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塗鴉地標M50創意園區又現新作品,你能看懂嗎?

2020-12-22 上觀

 

上海的塗鴉地標在哪裡?懂經的潮人都知道,當然是在莫幹山路50號M50創意園區——一段長長的塗鴉牆,天馬行空的各色塗鴉,出自不同時間、不同藝術家之手,卻毫無違和感。最近人們發現,園區裡又多出許多新的塗鴉作品。不經意轉個彎,就會與一副妙趣橫生的塗鴉作品不期而遇。是誰,讓它們出現在此?

 

園區一扇綠色的大鐵門,已經斑駁生鏽,不再具有實際價值。它竟然成了牆繪素材,被畫成一隻《搪瓷杯》。主創者季穎倩和執行者師軼穎,來自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年輕人的創意是,把工業時代的大鐵門作為繪畫基礎,是對M50所經歷歷史的思考,將歷史融於創意之中。

《嘻嘻》竟然把一面老舊牆面變成了俏皮的笑臉,兩扇玻璃窗下方,畫上了一張咧開的大嘴。白天和黑夜,笑臉作品又有著不一樣的觀感,不管是誰看到,都會心頭一陣輕鬆,忍不住想跟著笑起來。這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學生雷禎的作品。

《升》是一幅壁畫作品,主創者跟我們開了個玩笑。他在原先劃出的車位上進行創作,添加了立體的亮黃色停車線,刻意營造的視覺錯覺,讓車主感覺自己的車「懸浮」在了半空中。

充滿童趣的《如梭》,把棉紡廠女工形象設計成了可愛的萌系小姐姐,儘管表達方式變了,但畫面中的紡錘、絲線和女工身上的工作服,讓人們可以輕易讀出畫面的含義。

但凡看到《花》這幅作品的人,都會忍不住站在它前面拍一張美美的自拍。園區裡這幢有著戶外樓梯的老舊而不起眼的小樓,仿佛一下子逆生長了三十年光陰,變得俏皮而輕盈。

《十字路口》位於M50園區12號樓,上面畫著信和紗廠時期上海英租界中從印度調來的「公務員」。

《紡織女工》作品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王洪義教授領銜完成。王教授今年已經65歲,但為了創作這幅作品,每天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這幅作品的創作牆面是6號樓水塔,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不僅在畫面中最大程度保留了牆面原有的顏色,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孩童,讓整個畫面的情緒得以更好的傳達。

記者了解到,M50創意園近日與藝術家、策展人劉毅共同發起「M50園區微更新項目」,並特邀王洪義、徐神超、劉薇怡Green、自來水SYFlowing四位藝術家,以及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兩所院校共同創作。園區主辦方負責人介紹,項目上線初期,園區共收到百餘幅投稿作品,最終甄選了11組最能代表園區歷史與現實創意融合的作品。

 

創作塗鴉作品的那段時間,正是上海雨季,主創者說,天氣因素讓他們遇到很多阻礙,最大的問題就是雨水的衝刷讓很多努力付之東流,需要重頭再來。但現在,當看到作品可以被保留在M50,並受到來往遊客的喜愛,甚至攝影留念,感覺到非常自豪。

讓我們再來溫故一下M50的前世今生。上世紀三十年代,抗日戰爭爆發,民族企業家周志俊把青島華新紗廠的機械設備轉移至上海莫幹山路60號(解放後改為50號),在上海開辦了信和紗廠,信和的英文譯名是「New China」,昭示周志俊等一批民族企業家復興中華的雄心壯志。

 

1954年,周志俊將自己名下的主要企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信和紗廠更名為上海第十二毛紡廠;1956年,周志俊主動提出放棄上百萬定息,以支援祖國建設;改革開放後這裡又改名為春明粗紡廠,直到1999年,春明粗紡廠停止其主營生產;2000年起,通過都市型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業態調整,M50創意園登臺。

 

現在,當你走進M50,依舊可以看到哪些被保留下來,1930年代至1990年代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包括廠房、倉庫、鍋爐房、食堂、煙囪等各種類型,甚至還有一套原棉紡廠從德國購買的西門子發電設備。這段歷史是上海民族工業的根,也是M50的根,它滋養著這方潤土,孕育了代表著創意與新生的中國當代藝術。自2000年起,M50通過都市型工業園區的建設和業態調整,逐步引進了以視覺藝術和創意設計為主題的藝術家工作室、文化藝術機構和設計企業,轉變為現如今具有標誌意義的創意園區之一。

