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轉眼間,又有一批小可愛要入園了,很多家長既興奮又擔心。孩子能適應校園生活嗎?孩子哭鬧不入園怎麼辦?孩子不愛學習、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其實,孩子第一次入園多少都有分離焦慮,入園就哭,甚至哭鬧不想上學,但作為家長,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和鋪墊,嘗試下面這5不說,輕輕鬆鬆讓孩子愛上去上學!
一不說:「再不聽話,就送你去上學!」
在平時,我們經常看到家長會拿老師和學校威脅孩子,「我告訴你老師」,「把你送到學校讓老師管你」,或許真的能起到約束孩子的效果,但有意無意中不僅消弱了家長的威信,還把老師推到了孩子的對立面。
長期以往,孩子在家越來越不聽管教,越來越有逆反情緒,在園區越來越害怕老師,越來越排斥託育園,自然不會好好學習,入園焦慮也日漸加巨。
只有家長幫助孩子先愛上老師,愛上園區的學習生活,孩子才能愛上校園。
二不說:「你什麼都不會,到了學校可怎麼辦啊?」
家長提前焦慮,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孩子不會自己吃飯、穿衣,可以慢慢教,但不要總發牢騷,給孩子貼標籤,讓孩子失去信心,感覺上學難於上青天,更不想入園。
入園本是件開開心心的事,孩子自立能力弱,入園後老師也會幫助孩子多方面提高自理意識和能力。
家長適當引導,切勿操之過急。
三不說:「不想去上學今天就不去了,改天再去。」
孩子入園難免因不適應而哭鬧,家長切莫心軟,一味妥協孩子,剛入園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送送停停,讓孩子很難融入幼兒園這個集體。
孩子經常遲到、請假,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更容易破壞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抵抗力,同時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阻礙孩子培養交往能力及身心發展。
再好的老師也教不好總請假的孩子,讓孩子愛上上學,首先要讓孩子正常入園。
四不說:「幼兒園裡如果有人欺負你,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有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了嗎?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在幼兒園有人欺負你嗎?今天哭了嗎?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寶,孩子剛入園,家長擔心也很正常。
但當孩子感受到家長負面的問題和心裡暗示,一下子就把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放到了對立面,瞬間瓦解孩子對園所剛建立的安全,讓孩子更加恐懼校園的生活。
剛入園前,家長不妨積極正面的關切與愛護,幫助孩子排解入園焦慮,引導孩子發現幼兒園的趣味之處,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五不說:「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對孩子來說,「第一個來接我」是他們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期待;
家長許諾孩子第一個來接,但工作忙,瑣事多,一天下來,家長真的能做到全園第一嗎?
其實,真的很難。
殊不知,家長的每個隨口承諾孩子都會當真的,在孩子心裡:
不按約定接放學=媽媽不愛我
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甚至孩子會以為家長把他送到幼兒園就不要了。
送孩子入園後,家長可以嘗試承諾早點來接(但不要輕易承諾具體時間),讓孩子有個盼頭,家長也要把答應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也讓孩子更加堅信家長,面對未來也更有力量。
同時家長朋友也要做到:
入園前,讓孩子了解、憧憬幼兒園。
送孩子入園後,儘快離開,不逗留,不要偷偷觀察,高高興興送,快快樂樂的接,才是明智之舉。
接園時,早接不晚接。
國外學者曾經有一項調查,他們發現:
一個班裡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個接走的,往往虛榮心較強;
相比之下,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較內向,甚至有些少自卑。
越小的孩子,心靈越是敏感而脆弱,尤其是剛入園的小朋友每天入園後,就盼望著爸爸媽媽能來早點接。
所以,無論多忙,家長都要儘早去接孩子,至少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幼兒園最後一個被接走的!
託育園,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是正式從家庭連接到社會的第一步。
孩子也需要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也請各位家長朋友不要操之過急。
當孩子漸漸熟悉園區老師和其他小夥伴,適應託育園的生活,自然會愛上上學這件事。
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小寶寶,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堅強,更加渴望成長。
所以,芭迪熊請各位家長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好家園共育,在出入學程之際,陪伴孩子,豐滿羽翼,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