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韓國留學的朋友聊起來省考,跟朋友吐槽了一下廣東省考競爭太大了,超過50萬人報考,競爭最激烈的崗位竟然是3945:1。誰知道朋友聽後表示跟韓國的考公熱完全不能比,
每年都會有無數韓國考生踏上公考的獨木橋。據韓媒報導,韓國107萬名待就業人口中就有44萬人在準備公務員考試,相當於每年的畢業生每2.5個人,就有一個在準備考公。
他們平均每天學習10小時左右,備考時間長達24.3個月。2019年韓國國家公務員考試計劃招錄5000餘人,而報考人數超過了19萬。其中,行政崗位的競爭最為激烈,平均100人爭奪1個職位。
而對比看看我國考公務員的數據,即使是在競爭最激烈的19年,比例也是95:1,沒有超過韓國,其他大多時候穩定在40:1的比例。
我國近6年公務員招錄情況表
我們來看看韓國學生準備起考公務員來,是有多瘋狂的。這位24歲的考生竟然已經準備了考公5年,差不多是從大學開始就在準備了,而中國學生基本上是臨近畢業的時候才準備考公。
為了考上,大家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去補習。
除了競爭對手多之外,韓國考公選手的備考環境也不是一般的差。在紀錄片《我的家在招考院》中,很多韓國學生為了備考,住在不到4平米的屋子裡,畢竟房租太貴了,招考院是最適合備考的地方了。
招考院也叫考試院,簡單來說就是「提供空間窄小但價格低廉的住宿環境的地方」。1980年代考試院,主要客戶人群是備戰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等的學生,因為他們需要靜心學習、排除外界幹擾,也因為經濟條件有限,所以考試院都是劃分成很多窄小的單間,最經典的格局就是這樣把床的一部分塞到桌板底下,行李則放在床下, 只在側邊留出窄窄過道,空間利用率非常之高。
為什麼這麼多韓國學生瘋狂地準備公務員考試呢?即使落榜多次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繼續準備。
甚至連韓國當地人也忍不住吐槽,所有的人都認為今年落榜,明年就一定能考上,但是考上的人屈指可數。既然大家都知道考上公務員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為什麼還那麼多人把公務員稱為「神的職業」,拼了命的去考呢?
因為任職為公務員不但穩定,而且有良好的福利與退休保障。
韓國公務員分為正務級公務員和一般公務員兩類,前者為次長(副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又分總統、國務總理、副總理、部長和次長五個等級;後者分室長、局長,以及局長以下中低級官員,共分為9級。
首爾市人才開發院表示,2017年首爾市7級和9級(最初級)公務員考試共招1613人,報考者有139049人。行政7級考試的競爭最激烈,該級共招41人,但有11071人報考。行政9級要招815人,結果有81393人報名,平均一個職位有100人搶,競爭之激烈遠遠勝過中國。
就算公務員待遇在韓國很好,但為什麼能讓那麼多年輕人著迷呢?因為韓國已經進入了內捲化,失業率逐年上升。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韓國15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1.2%,較去年12月提高2.5個百分點,增幅創下經合組織成員國最高。
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同期青年失業率升高的另四國——奧地利、以色列、德國和日本的增幅都不超過0.3%,只有韓國的八分之一。
除了國家經濟原因外,公務員考試相對更加公正,比韓國的民間企業更加透明,因此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報考。
由於報考人數增多,上岸的難度也越來越大。2011年,韓國公試生人數有18.5萬多名,但去年增加至25.7萬多名。2016年,7級和9級的錄取率僅為1.8%。
因此,公考生圈裡流傳著這說法:「準備三年是必修,準備五年是基本,準備七年是選修。」意思就是,公務員考試需要要長時間的努力堅持才能考上。
這樣看起來,韓國好像考公更加難,畢竟相比起來,中國的畢業學生可選擇面更多一些。不過這也不是說咱們考公就很簡單,而是想說,不管結果如何,既然選擇了考公,就勇往直前吧!堅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