相關焦點

  • 英式城堡、塗鴉、貨櫃、火車頭……上海這些必打卡創意園嗲爆了!
    北京有798,上海有M50,要說魔都必打卡的藝術創意園,怎麼能少了M50!M50是集展覽、畫廊、咖啡店書店、美食、拍照於一體的好地方,因為聚集了眾多藝術家工作室,也被稱為「上海的塞納河左岸」。這裡的一眾藝術館每年舉辦的展覽不計其數,而且很多都是免費的哦!
  • 美術館、文創園區、特色門店...八條旅遊線路帶你領略最有創意的上海
    ,中西融合、新舊結合的商業區域,上海小資生活的知名地標 ——思南公館坐擁51棟歷史悠久的花園洋房,內設有精品酒店、酒店式公寓、企業公館和商業區 ——八號橋創意園區老廠房改造後的多功能時尚創作中心,「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之一
  • 你能看懂寶寶的塗鴉嗎?
    1塗鴉=畫畫嗎?塗鴉:1.塗鴉的目的是純粹地表達自己;2.塗鴉者不會「跳出來」以觀賞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3.三歲前的孩子塗鴉之前一般沒有明確的目標(比如畫個蘋果/房子),看上去更像「亂畫」;4.塗鴉使用的元素一般為點、線、圓圈。
  • 「創意僑聲」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展暨蘇河潮YOUNG文創市集今拉開序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下午,由黃浦區文創園區僑聯、南京東路街道僑聯主辦的「創意僑聲」文創設計大賽作品展暨蘇河潮YOUNG文創市集,在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拉開序幕。二樓展出了「創意僑聲」文創設計大賽誕生的優秀作品,三樓及戶外為匯聚潮流品牌的文創市集。
  • 上海的創意園區,是建在舊廠房上的小資浪漫
    地址:莫幹山路50號田子坊作為泰康路藝術節的時尚地標這片創意產業園區裡,藝術品商店,工藝品商店,工作室,設計室,多不勝數。田子坊位於泰康路210弄,名字取自中國古代畫家「田子方」,這雅號,來自於是畫家黃永玉。原先只是條普通的上海弄堂。
  • 上海帶貨櫃創意館的園區很多 但這個園區你沒見過
    靈動創意的「老廠房」  你能在辦公的地方,同時領略鳥語花香、小橋流水嗎?你能想像用貨櫃也能變成辦公室嗎?七寶德必易園正是給大家打造了一個人與自然相融的園林意境,一片激發無限創意潛能之地。圖說:空中走廊連接園區辦公大樓  而這個靈動的創意園區原本只是一個老廠房。
  • 上海這些地方你還沒去? 愛旅行小夥伴的福利來了-上海旅遊 地方...
    據樂遊上海,不知不覺,2016年的一半要過去了。還記得年初時你許下的願望嗎?喜愛旅行的小夥伴們是否已經完成了你的旅行目標?樂樂倒是走遍了上海今年新開的好去處,其中不少景點人氣太旺,讓人印象深刻。來看看這些地方,難道你還沒去?
  •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模式解析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為167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佔上海GDP的9.75%。,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載體和平臺的園區,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值其實並不高。據統計,園區文化創意產值只佔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產值的不足十分之一。如何利用園區的平臺功能培育優秀的文化創意企業,便顯得尤為重要。
  • 這家上海文創園區如何做到讓藝術家回歸藝術,讓園區為他們服務
    從設計工作室轉型為原創家居品牌,周天珂認為很大程度得益於園區的文化氛圍。「園區的藝術家和來遊覽的藝術愛好者認可我們的設計理念,給了創始人很大信心,在2008年自創了品牌。」  在周天珂看來,M50最先是由藝術家、文創工作者和藝術愛好者自發集聚,而後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的文化創意地標,具有先天的文化基因。
  • 創意無限 「繪色出你的PENNYBLACK」塗鴉比賽落幕
    義大利著名女裝品牌PENNYBLACK發起的「繪色出你的PENNYBLACK」塗鴉比賽在上海國金中心商場舉行。來自中國美院的參賽選手來到現場各顯身手,經過評委們的現場打分,評選出了優勝選手接受品牌高層的頒獎。
  • 在上海蘇州河畔屋頂種1000棵樹,建築界的達文西出手
