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薇力快車問答又來啦,火焱社京東學院薇薇老師教你快速成為專業車手,引爆店鋪流量!
1.新店的新品要不要開車?
對於新店新品來說,我都是建議先去做好產品的基礎優化。
對於零評價、零銷量的產品我都是不建議大家做的推廣的,至少有100個評價積累量和5個優質評價積累,在自然搜索流量下是可以正常出單成交的產品才適合去付費推廣。
付費推廣實質上就是在增大產品的展現曝光,但是如果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小的話,做大面積的曝光意義就不大,所以做好基礎之後再做推廣。
產品有基礎的銷量權重在,展現情況也會比較好一些;有一定產品評價和銷量的產品轉化率也是會提升的,平臺買家都是對於評價敏感度很高的。
2.當天日預算用完了,但是ROI很差,那還要增加預算嗎?如果增加了,第二天能不能調整回來?
針對於日限額我都是建議至少在100元以上,這樣的計劃權重起來會比較快一些。
每天的花費大,轉化小的話,還是要從快車權重下手,降低到你自己的點擊扣費。
提升轉化率,這個如果是你開車的轉化低,針對快車的設置做提升。
如果是產品整理轉化率低就要做產品競爭力的一個提升,多維度的,針對轉化率的問題在《珍藏版!!!薇力快車經典問答(中)》Q11有詳細解答,可以回顧一下。
日限額是可以調整的,如果在你目前ROI很差的情況,建議是先做基礎權重養成,提升一下產品競爭力。
3.針對30天推廣的單元,ROI為零的,應該怎麼處理,是刪除還怎麼樣?前提是關鍵詞價格已經加到我不能承受的範圍了。
關於產品ROI的分析我一般都是根據產品的轉化周期來看,什麼是產品轉化周期?就是買家從瀏覽到下單購買的時間周期,比如買一件衣服,大部分買家購買從搜索瀏覽到下單購買可能需要7天,那麼針對於這個產品轉化周期就在7天。
不同的產品轉化周期是不同的,所以這個需要去自己找到產品轉化周期做數據分析,一般高客單價和家裝類產品轉化周期都比較長,副食類美妝類低客單價的產品轉化周期比較短。
如果30天還沒有一單轉化,可以看看計劃的直接加購情況,看看購物車的加購轉化率,做一個隱藏成交的計算。如果連加購都很低的話,那就要考慮該產品適不適合做推廣了。
計劃單元不建議刪除,可以直接更換SKU做推廣,畢竟老計劃還是有計劃權重在的。
4.關鍵詞競爭力指數如何提高到9-10?質量分是PC重要還是移動端重要,這兩個衝突麼,還是相輔相成的?
關鍵詞的競爭力指數是針對關鍵詞的點擊率做提升的,PC和移動端的質量分是可以獨立提升的,如果只是想做移動端的關鍵字競爭力指數的提升是可以只針對移動端的。
兩者之間相互獨立沒有相輔相存的關係。
5.智能匹配和關鍵詞搜索如果不分開,是不是只是關係到數據分析會比較麻煩而已,本身兩者會互相影響嗎?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搜索位的智能匹配出價,智能匹配是根據推廣商品的特點,系統算法自動挖掘適合該推廣商品且單元下未購買的關鍵詞。
也就是說你單元內進行了單獨關鍵詞出價的詞智能匹配是不會搶佔到流量的,他們是相互獨立的。
但是如果單獨關鍵詞搜索出價我是建議關閉智能匹配的,如果想看智能匹配的效果單獨建議一個單元做推廣,一般開了智能匹配一定要在周期內做關鍵詞效果報表的分析,然後添加否定詞。
6.推廣的過程中,DMP人群的交集併集,和關鍵詞和其他人群關係是怎麼樣的?
DMP人群只要記住,標籤內是併集,標籤外是交集。
比如你在圈定一個人群,在進行標籤年齡選擇的時候,選擇多個年齡段,那麼標籤內的選擇多個年齡段是併集關係(選擇16-25歲,26-35歲,實際選擇年齡段是16-35歲的人群)。
在人群內多標籤選擇就是要同時滿足這個兩個標籤的人群,年齡在16-35歲且是男性的人群,交集的關係。
同時,DMP人群、定向人群和京選人群之前是併集關係。
搜索關鍵詞和人群之後是交集關係,在這個單元裡面必須是搜索過這個關鍵詞且在這個人群內的人做溢價展現。
7.新店如何開車最好的,前期適合用什麼方式開車?
前期開車主要是做數據收集優化,所以前期開車可以先做低價引流計劃,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優化,不斷的提升開車的點擊轉化ROI。