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任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
1989年春,胡耀邦總書記突然在北京醫院去世,令人許多人料想不到,噩耗一出,震驚了全世界。
其實,胡耀邦的身體出問題,早就有一些預兆。
在年初的時候,他在湖南就生了一場病。
3月下旬,他從南方返回北京,參加會議時,許多人發現他變得很消瘦。
4月7日晚,胡耀邦又感到有些不舒服。這時候,中央政治局通知明日開會,討論教育改革問題。他的夫人李昭便勸他:「你不舒服,就不要去了,在家休息吧。」可是,他還是拔出筆,在會議通知單「到會」一欄打了鉤。
第二日上午八點多鐘,他離家出門,去開會的國務院懷仁堂。
他走進會場時,其他人都已經到齊了。他便坐在了副總理田紀雲和國防部長秦基偉兩人的中間。
會議開始後,先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主任陳進玉宣讀教育改革決定的草案。
沒過多久,胡耀邦就覺得胸悶心慌,但仍然堅持著。草案讀完後,教委主任發言。這時,胡耀邦覺得胸痛難忍,呼吸困難,撐不住了,一邊站起一邊舉手說:「我請個假……」
大家磚頭一看,他已經面色蒼白。有人問:「你是不是不舒服?」
他搖搖晃晃著說:「可能不行了。心臟的毛病……」
旁邊的秦基偉急忙站起來,扶住他,誰知胡耀邦反而一把跌坐下來了。於是,有人喊道:「馬上找醫生,快叫救護車!」又有人大聲問:「誰帶了急救盒?」
恰好有人帶了。田紀雲接過藥盒,取出心臟病急救的兩片硝酸甘油,放到胡耀邦口裡。教委秘書長朱育理趕緊也拿了一支亞硝酸異戊酯吸入劑捏碎,對病人說:「耀邦同志,快吸氣,大口吸氣!」
這時胡耀邦已經不能說話了,雙目緊閉。
吃了藥,過了兩三分鐘,胡耀邦的臉色開始恢復,吸了一口氣,睜開眼睛說:「我……想吐……」話還沒說完,就控制不住,「譁啦」,連吐了兩大口。
這時,中南海的醫生趕過來了,就地組織搶救。又過了十幾分鐘,北京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趕來了,一起緊張地進行搶救。
於是,政治局擴大會議改到中央書記處辦公的勤政殿繼續進行,留下中辦主任負責指揮搶救。
經過醫生的診斷,胡耀邦是大面積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心臟下壁和後壁大面積梗死,病情十分危重,不能移動。等到下午3點多鐘,他的病情基本平穩,於是轉入北京醫院,同時通知了家屬。
隨後,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和北京醫院的有關心臟病大夫經過會診,作出了三條意見:
1.成立特護小組,繼續搶救治療。
2.嚴密觀察病情,繼續輸氧、輸液、止痛,立即導尿。
3.謝絕一切探視,絕對臥床休息。
會診之後,由北京醫院具體負責胡耀邦的搶救和治療工作。
兩天後,胡耀邦的病情開始好轉,煩躁減輕,並能進一些流食了。
第三天,他病情更加向好,又停止了輸液。
4月15日,是胡耀邦發病的第七天,也就是說,過了這一天,就度過了危險期。早晨,胡耀邦醒過來,心情非常好,和警衛秘書李漢平說了話,接著要下床活動。醫生說:「第一個七天雖然快過去,但危險期還遠沒過去,還要注意。最好不要下床。」
胡耀邦有些不高興,說:「你們怎麼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呢?」
之後,他在床上洗了臉,漱了口,還喝了些西瓜汁,便斜倚在床上等著吃早飯。
可是,幾分鐘後,守在他身邊的三子胡德華,突然發現心電監護儀上的心電圖波形突然急促地跳起來了,慌忙叫來值班醫生。醫生看了看,說:「沒事,以前也有過這種現象。」於是便回去了。
胡德華不相信,盯著監護儀看,果然,胡耀邦的心率開始逐漸減慢,突然他大喊一聲:「啊!」手一松,頭一歪,就倒下了。
醫生聞訊,立即趕過來,進行搶救,但是胡耀邦再也沒有醒過來了。
胡耀邦去世的時間是早晨7點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