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3歲老人與中國山村小學的25年「長跑」
4月3日,班尼如期來到中國嵐皋上溢小學,這是她25年來第18次到嵐皋。對已經93歲的班尼來講,美國是祖國,嵐皋是故鄉。
班尼是美國猶他州鹽湖城人,1990~1993年在西安外語學院支教,曾義務協助陝西電視臺拍攝專題片《安康》,其間被一組南宮山的自然風光吸引。1993年7月,她帶著丈夫和幾位美國朋友來到安康嵐皋縣,當時通往景區的道路尚未建成,只能徒步登山。在山腰休息時,南宮山鎮宏大村村民成國喜帶班尼到家裡休息,並在村裡轉轉。當來到上溢小學門前時,班尼看到小學僅有兩間土牆瓦房,土操場坑坑窪窪,但校園裡迴蕩著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
朋友告訴她,安康是貧困山區,不僅學校簡陋,還有好多孩子因貧困輟學。一顆愛的種子,就這樣在班尼心裡生根、發芽。
第二年,班尼和朋友再次來到上溢小學,同時帶來了好幾箱書、教具和文體用品,並抄錄了30名困難學生名單。從此,班尼開始了不遠萬裡的愛心「長跑」,累計捐款捐物44萬餘元人民幣。25年來,班尼對上溢小學的感情一直沒有變。受她的影響,從上溢小學畢業的學生也紛紛反哺母校。
漂洋過海來看你,言語從來沒能將我的情意表達千萬分之一,這是班尼奶奶對孩子們的愛。
環衛工從6噸垃圾中幫找錢包
4月14日晚7點半,從事餐飲生意的海口市民鄭女士,將忙活半個月掙的6000多元營業款,裝進錢包交給弟弟帶回家。不料,錢包卻被弟弟當成垃圾丟進了垃圾桶裡。鄭女士馬上和丈夫跑到垃圾桶處找,可垃圾桶卻剛被清空。附近熱心的環衛阿姨立刻通知了值班班長,隨後聯繫到了垃圾清運車司機。
沒有合適的場地「翻垃圾」,大家就一起乘坐清運車趕往垃圾中轉站,到達時已是晚上9點多。值班的幾名環衛工人得知情況,二話未說便上來幫忙。他們把垃圾從清運車上「扒」下來,又用鐵鍬慢慢攤開,在滿是異味的垃圾中仔細尋找。翻遍6噸多重的垃圾堆,錢包找到時,已經是深夜11點半。
鄭女士夫婦不停地說謝謝,並拿出一部分錢作為感謝,幾名環衛工人笑著拒絕了,「誰丟了這麼多錢都著急,能夠幫你們找回,我們也很欣慰」。
這似乎是一則有「味道」的新聞,但這背後,人情味兒更濃。
外賣小哥為嬰兒脫下雨衣
4月12日,寧夏銀川普降小雨。一名年輕媽媽推著嬰兒車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沒有帶雨具。外賣小哥蘇偉發現後,連忙脫下自己的雨衣,輕輕蓋在嬰兒車上方,並在不耽誤送餐時間的情況下,將母女二人送回了家。
這暖心一幕被監控畫面記錄了下來,但蘇偉認為這是小事一樁:「當時就是覺得成年人身體素質好一些,孩子淋感冒了會比較麻煩。這個事只是我碰巧遇到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我這樣做的。」
為外賣小哥點讚!五星好評!
81歲老人勇救86歲溺水者
「沒來得及細想,身體已先行一步。」回想起不久前縱身一躍跳入冰冷河水救人的一幕,已經81歲的日本老人今西重太郎在3月的一場頒獎典禮上說。今西因這一事跡被授予「善行獎」。而被他救出的,也是位86歲高齡的老人家。
2月19日下午,正在河邊散步的今西聽到有隱約的呼救聲,經過一番仔細搜索,最終在河堤處發現了即將溺水的一名高齡女性。看到這一幕,今西毫不猶豫地跳進水中,並喊來同在附近散步的一對中年夫婦,三人齊心協力將溺水的老人救起。
因救助及時,溺水者身體狀況恢復良好。而今西在成功救人後,除體溫下降外身體也無大礙。對於家人的擔心,今西豪爽地表示:「救人的心情和年齡無關。」
老當益壯,見義勇為也與年齡無關。
(責編:初梓瑞、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