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富裕的時代,也是焦慮的時代。
很多人都在感慨,對於未來,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了。以前,讀書就是出路,現在,讀到碩士、博士還要面對就業難的問題;以前,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社會快速變化,我們應該怎麼適應?
未來會變成什麼樣?誰都不知道。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未來一定會交到年輕人的手上。
為了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目標,培養大學生的創造力就成為了時代的重任。從2015年至今,我國已經連續舉辦了5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我們該怎麼抓住機遇?不妨看看這些獲獎的項目都在做些什麼。
「947萬名大學生、230萬個團隊參賽」,這是2015年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報名情況。從獲獎情況來看,獲獎數量也是每年都有增加,2019年的所有獲獎數量差不多是2015年的4倍。
1.1 獎項設置與時俱進,大學生的機會越來越多。
近幾年,在獎項設置方面也做到了與時俱進,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設置了專項獎勵。2018年新增「鄉村振興獎」,2019年新增「精準扶貧獎」,還有最近幾年困擾大家的就業問題,也有「最佳帶動就業獎」。
可以說,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限制」變小、可嘗試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一些特殊的獎項設置
1.2 英雄不問出處,專科院校、民辦高校的學生同樣有很多機會。
大賽分了「高教賽道」、「職教賽道」、「國際賽道」等各個賽道,也吸引了各類院校的大學生報名參加,不管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高專院校,不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有權參與,也有獲獎資格。從獲獎情況來看,也是穩步提高、越來越好。
2015-2019年本科/專科學校獲獎數量穩步上升
2015-2019年,民辦高校的表現也很出眾
可以說,如今的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那麼,到底哪些學校、哪些地區更有創業氛圍呢?我也做了整理。
從這5年中各省市的獲獎情況來看,整體分布比較均勻,不僅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踴躍參加,西部地區大學生的創業創新熱情也很高。從2015年到2019年,獲獎數量最多的5個省份分別為:江西省,199項; 湖北省,193項;浙江省,191項;江蘇省,191項;陝西省,179項。
呈現這種趨勢,除了學校的支持、大學生自己的創業熱情以外,還有高校數量的原因。這些省份都是教育大省,學校數量多,參賽名額也相應會多一些。
2015-2019年各省獲獎數量分布情況
2.1 江浙2省大學生獲金獎數量遠超其他省份的學生,他們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從創業創新的質量上來看,江蘇省和浙江省表現更加突出。從2015-2019年的金獎數量上來看,江蘇省共獲33項金獎;浙江省共獲32項金獎;遠高於三、四、五名的陝西省(24項金獎)、湖北省(24項金獎)、福建省(23項金獎)。
2015-2019年各省獲金獎數量分布情況
2.2 學習浙江大學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爭取更多金獎。
在32項金獎項目中,浙江大學包攬了其中15項,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除了這15項金獎以外,在2015-2019這5年期間,浙江大學還獲得了2項冠軍。這種結果,除了和浙江大學的綜合實力有關以外,還和「求是創新」的校訓有關。浙江大學一直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在浙江省大的創業氛圍之下,能取得這麼好的成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015-2019浙江大學獲15項金獎
2015-2019浙江大學獲2項冠軍
2.3 學習江蘇省的職業教育創新,在「職教賽道」上尋找機會。
而在「職教賽道」上,則是江蘇省一枝獨秀。2015-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職教賽道」共頒發了21項金獎,江蘇省獨攬了其中8項,是地2-5名的4個省份金獎數量的總和。(其中山東省、天津市、湖南省、安徽省各獲2項金獎。)
一直以來,江蘇省都是職業教育的現金踐行者。從1999年起,江蘇省就頒布實施了《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辦法》,開始了職業教育的踐行和探索。隨後又不斷引入和改進了德國的「雙元制」教育制度,形成特有的「雙師制」培養模式,學生不僅要在學校學習基礎知識,還要到企業中去不斷實踐。
2019年落實的「雙高計劃」中,江蘇省入選的「高水平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數量都名列各省市第一位,分別為7個和13個。如今,國家大力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江蘇省的實力不容小覷。
江蘇省8項金獎,稱霸「職教賽道」
從這些創業創新的項目來看, 所有的獲獎項目都與網際網路發展有關,「網際網路」、「智能」、「科技」、「雲平臺」、「電商」等詞,成為這5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關鍵詞。這也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對於網際網路發展的關注和熱情。
2015-2019年獲獎作品關鍵詞
與此同時,在學校教育方面,也在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的發展。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全國高校本科新增最多的專業也和網際網路科技相關,新增數最多的專業分別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96所)、機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學與技術(96所)、智能製造工程(50所)。其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慧(AI)等專業。
可見,屬於大學生的「春天」已經來臨,現在就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吧。
2019學校新增專業與時代發展相結合
參考資料:
崔景貴, 尹偉. 江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歷程、路徑與策略[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5(6):21-27.
中國證券報《A股大數據致1031萬考生:最有「錢途」的專業填報指南》
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東財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