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槓桿,嚴控資金違規流入地產

2020-12-17 網易新聞

導讀:可以說,城市樓市炒風盛、房價漲,主要是槓桿問題,其次才是供求問題。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作 者丨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編 輯丨陸躍玲

圖 / 圖蟲

針對近期「萬人搖號」「代持炒房」亂象,深圳祭出史上最強 「資金違規流入地產」嚴打專項行動。今年以來,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點內容——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調控開始落地,重點內容就是控制槓桿和資金違規流入地產。

其實,深圳從2016年「10·4」新政開始,到2018年「7·30」調控,以及今年「7·15」調控,打擊違規加槓桿一直是樓市調控的主基調,比如打擊離婚獲得首套房資格,二套房認定堅持「認貸又認房」,消費貸發放堅持「受託支付」,嚴格核實貸款申請人的銀行流水和收入證明,首付須來自購房人及直系親屬等。但在實際執行中,上述措施的效果有限。一個原因在於,住建部門與攸關調控效果的金融監管之間,存在有待彌合的「合作真空」。

對於金融部門而言,疫情後要加速貸款投放,接濟中小微,但中小微的風險比較高,就創設了房屋抵押經營貸。同時,商業銀行認為深圳樓市是優質資產,要降低利率獲取市場份額。而寄生於樓市交易融資鏈條上,有很多小貸、理財、私募、房屋管家等游離於金融監管的投資顧問機構。它們一方面對接炒房客,通過「假結婚」、註冊公司和過橋融資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客戶加槓桿;另一方面對接銀行並將資金洗白為中小微貸款(實際進了樓市)。

可以說,城市樓市炒風盛、房價漲,主要是槓桿問題,其次才是供求問題。收緊資金閘口,調控效果將立竿見影。對金融監管來說,首先要從源頭上把控好首付款的資金來源,必須要來自購房者本身及直系親屬;其次,貸款額度審核,必須要基於至少3年-5年的銀行流水,並嚴打裡外串通的證明作假。

另外,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應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在央行5年期LPR定價規則基礎上,根據房價上漲幅度和市場運行態勢,對轄區內不同城市啟動不同的LPR加點規則。在深圳這樣的熱點城市,各大金融機構若是為了競爭市場份額而競相降低LPR加點,這對樓市炒作無異於火上澆油,因此要考慮提高首套房和二套房貸LPR加點的水平。

要說調控利器,除了金融就是稅收工具了。根據「十四五」規劃,未來更強調民生和保障,與過去強調經濟增長、做大蛋糕有所不同。樓市供求關係、金融環境、炒作慣性等基本面難以改觀的現實,決定了深圳房價上漲的壓力比較大,資產拉大收入差距將繼續存在。在此背景下,國際上用於調節收入差距的重磅工具,如資本利得稅、遺產稅、不動產稅,都可以研究借鑑。

通過稅收來調節資產收入差距,短期內,可從政策發布之日起銷售的商品住房(含新房、二手房),未來再交易時,嚴格執行個人所得稅核實徵收規則,即按買賣價差20%徵稅(該政策無需上報審批,地方權限範圍內即可執行)。或者,採用中國香港特區或新加坡超額印花稅的做法,按照持有周期增值大小,啟動超額累進。這樣做,既可以壓縮套利空間,又可以增加地方稅源,並將先行示範區發展的紅利外溢以稅收的形式回歸政府。

同時,對需求類型進行精細化細分。政策性住房需求,建議細分為低收入的公租房需求、人才住房需求。商品住房需求,可進一步細分為普通商品住房需求和非普通商品住房需求。對於普通住房需求,按照不高於房價收入比6倍-7倍的水平(收入按照中位數收入計算)控制價格;對於非普通住房需求,建議適度放開價格,但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同時啟動稅收調節,以防範金融風險。

以上措施都是短期權宜之計。中長期內,首先是緩解供求關係,從供給端來看,要跳出深圳現有的空間,放眼「空間很大、成本很低」的深莞惠乃至大灣區,通過軌道交通互聯互通、重構都市圈產業鏈合作共贏框架、建設郊區新城、城市副中心,擴大住房供給的範圍;從需求端來看,深圳這樣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必須要紓解人口、產業、資源到外圍。最後,降低地產驅動的城市化依賴,實現金融、地產和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高房價的軟著陸。

