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火箭少女,她們解散後的第一個頭條,竟然是Yamy和經紀公司極創引力的解約事件。
火箭少女前成員yamy在社交媒體上曝光了公司老闆徐明朝在員工大會上的錄音。
在員工大會上,老闆徐明朝先是罵yamy醜、有病、不時尚,
再罵yamy唱歌難聽,業務能力差,
然後把數據下滑全部歸咎於「Yamy不聽話,自我認知有障礙,公司對她太好了」。
最後又對Yamy的出身進行了一番批判,言下之意:別飄了,沒有公司,你啥也不是。
自己批判還不夠,還要強迫其他參會同事一起批判。
這是業務探討?這是人格侮辱吧。
從Yamy發在微博的自述來看,這種情況由來已久。
老闆態度總是忽冷忽熱,一會兒打一巴掌,一會兒又給個甜棗。導致yamy後期極度不自信,甚至「躲在家裡哭到天亮」、「看消息手抖」、「聽語音想逃」。
這不就是職場PUA嗎?
什麼是「職場PUA」?
PUA是Pick-up Artist的英文首字縮寫,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給出的定義,
起初指的是一群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和不斷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
後來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男女們,
但隨著PUA文化的變遷,
PUA的定義已從簡單的搭訕擴展到整個兩性交往流程
據悉,PUA最早出現在70年代,但當時還沒有形成一種文化。直到80年代後期,一位名叫羅斯·傑夫瑞斯(Ross Jeffries)利用NLP,即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概念,擴大及廣泛整個PUA教學。其中,他更是拍攝短片並撰寫了《如何睡你想睡的女人》(How to Get the Women You Desire into Bed)等。
另外,傑夫瑞斯的學生尼爾·史特勞斯(Neil Strauss)出版並發行的《把妹達人》(The Game)一書被翻譯並引進華語世界後更是讓華語世界對此概念逐漸熟悉。只是後來,PUA慢慢地演變成為以欺騙、操控等心理手段去控制另一半的行為。
事實上,在心理學範疇裡有這樣一個與之對應且類似的名詞,叫做「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定義,
「煤氣燈效應」指的是一種心理操縱的形式,
其方法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隱秘地讓受害人逐漸開始懷疑自己,
使他們質疑自己的記憶力,感知力或判斷力,
其結果是導致受害者的認知失調和其他變化,例如低下的自我尊重等
很顯然,無論是「PUA」還是「煤氣燈效應」,不僅僅出現在兩性關係中,它更是越來越普遍地存在於職場工作中。
曾遭遇「職場PUA」或「煤氣等效應」的職場人士,輕則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再重塑,重則需要尋找心理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的專門諮詢與治療。
於是,一旦當你發現自己有被職場PUA的苗頭,例如老闆或周遭的同事對你各種吹毛求疵的批評、人身攻擊等,你就應該儘早進行跳槽的準備。
但如果傷害已經造成,無論是短暫還是持久,你都需要自我的再重塑過程。
此外,我發現有些前來找我諮詢的職場人士,ta最早遭遇PUA的地方既不是在職場,也不是在兩性情感或交友當中,而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
於是,應對職場PUA最關鍵的,不僅在於你的及時發現,更在於你如何去樹立自己堅實的核心價值觀與正確的自我認識。
如果拋開以上這兩者的話,無論你在職場上還是在任何關係的處理中,你都很容易有「懵圈兒」的感覺,又或者是總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不要被PUA了
我有一個朋友,她每天接近007的超負荷加班。即便如此努力工作,也從來沒有獲得過領導任何形式的認可。
甚至還會在她努力加班寫稿的時候,對她說「你看x司做得多好。」「你看x司做得多快。」
看到這,你是不是以為是她工作能力不行?
挺巧,她當時也是這麼覺得的。意外的是當她提出辭職的時候,她老闆居然百般挽留。
但因為這份工作裡老闆的打壓和否定,她這個原本很有表達欲的創作者,現在轉行做了運營。
因為她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寫文章了。」
她現在只要面對著空白文檔,雙手一放到鍵盤上就開始自我懷疑,無論怎麼寫自己都無法滿意。
原來只是老闆胡說八道說她不行,現在她是真的不行了。
職場PUA對人的影響,從來都不只是這份工作做得不順心那麼簡單。
那段充滿迷茫痛苦的職業生涯,會永遠烙印在回憶裡。
拒絕職場PUA
職場PUA,絕對是比996還要噁心惡劣的存在。
因為996隻是純生理壓榨,職場PUA是生理心理的雙重折磨。
一個好的上司絕對不會一邊用著你,一邊還罵著你,你要是真不行,早讓你走人了。
Yamy這件事最讓人細思恐極的,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老闆的責罵不是進入社會的必修課,這只是一種不應該有的、畸形的「常態」。
有粉絲有名氣的愛豆,都會被老闆如此侮辱。
行業內頂尖的大公司,過勞加班都會被說成「福報」。
那你我這些普通人該怎麼辦?還能怎麼辦?
未來的職場新人們,被老闆貶損人格時,只會覺得是自己不行,而不去想這樣被對待,根本是不對啊。
在這件事之前,有多少人每天在為並沒有犯的錯而自責,
有多少人真的在上級的壓迫下,完全喪失了珍貴的感受力和判斷力,
又有多少人誤以為社會的運轉向來如此?
當然,我們不接受職場PUA,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接受職場上的任何批評。
怎麼分辨呢?
如果是工作上出現的問題,對工作態度、工作方式、工作的結果提出意見批評,是正常的,也是應當接受的。
但是如果上升到人格侮辱和精神控制,直接針對你這個人進行侮辱,那就是職場PUA了。
正常批評是對事不對人,職場PUA是對人不對事。
真正健康的職場關係是彼此尊重、彼此信任下的平等合作,是你和公司的互利共贏。
好的公司將不吝為你提供鍛鍊與展示的平臺,你也會在這裡成為更好的自己。
然後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帶來更多的利益。
其實在職場上,一個最基本的共識就是,大家都是人,不是工具。
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工作不是一個人的全部,生活和家人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自信心受挫的時候,多和愛你的家人朋友溝通,吸取愛意和養分,振作起來!
但如果,不適感依然沒有消退的話,那就快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