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魯豫在《魯豫大咖一日行》中和孟非說南京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孟非不假思索的接茬說「是!」。既然南京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那麼一定是城市裡面的人決定了南京是否適合生活。我接觸到的南京市民非常的熱心,我騎著小黃車,車龍頭上掛著水果,一不當心掉在了地上,好幾位市民過來幫我撿起。我在南京問路,從來沒有被拒絕過,也沒有被白眼過,更沒有被歧視為外地人。南京是中國前幾大城市,生活節奏雖然不慢,但是也無法望北上廣深的項背。因此,南京在城市規模和生活節奏之間保持了某種平衡。
最近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選手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雷海為。不僅僅是因為他出色的表現,更因為他的職業,一位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小哥。相比於以往出色表現的人,雷海為的出差似乎是出人意料的。這種出人意料無可諱言,畢竟雷海為從事的是一個不需要太高文化的職業。我不知道雷海為在杭州的外賣工作做得怎麼樣,但是我知道南京的許多外賣小哥不僅辛苦,還有辛苦附加值。
南京不僅承擔了江蘇省會的功能,還吸引了大批安徽以及其他地區求醫求學的人群,城市管理能力自然要經受考驗。小編因為家人在南京某三甲醫院複查身體而陪床幾天。這個三甲醫院並不是三級甲等,而是南京眾多醫院的前三甲,大家可以猜猜是哪家醫院。這家醫院的食堂是不對外營業的。許多患者家屬只能到圍牆外面的飯店購買食物,亦或是點個外賣。有一次我在外面用餐結束,剛要跨入醫院大門,就看到有好幾位外賣小哥把車停在醫院的大門外,然後快步疾飛的拿著外賣飯盒往裡面衝。對外賣小哥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更為實際。從醫院大門到外賣所在的病房,沒有一千米也有八百米,這對外賣小哥來說是體力的考驗。我們最近一直強調要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外賣小哥這樣的人群卻人為設置了最後一公裡的屏障。這無疑是加大了外賣小哥的勞動強度,浪費了外賣小哥的時間,削減了外賣小哥的收入。我相信,在南京,在別的城市,不僅這一家醫院設置了「最後一公裡」,還有很多的大院。
小編第一次來這家醫院是陪家人動手術,當時騎著小黃車是可以進入醫院的,這次被攔在了門外。南京城已經被小黃車等共享單車給佔領了。如果這些大院願意讓小黃車進入,那麼對南京這座城市來說,是減輕了不少負擔的。城市是共享的,也是共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