本期編輯 陳思

百萬讀者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15樓財經 銀保監會劉福壽: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銀保監會將堅決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持續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的業務,嚴查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積極配合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風險。
  • 多家銀行發文嚴控信用卡資金用途 銀行將對違規交易採取降額、止付...
    每經記者:胡琳 每經編輯:段煉繼商業銀行嚴控經營貸款防範資金違規流向樓市後,信用卡涉房交易也成為銀行重點管控的領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多家銀行近期發布公告,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除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外,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
  • 地產信託最嚴監管:穿透核查資金用途
    地產信託最嚴監管:穿透核查資金用途陳嘉玲9月4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報導,上海銀保監局發文要求轄內信託機構報備新增房地產信託及通道業務。據了解,8月初,銀保監會陸續下發了《進一步加強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監管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19】957號)、《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信託函【2019】64號)(以下簡稱「64號文」),劍指去通道和嚴控房地產信託。
  • 信用卡資金用途使用違規將被風控
    有部分銀行稱,持卡人若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投資、理財、股票、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 銀行嚴查購房者收入證明 首付資金來源需開具流水
    10月22日,銀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中國銀監會三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內容,會議明確指出要求嚴控房地產金融業務風險,嚴格執行房地產貸款業務規制要求和調控政策,嚴禁違規發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嚴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
  • 控制槓桿 分類調控將深化
    業內普遍預期,樓市差別化調控將進一步深化,地價、房價過熱城市或將嚴控槓桿甚至是有序「去槓桿」,並出臺增加土地供給、限購等措施。  房地產面臨的整體寬鬆環境將走向局部緊縮。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鑑於最近決策層再次強調控制金融槓桿、推進結構性改革,短期政策寬鬆勢頭或已見頂。未來幾個月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會回歸正常步伐。
  • 嚴禁個人信用卡資金用於炒股、買房!多家銀行警示違規使用將被凍結...
    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的現象頻發。近期,多家銀行發出警示,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若用於購房、理財等禁止領域,用戶將面臨降額、止付甚至凍結、鎖卡的後果。光大銀行表示,若用戶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導致交易失敗,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事實上,光大銀行並不是第一家發布公告警示違規用戶的銀行。
  • 個人房貸比重下降大幅度下降,樓市去槓桿效應正在顯現
    從已經披露的2018年1月份金融數據來看,新增信貸結構性優化的趨勢明顯,主要體現在流入實體經濟規模增加和個人房貸比重下降兩個方面。
  • 補短板+去槓桿:資管新規滿月 房地產投融資再出發
    因此往往會出現資金的流動性風險,若將短期資金投放到長期項目,容易發生逾期、壞帳、資金鍊斷裂的風險。新規正式禁止了資金池的業務,指明應確定資管產品所投資產的期限,以減少期限錯配的問題,也對資管如何控制流動性風險提出了要求。  原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高槓桿是宏觀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去槓桿是一個對市場擠泡沫的過程,當中必然會給行業帶來陣痛。
  • 槓桿資金是什麼意思?槓桿資金的作用是什麼?
    如果說北向資金等跑步入場,投資者熱情高漲,市場人氣興旺,都是股市走牛的重要標誌的話,槓桿資金入場,可能是市場是否走牛、能否走牛更為重要的體現。因為,槓桿資金的靈活性更強、風險也更大,如果投資者選擇槓桿資金,就意味著對市場的信心很足,市場預期十分強烈。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風險。  事實也是,從這些年來市場的變化情況來看,凡是市場火爆的時候,槓桿資金都很活躍。
  • 房貸「紅線」嚴管控下 購房者違規操作「低息經營貸」入樓市熱情上升
    面對不久前發文的房貸「雙紅線」嚴控政策,對於部分人來講,「房抵經營貸」似乎成了一條「蹊徑」。在張茹所在的購房圈中,有中間人專門「幫忙」有需求者做經營貸,收服務費點位不等,能操作的項目有「做流水」、包裝公司等。需求者一般為兩種,一種是覺得按揭貸利率高,希望將已有的按揭貸換成利息更低的經營貸,節省月供成本,這種需要先全款還掉房貸,再用房屋抵押做經營貸。
  • 美國市場風險情緒升溫 高風險EFT資金流入快要創出歷史新高了
    槓桿型ETF基金利用高槓桿,將有可能收穫1-3倍的收益,也可能承擔1-3倍的損失;而反向ETF有時還為投資者提供了從指數下跌中獲利的機會。僅在三月和四月,當各種指數大幅波動時,投資者就向槓桿和反向ETF投入了超過140億美元的資金。
  • 大發地產屢獲認可,接連斬獲兩項殊榮
    大發地產積極拓寬多元化融資資源,優化債務結構,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及其他渠道,為長期發展開拓充沛穩定的資金來源。此外大發地產土儲充足,信用指標及流動性良好,財務結構穩健合理。中信裡昂、星展銀行、巴克萊分別對大發地產發布研究報告及購買建議,認為公司美元債券具吸引力,對槓桿水平滿意,看好公司發展。2020年上半年,穆迪重申大發地產國際信用主體評級B2,展望維持穩定,健康的財務和資金水平讓大發地產獲得了國際評級機構的肯定,建立了良好的資本形象。
  • 為什麼說房地產降槓桿勢在必行?房企接下來有什麼動作?
    顯然加槓桿的效率和槓桿率是不同的,我們看到的快速發展的行業裡,無論是商品房開發、投資,還是金融領域在過去的膨脹,都得益於此。同時我們也經歷了鋼鐵、煤炭、新能源、油價、有色金屬、貴金屬等等多個領域的價格波動,幅度不小,也來自階段性的槓桿傾斜,說白了就是便宜的錢流入。
  • 11月23日地產輿情熱點快報:江西發商品房預售資金新政;為衝業績...
    有網友在合肥市人民政府網站留言稱,「最近網絡上又有大批人在炒作合肥濱湖高新區的房價,希望政府能嚴控房價。」11月20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回復稱,近期關注到部分業主、中介炒作掛牌房價,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市場預期,市場管理處已就此展開相關工作。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約談有關人員和中介機構,採取針對性措施,重點打擊各類炒作行為。
  • 因盡職管理不到位,導致信託資金用於收購土地
    今年信託業形成「去通道、控地產」的嚴監管形勢,多家信託公司因地產業務被監管處罰,包括中信信託、建信信託等行業前列公司都被處罰 近日,五礦信託也因地產業務被監管處罰!
  • 朗詩地產黃徵:企業應提高自己經營能力而不是依賴財務槓桿
    原標題:朗詩地產黃徵:企業應提高自己經營能力而不是依賴財務槓桿   12月12日,「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