒卻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有害的,家長也就無法避免寶寶自己抓碰自己的臉。要保持孩子的手部衛生,玩玩具後要用兒童專業洗手液洗手,還要定期剪指甲,保持手部衛生。如果寶寶習慣性的觸碰臉部,父母就應該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避免這種行為,比如給孩子買手搖棒或者手抓球等玩具,讓寶寶的手處於佔用的狀態。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給寶寶擦臉時,也要減輕力度,採用溫和的擦拭方式,儘量蘸,而不是用力的蹭。
第三,如果外人想看捏孩子的臉,父母要及時告知對方,或者用委婉的方式讓對方知道這種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放下面子,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開口,為了孩子的成長健康,父母一定要盡力避免這種行為的出現,以免寶寶患上溼疹,影響健康。
總之,寶寶的臉不能經常被碰的事一定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不僅要看好孩子自己,還要避免外人頻繁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