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孩子不用每天去學校,玩耍的時間,也隨之大大增加。很多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一天到晚就會玩手機,怎麼辦?」
過度玩手機不僅損害孩子視力,還佔用孩子大量的時間和注意力,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交流、生活,不利於全面健康發展。
當孩子的大腦神經長期接受強烈刺激後,平淡的東西就不再容易引起神經的興奮。畢竟跟好玩的「王者榮耀」遊戲、好看的抖音小視頻相比,學習就顯得枯燥,很多戶外活動顯得又累又無聊。孩子就容易對現實生活周遭的一切失去興趣。
玩手機危害這麼大,那乾脆禁止孩子玩手機吧?
家長不讓孩子夏天吃冰棍,孩子會照辦嗎?不讓孩子看動畫片,孩子會幹嗎?堵不如疏,阻止下的服從是迫於威嚴暫時的屈服,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伺機行動,且變本加厲。
況且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孩子們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小時候迷戀過的遊戲機,是一代人童年的共同回憶。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合理控制、正確利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下面給家長朋友們提三個建議,幫助孩子擺脫手機依賴
方法一:家長以身作則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手機這麼好玩,以至於很多家長每天都迷在手機遊戲、電視劇、小視頻上,很難想像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先要「管教」住自己。
方法二:和孩子約法三章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約定內容要明確,比如一天什麼時候玩手機,玩多長時間,完成了有什麼獎勵,違背了有什麼懲罰。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
做了約定就要嚴格執行。有些家長看到自家寶寶看別的小孩玩著iPad時流露出羨慕而渴望的眼神,或者受不了孩子委屈、撒嬌、發脾氣就被迫妥協讓孩子玩。這時候要堅持原則,不要心軟。
方法三: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有些父母因為工作太忙等原因,缺少對孩子的關心和交流。還有些父母一日三場牌,為了能夠安靜的打牌,就遞個手機給孩子玩。等到孩子離不開手機了再痛斥孩子玩物喪志,不聽話。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是因為在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和滿足感,轉而到虛擬世界尋找安慰和刺激。家長要多鼓勵少批評,心平氣和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具體的心理想法,有節制地、慢慢地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然後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給孩子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帶孩子到戶外去玩,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