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寶寶拿著筆或者用顏料在牆上、畫紙上胡亂塗畫的時候,有的家長立馬禁止,也有家長覺得好玩,但很少有家長明白:孩子激情滿滿地胡塗亂畫,真正表達的是什麼?
1
塗鴉=畫畫嗎?
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他也是位多產畫家,作品總計近37000件。
富有才氣和繪畫天賦的他,年少時就能畫出非常精美的作品。然後,後來他的作品卻越來越「孩子氣」,尤其對小丑情有獨鍾。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用一生的時間向孩子學習畫畫。」
那麼,成人或者藝術家畫畫跟孩子的繪畫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塗鴉:
1.塗鴉的目的是純粹地表達自己;
2.塗鴉者不會「跳出來」以觀賞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
3.三歲前的孩子塗鴉之前一般沒有明確的目標(比如畫個蘋果/房子),看上去更像「亂畫」;
4.塗鴉使用的元素一般為點、線、圓圈。
▲塗鴉
畫畫:
1.畫畫前會有明確的目的(畫一朵花,畫一個建築一條魚等);
2.畫畫會追求像不像或者美不美;
3.畫畫的過程,作者一般會「跳出來」以觀眾的角度審視作品,並據此修改自己的作品。
▲畫畫
2
寶寶塗鴉畫的是什麼?
孩子看上去毫無章法的塗鴉,其本質是通過塗鴉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3歲前的孩子不可能通過語言去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塗鴉和運動,是孩子宣洩情緒最主要的方式。
如果情緒沒有宣洩的渠道,鬱結於內,往往造成深刻且不可挽回的後果。因此,1歲以上的寶寶,強烈建議培養孩子塗鴉的興趣和習慣,不要打斷或者阻止寶寶塗鴉。
其次,塗鴉是一項運動,亦是一項勞動。我們可以從孩子塗鴉的時間長短、塗的多少去看孩子對這項勞動的激情。
最後,孩子會通過塗鴉強化手指精細動作,獲得對手部的掌控感。
3
寶寶的塗鴉如何看?
那麼,如何透過塗鴉看到孩子的情緒呢?我們來看這2幅小朋友的作品。
▲鄺真小朋友作品
·實例分析:鄺真小朋友(快4歲)的作品,用了紅黃藍綠4種色彩鮮豔的顏色。整幅圖布局分散且均衡。
主要使用了點和線兩種元素,且以點居多,點和點之間距離均衡,說明創作者有意為之,去獲得對於畫面布局掌控的滿足感。長線條、有力道,孩子創作時的情緒應該是舒暢愉悅的。
▲跳跳小朋友作品
·實例分析:跳跳(約3歲)的創作只有一個顏色,整個過程中沒有要求加第二種顏色,說明孩子更執著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對色彩沒有要求。
起初的布局僅局限於很小的區域,反覆塗抹畫出密不透風的一小片,此時孩子手臂運動幅度很小,情緒偏憂鬱。在創作快結束時,增加了更大幅度的線條,手的速度加快、幅度變大,情緒也轉向歡快,應該是在觀察其他小朋友創作的過程中,受到了情緒感染。
同樣的,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在塗鴉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家長會在孩子塗鴉的時候教他寫字,這其實是很大的誤區。
孩子的精細動作發育是從靠近軀幹的部位逐漸向遠離軀幹的地方發展的,也就是說先會用手臂,再會用手腕,最後才會用手指。
▲羅震翔小朋友作品
而寫字是必須使用指尖的精細肌肉的,因此,不建議在5歲之前教孩子寫字。因此,我們國家要求孩子學習書寫也是從一年級開始的。
4
關於塗鴉的一些建議
01 紙筆的準備
·紙的選擇:紙要夠大,能夠「裝下」孩子所有的情緒,一般建議使用不小於A2尺寸的紙張。孩子是有邊界概念的,一旦紙張太小,孩子自然容易「收斂」自己的情緒,畫到紙外面去了。
▲YOYO小朋友作品
·筆的選擇:1.5歲之前建議直接用顏料,不使用筆塗鴉。筆的加入要從粗到細、逐漸增加難度,一般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使用鉛筆。顏色建議多使用黑色,不要教孩子調色,否則寶寶的注意力就被帶到觀察色彩的變化和搭配上去了,偏離了塗鴉抒發情緒的初衷。
02 常見的塗鴉誤區
1.打斷孩子:孩子專注地塗鴉或者做手工時,注意要保護孩子的專注狀態。不要言語打斷、擦口水等。
2.給孩子畫形象畫:孩子會因為畫不出形象畫而產生壓力,進而不願意塗鴉或者一直讓家長畫。
3.「不要看別人,專心畫你自己的」:沒有一個人的藝術,只有一群人的塗鴉。塗鴉只有在社交群體中才更能體現它的價值,孩子之間的相互觀察、欣賞和模仿,是深度的社交交流,不要破壞和打斷。
4.「來,我教你寫個『1,2,3』」:會讓孩子混淆塗鴉和寫字,而且對於精細動作要求太高,容易讓孩子喪失塗鴉的樂趣。
03 引發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沒有創作者表達的塗鴉藝術,是不完整的。孩子對塗鴉的講解,包含著他的想像,以及讓他印象深刻的生活經歷。
▲藝術塗鴉——大海
實例分析:一幅以「大海」為主題的藝術塗鴉,孩子創作結束後講解時,說畫的是爸爸帶她遊泳場景,還為之增加了許多細節。
我們不是去看孩子畫的內容跟她的描述「像不像」,而是從孩子的表達中明白,孩子對於爸爸帶她遊泳這件事產生了什麼樣的情緒和印象,這種情緒在這次塗鴉中被再次激發出來了。這才是孩子創作這幅畫的靈魂。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塗鴉結束後,家長才能去引導孩子表達,否則會打斷孩子的創作。
好了,關於寶寶的塗鴉,您會看了嗎?希望這些建議能幫您的孩子創造更好的塗鴉條件,希望更多家長支持、陪伴孩子塗鴉,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付出更高質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