    8年這座魔幻地標即將和大眾見面攝影@Qingyan Zhu還記得兩年前,上海未建成就一度火到海外,外媒報導中的「巴比倫空中花園」麼?攝影@Qingyan Zhu因臨近上海有名的創意園M50,1000 trees的圍擋外還有一排塗鴉牆,神奇的景觀下,又多了幾分藝術氣息。等到明年,它就會正式和大眾正式見面了。
  • 上海復古地標思南公館迎來色彩高手強勢空降!
    原文標題:上海復古地標思南公館迎來色彩高手強勢空降!美妝控的「快樂老家」已經被找到!為了慶祝品牌7周年,小奧汀在上海的復古地標思南公館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Speace Young。升級原有的笑臉ICON,融合耀眼色彩,將反差魅力玩到極限,7年之YOUNG即刻傳達!在展館的外圍,我們便能直接感受到小奧汀對於色彩的把握度之高。
  • 上海,有個「創意市集」(組圖)
    近日,這一狀況得到改變,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市集」在上海舊工業廠房改造而成的8號橋舉辦。數十個賣創意的攤位吸引了眾多前來遊覽觀光的人,除了喜歡追求新鮮的當地年輕人,還有許多外地遊客。每個創意市集的攤位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充滿想像,不拘一格。遊客們有的在塗鴉牆上隨意作圖,自己動手製作精彩飾品,看看手繪T恤或者試著和活動雕塑交流感情;還能欣賞街舞、騎單車等多種街頭表演。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怪誕與工業交織的M60,火爆全網的創意園區
    如果你是一個拍照打卡愛好者,那麼你一定聽說過M60。M60文化創意園,位於普吉路47號,由一座老舊廠房(原昆明蓄電池廠)改造而來,前身為1949年10月成立的「建之實業有限公司」。一面巨大塗鴉牆宣告著M60的大膽和創新,令人對園區內的風景更加期待了。M60門口的保安亭十分吸引眼球,不同於別處,這裡的保安亭是一顆衛星的形狀,充滿了濃濃的科技感有沒有?這個保安亭也悄悄揭示了創意園的主題——太空。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4】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松山文創園、華山文創園(組圖)【7】
    如果你是文化愛好者,來到臺北,有兩個文化創意園區不得不去,那就是松山文創園和華山文創園。這兩處文創園堪稱臺北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典範,其前身為「一煙一酒」。 松山文創園,位於臺北市東部的忠孝東路四段,毗鄰臺北101大樓,隔壁即為正在興建的臺北大巨蛋體育館。
  • 激活市中心空間 長寧打造上海時尚創意產業核心承載區
    原標題:長寧打造上海時尚創意產業核心承載區  5月15日,2019上海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將在長寧區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文創賦能——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依託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長寧近年來也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以時尚活動展示城區活力,以城市更新提升城區品質,逐漸彰顯了上海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示範效應和品牌效應。
  • ...文創,園區,戴森,上海,馬努,紙箱,高境鎮,中國,麥可,入駐,-上海...
    而在結合土地、經濟等實際情況與文化環境,針對園區發展也各有獨門絕招:工業用地存量大的打造園區集群,讓新興業態在園區的彼此勾連中積聚產業爆發勢能;通過精準定位園區貢獻稅收的同時還能補足公共資源短板造福周邊居民;園區變身可打卡的旅遊景區引流的同時,也在文旅IP的打造上先行一步……  能有如此發展格局,是市區鎮各級政府引導與社會、企業的多方聯動之下的成果。
  • 另類塗鴉造就創意寶寶
    面對凱西那令人費解的作品,蘇珊沒有訓斥。她蹲下身子,用溫柔而誠懇的語氣詢問凱西:「哦,凱西,你畫的什麼呀?」凱西歪著小腦袋想了想,然後用小手指著白紙上那漆黑黑的筆道一本正經地解釋開了:「這是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小白兔、小梅花鹿、小松鼠、小孔雀,還有好多好多小動物。它們一起唱歌跳舞,一起野炊,玩得可高興了。後來太陽下班了,天就黑了,小動物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